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8.html
智造物语
▼
●●●
对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来说,“双轮驱动”或者叫“一体两翼”或许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也就是在做强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做好软传播。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陈海娟
一、智能制造
▼
●●●
1、河南将启动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年,河南省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启动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聚焦主导产业、兼顾其他领域,首批培育10个左右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今年认定3~5个。
2、沈阳发力建设“中国制造”试点市
沈阳市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试点示范城市,将通过扎实推进试点示范工作,积极促进工业转型,建设国家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先行试验区。
3、“台州制造”正式牵手德国工业4.0
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举行了授牌仪式,园区总投资约6亿元,将主要侧重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高端精密机械设备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以及工业服务。该产业园将被打造成中国制造和德国工业4.0融合发展样板。
4、44家企业联合成立中国首个核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
由中核集团和四川省政府共同发起的四川省核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成都揭牌成立。该创新中心是围绕核动力和核技术应用领域,由四川省涉核企业自愿组合,共同建立的制造业和核技术应用创新共同体。
二、智能装备
▼
●●●
1、江苏昆山将建智能装备研究院,重点培育机器人等产业
江苏昆山市人民政府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签约,携手共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昆山)智能装备研究院,力争三年建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机器人装备与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2、哈工大发布国内首个有“视觉”的人形机器人
哈工大博士团队创办的公司历时2年研发了一款名叫Talos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是国内第一个具有视觉功能的人形机器人。Talos可以智能调节行走轨迹,并且走出一条弧线,这是很难实现的。
3、智能升级助推产业发展,国产机器人将迎井喷期
据IFR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年的销量将分别达到7.85万台、9.81万台、12.27万台,年均增长25%左右。这预示着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在未来几年,将步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时期。
4、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印发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年)》印发,提出到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和4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5%,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
三、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
▼
●●●
1、中国成功研发出石墨烯口罩:可阻挡96.4%PM2.5
常州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浙大常州工研院纳米医药研究中心暨常州市高新区诺贝尔奖工作站,成功研制出超强石墨烯PM2.5抗菌防雾霾口罩。经国家权威检测部门检测,其PM2.5过滤效率达96.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9.8%。
2、3D打印可以改变未来的膜技术
3D打印技术在分离膜工程中的使用是相对新颖的。巴斯大学高级分离工程中心(CASE)的研究人员首次评估不同3D打印技术制造膜的属性,确定了3D打印技术将创建新型和更准确的膜。
3、沙特大学研发内置射频芯片的“纸质手表”:成本低、功能强大
沙特一所大学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纸质手表”,这款价格低廉的手表结合了柔性传感器以及硅芯片元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柔性传感器是用普通的家居用品制成的,比如铝箔或者海绵。
4、广西微米级金刚石选形机填补国内外空白
广西柳州华地探矿机械厂自主研发并于近期升级成功的XXC-细粒度金刚石选形机,这一技术成功解决了细粒度金刚石分选难题,填补了国内外该类设备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
●●●
1、霍尼韦尔与都福能源自动化公司开展工业物联网合作
霍尼韦尔与都福能源自动化公司宣布,两家公司将携手合作,帮助工业能源用户实现更加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营。这项合作将成为霍尼韦尔INspire?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霍尼韦尔为其工业物联网(IIoT)生态系统发起的联合客户开发项目。
2、九次方大数据联手徐州国投共建大数据公司
九次方大数据与徐州市政府合资成立大数据公司,双方合作打造政府大数据资产运营平台,推动大数据应用落地、助力当地打造可持续发展大数据产业生态圈。
3、三方联袂打造物联网LBS生态平台,加速进阶IOE时代
凯立德、机智云、赛亿三方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成立联合实验室。以凯立德IOELBSAllinOne的生态式开放平台为依托,打造面向物联网行业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位置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4、青海省政府重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青海省政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浪潮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青海打造浪潮西部运营总部,投资建设省级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公共云服务平台、政府大数据共享与开放平台、大数据创新中心及双创空间。
五、3D打印、AR/VR、AI
▼
●●●
1、十三五生物产业规划:推进3D打印技术应用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印发,规划提出,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植(介)入新产品中应用。
2、世界首颗3D打印卫星将入轨,研制时间大大缩短
Tomsk-TPU-”是俄罗斯第一颗外壳借助3D打印机制成的卫星,在设计时考虑了多级动态模拟结果。采用这些技术可大大缩短研制时间,减少实际试验次数,还能找到新的材料和设计方面最佳解决方案,以降低项目成本。
3、语音识别,可能是人工智能下一个“风口”
“电脑的下一个接口是语音,”美国消费技术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肖恩·杜布拉瓦茨在记者会上断言。他列出未来5大技术发展趋势,语音交互排在第一位。
4、人工智能或将重塑互联网格局
正如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强调的,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超级红利已经慢慢消退,这个风口出现“独角兽”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人工智能或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科技格局将会被再次塑造,未来科技的“奥斯卡”主角之争将产生于智慧科技应用实践之中。
六、产业、公司动态
▼
●●●
1、光伏
广西电网:“十三五”广西光伏装机拟增加90万千瓦
2、电池
特斯拉将以70兆瓦太阳能电场为其电池工厂供电
3、电动汽车
埃森哲调研:中美电动汽车市场潜力领先全球
4、芯片
三星起向奥迪供应自动驾驶处理器芯片
5、5G
巴西将在年后进行5G无线许可证拍卖
6、无人驾驶
Uber计划在底特律建立自动驾驶汽车中心
7、半导体
全球半导体产值衰退3%
8、传感器
高端传感器技术遭垄断,核心技术升级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