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的现代启示

“盘古开天地”是中华民族先民对自然万物起源的想象性解释,其中蕴含的敢于开创、乐于奉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源泉,也为当代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带来丰富的启示。

……………………………………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的现代启示

文/郑土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流传在中华大地上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短短两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道出了中华文化的根脉。盘古是中国古代的大神,“盘古开天地”是中国最典型的创世神话,在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中均有广泛流传。“盘古开天地”虽然只是中华民族先民对自然万物起源的想象性解释,但其中蕴含的敢于开创、乐于奉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盘古开天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时徐整所作的 《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南朝梁任昉《述异记》等文献中也有零星记载。这则神话的文字记录虽然较晚,但从其包含“宇宙卵母题”和“垂死化生母题”的内涵看,无疑是早期的神话。而且该神话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演绎出了许多不同的异文,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民间文学三大集成搜集整理活动中,仅浙江省境内就搜集到盘古开天辟地神话三十多篇,如东阳县的《盘古王开天》、浦江县的《盘古开天地》、普陀区的《盘古开天地》等等,说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因为人类先祖最为好奇也最需要解释的是天地万物是怎么回事,人又是如何来的?每个民族的先民都会对天地万物及人的起源问题作出解释,但基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认知差异,解释的路径可谓千差万别。正如以格林兄弟为代表的神话学派所强调的,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所以这种差异事实上已经蕴含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民族精神。

  “盘古开天地”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个解释天地万物来历的神话,其中的“宇宙卵母题”、“垂死化身母题”也是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神话母题,但透过表象,我们可以发现其内涵和实质与中国先民的生存环境以及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宇宙卵”与相传伏羲所创的“先天太极图”有着共生的关系,宋代哲学家邵雍曾说:“先天者伏羲所画之易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画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在湖北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纺轮上就有太极图。太极图以圆圈代表天象和宇宙,与“宇宙卵”的思维方式完全一致。“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时,四时生八卦”,自然万物均来自阴阳两种力量的运动与变化,而阴阳则包含于太极这个“宇宙卵”之中,因此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阴阳观念或许就缘于“盘古开天地”,而阴阳观念是中国人认识世间万事万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垂死化身”源自先民“物我混同”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眼中,宇宙间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生有死,太阳每天晚上死去,早上复活;花草树木冬天死去,春天复活;人也和万物一样,富于变化,种子下地变成幼苗,蛋变为小鸟,蛹变为蛾……其中孕育了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由此可见,“盘古开天地”神话既与其他民族的“宇宙卵”神话有着共同的原始思维特征,又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中孕育和包含的阴阳观念、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也成为了中国人认知世界、探索发展规律、处理各种关系的核心理念,也可为当代中国所用。

  天地是如何来的?神话中说是盘古用他巨大的身躯支撑的:“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经历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后,盘古终于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创举。今天流传在民间的神话,也有说天地是盘古用巨斧劈出来的; 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拢,于是用自己的身躯撑在天地之间,不让两者合拢来,久而久之,他的身躯就变成了一根擎天大柱——不周山。这是何等伟大的开创精神和气势!这种精神延续到中国另一创世神话《女娲补天》:“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淮南子·览冥训》)通过女娲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倾斜的天空得到纠正、止住了滔滔洪水、消灭了危害人类的各种祸害,天下恢复了太平。中国梦是强国梦,需要有改革的勇气、不断进取开拓的精神。我们国家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悬殊、环境污染严重、官员腐败、人们道德水准下降等诸多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要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勇气和担当。

  盘古是一位奉献之神。为了创造宇宙万物,不惜将自己的身体转化为万物,在《五运历年纪》中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绎史》卷一引)也即宇宙间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名山大川、矿产、草木、黎民百姓都是盘古的身体所化,盘古为一个美好世界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在中国古代其他神话中也有反映,如《夸父追日》,为了探索太阳的奥秘,巨人夸父最终渴死途中。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勇敢无畏的行动态度,正是今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旅程中所需要的。盘古开天辟地,用自己的身体变化为世间万物,实践了他的梦想;他的精神为千秋万代的后人景仰,也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无数先烈为了实现中国强大、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想而贡献自己的一切。

(刊于年10月18日解放日报“朝花”)

这是“朝花时文”第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

jfdail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bbzz/14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