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的工匠精神

媒体人的工匠精神

编者案:

精品意识,是工作者的事业寻求;工匠精神,是工作者的职业态度和从业准则。做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工匠精神必不可少。6月29日浙江经济周刊人物版的头条通讯《从车间学徒到总经理——叶君芳:我深爱这身蓝色工装》、言论《工匠精神:精一危微见道心》,展现两位宝贵的精品襟怀与工匠精神。“一篇人物报导,写出工匠人物的品格境地;一则解析言论,建立工匠精神思考的崭新高度,相得益彰,两全其美,展现两位的工匠精神、精品襟怀。”对每一名、来讲,怎样采访?怎样编稿?怎样做一个好标题?怎样设计好版面?结合一个个采编实践与鲜活的案例,且听浙江报业团体总鲍洪俊细细分析,娓娓道来。

发力颜值高年6月18日星期六本日版面体现的二次创造力。

在17日上午召开的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省委负责同志明确要求浙江刊登8位先进典型的发言稿。如何落实省领导的指导,采取精准的版面语言争取最好的传播效果,这是对夜班的考验。从今天的版面效果看,大家交出了一份颇有创意的答卷。

跨版出现格局美。拿出4版、5版两个整版,制作重磅“埋头苦干拼命实干科学巧干”标题,浓墨重彩,气势恢弘。

版面编排简洁美。8篇发言,相同篇幅均衡散布,疏朗简洁,大气端庄。

版式创新视觉美。主标题点缀淡蓝远山和对称形舞动红绸,凸显内容主题,色采艳丽夺目。8篇典型发言稿统一配发发言人圆形头像,统一制作三栏蓝底双行粗黑白色阴文标题,再以红色线条做左右分隔,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头版左边一栏中间刊登《4、5版刊登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标题,且用一条同款粗红线条与头条辨别,也是一个小微创意。习总书记抵达贝尔格莱德的头条消息份量很重,粗红线条保持了头条消息的相对独立性,也与标题及下面诸暨治理淤泥的消息构成自然过渡。版面气氛表达是恰当的。

版面标题制作也体现了智慧。文化版头条标题《曼妙昆腔情动香江》(刘慧),原为《曼妙昆腔声动香江》,值班总编张燕改“声”为“情”,更加贴切传神。2条消息《浙江大学1院专家问诊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浙江儿女万里维和络诊疗送去安康(主题)》,相比原标题《故乡温暖,遥寄万里以外》,信息量、性、准确性更强了。

8版主题图片版《全域镶美景处处皆如画》的头条图片荻浦村花海图片,色采明艳,线条优美,5栏篇幅,气象非凡。需要指出,由于夜班大样效果远比见报版面逊色,这张美图差点被我割爱,多亏图片中心主任徐斌同志坚持,才避免了一次遗珠之憾。

写好细节就出彩年6月20日星期一《1拖13年的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整体改造工程重启,仅用12天就完成征迁干在实处难事不难(主题)》(赵路等)为什么能当选本日好稿?

聚焦。13年啃不下的硬骨头,12天完成征迁,这1巨大反差使人好奇,引人探究。稿件通篇聚焦这1问题展开,一线贯通,不枝不蔓,文字精练。

节奏。先写矛盾冲突“西湖边这根‘刺’,1卡就是13年”,再写进程不容易:“一连上门80屡次,居民终究打开家门”,最后揭露答案:“先解困再征迁,昭庆寺西弄刷新纪录”,梳理征迁脉络,展现实践逻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走心。

细节。说双方分歧之大:“在他人眼里看来,昭庆寺西弄都是老房子,早已年久失修;可住在里面的居民认为,这里是‘钻石地段’,距离西湖走路只要5分钟,如果搬走,就太惋惜了。”更说征迁工作之难:独居住户王大伯一向独来独往,之前工作人员几次上门摸底,都被拒之门外。6月1日中午,吴红与北山街道党委副书记袁长华、街道综治科科长袁永金和政策专家陈新仁组成的工作组,来到了王大伯家门口。果不其然,吃了闭门羹——“不谈,你们回去好了!”王大伯语气强硬。“那您好好休息吧!”吴红把提早准备好的午饭和水放在王大伯家门口,就走了。但当天晚上,工作组带着晚饭又来了。一天、两天、三天……他们坚持每天上门,送饭送水。王大伯还是不肯开门,但偶尔有几次会与他们搭话。工作组成员就蹲守在门口,给王大伯一句句解读征迁政策。还写了征迁人员之良苦用心:他们了解到,王大伯有个亲哥哥,迅速出击,兵分两路,分别做两位“王大伯”的工作。吴红说:“开始他哥哥也不愿配合,我们一次又一次上门劝说。去了10屡次,他被我们感动了,答应跟弟弟好好谈谈。”第12天,在吴红他们登门造访80屡次以后,王大伯终究走出了家门并于当天完成了签约。

正是如此饱满的情节描述,塑造起基层干部埋头苦干、拼命实干、科学巧干的真实形象。难能可贵的是,这篇稿件是省委负责同志指示的指令性报导。抓住机遇,短时间内深入采访,精心写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看来,对来讲,每一次采访报导都是展现自己综合素养能力的机会,是将就苟且,还是精益求精,主观态度决定工作效果。次次精彩,一定职业精彩,次次苟且,难免人生蹉跎。大家不可不鉴也。

板凳故事见功力年6月22日星期三本日政治版头条通讯《仙居个“两学一做”帮扶团为老党员上门送学/三二一,“板凳课堂”接地气》(见习徐子渊等),剪辑小微故事,描述基层党课见闻,质朴无华,举重若轻,值得点赞。

稿件开头拉家常一般,从板凳具象开篇:“木制或竹制的板凳,家家户户都有。家里来了客人,村民就会端出板凳,热忱接待。”自然而然地引出仙居县“两学一做”帮扶团的送学全景。而后,以板凳为主线精心编排一个个小微故事。

三位耄耋之年的老党员,3段对党的事业非常赤诚的青春故事。没有豪言壮语,老人们的回想穿透时空,直指人心。1句“板凳课堂”,带着时期的温度,也带着历史的厚度,要言不烦,恰到好处。

不经意间,描述两个特写镜头——91岁的老党员俞邓仙正襟危坐,高高举起右手,向党表达由衷的敬意。身教言教,此时无声。明显,信仰的气力已融入这位老党员的血液,老人畏敬信仰,巍然如山。这样的场景让帮扶团长感动落泪,也让读者心潮起伏。采取白描手法,细节出现,刻画细微,渗透特殊的感召力。

两学一做,落脚点是做。行文至此,从一碗豆浆切入,续写一段冷板凳变成热板凳的故事,说明两学一做的效果:“帮扶团不但仅是送学,还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稿件末尾,几句写景,信手拈来,看似无意,语重心长:如今,村里的荷花池已经建好,种上了荷花。“过段日子,荷花1开,就很漂亮了,你们一定要再来看看。”方中有的母亲热忱地向发出约请。

纵观整篇稿件,板凳串连,故事精致,结构紧凑,描述平实,文字隽永,独具匠心,亦显功力。

本日经济版《衢州一批农村电商演绎新种田记/他们在土地上“撒下”互联》(翁杰等),题材新、人物新、内容新、思想新,新意盎然,使人感叹。移动互联时期就是络化生存时期,三位新型农民的用户思惟对当代中国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用户主宰一切,除用户中心,我们别无选择。

好标题就是浏览率年6月27日星期一纸媒主宰时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现在,这个认识仍不足以显示标题的重要性。移动互联时期,标题主宰用户浏览体验。标题是移动传播的初始门坎,好标题,带来浏览流量、转发流量;次标题,内容再好也会无人问津。我们要顺应情势,把标题制作摆到内容生产的重要位置,否则,我们可能就迈不进移动互联传播的大门。

眼前有1鲜活的例证。上周五,我评报表扬并









































北京哪里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正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x/1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