保送生試人上榜內地高校今考二保百七學生力爭餘額
五十七所內地高校招收澳門保送生,考試結果昨出爐,首輪七百一十名考生中,共有六百○四位“上榜”,錄取率達八成五,不少學校超額錄取。有高校代表表示,澳門生思維開闊、按興趣選專業,有利日後學習,但其專業水平較弱,進校後須加倍努力追上。其他應屆高中畢業生,昨可報名參加“二次保送”。高教辦指,一百七十名學生今向有餘額的高校叩門。
獲錄取興奮雀躍在中學排前百分之四十的七百一十名各校考生,經過前日的考試後,昨日中午十二時在教業中學迎來錄取結果,當中有六百○四位獲心儀學校錄取。有上榜學生興奮雀躍,紛紛用電話向家人報喜,又有女學生圍成一團商量如何慶祝,“去shopping囉、去shopping囉!”有人歡喜有人愁,亦有在首次保送中失利的學生難掩失望,不禁頻頻拭淚。
同學仔獲心水大學錄取,喜形於色。
再接再厲報二保未獲錄取或未有參加保送生考試的本澳應屆高中畢業生,昨日下午四時前可報名參加“二次保送”(徵集志願考試),向有餘額的高校爭取保送機會,今日上午九時考試。清華大學的二十個保送額中,昨尚餘七個名額“二次開放”,但校方要求不變,規定學生在中學排前三名。另有學府要求學生中學成績排全級前百分之十或二十,亦有學校要求高中期間不得有科目“肥佬”。高教辦表示,昨共有一百七十名學生報名“二次保送”。其中六十七名是在首輪保送中“飲恨”後再接再厲。
學生細閱保送生錄取結果
中央音院收超額在“一次保送”中,已有一些學府超額錄取。中央音樂學院首年參與招收澳門保送生,副院長蕭學俊表示,原計劃招十名學生,共十二人報考。學生表現參差不齊,有學生成績不俗,但也有學生的專業水平與該校過往的收生水平差距大。考慮到國家戰略及澳門發展,決定全部錄取十二名學生,希望讓更多澳生了解內地。他指出,從二○一○年至今,共有二十五名澳生通過聯合考試入讀該校。澳門生的短處是專業性、競爭性較弱,是在愉快、興趣中學習音樂,精力投入不如內地生,故進校後會有較大壓力,需要加倍努力縮短差距。但澳門生的優點是思維開闊。
作為招生舉辦地點的教業中學,近日相當熱鬧。
蕭學俊
浙大讚澳生自信浙江大學科長金茹認為,招生結果不俗,原計劃招生二十位,共吸引二十六位學生報名,考核後覺得同學們頗為優秀,決定擴招,二十六人全收。她指出,招生名額雖有增加,但學生水平較去年有進步,大部分同學在中學排前百分之十。澳生的優點是自信、大方、視野廣,對時事議題有自身見解。浙江大學在內地的招生標準高,建議來年有意報考的學生,加強數學、英語和物理能力。澳生進校後仍需付出很大努力,過去該校的澳生,在第一年學習中較吃力,但他們後勁足,很快便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畢業後在澳門及各地都有不錯的發展。
金茹
天文學生獲好評南京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龔躍提到,該校計劃招收二十名同學,首輪共十二名報名,全部錄取。澳門學生對專業比較了解,憑興趣選專業,相信對日後學習大有幫助。他亦對已被該校天文學專業錄取的一名澳生寄以厚望,讚該生有豐富的天文學習基礎,已着有關科系老師重點關注。
龔躍
轉載自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