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愈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记者夏琳孙乐怡
1月7日,阴天偶有零星小雨,但这并没有影响台州渠东村村民的高涨热情,一大早,他们用当地人最隆重的迎客方式,舞龙打鼓迎接来自全省的书法名家。由浙江省书协组织征集春联、“福”字作品,作为精心准备的“伴手礼”赠送给渠东村村民。
村民们早早来到文化礼堂
选择好最佳“接福点”
当两辆大巴车停在渠东村文化礼堂的门口,书法家们有序下车之时,一条条黄色“金龙”伴随着阵阵腰鼓声,萦绕在客人队伍里,将这群高大上的艺术圈朋友迎进了礼堂。渠东村党支部书记徐建波告诉记者,渠东村文化大礼堂前一天刚刚通过验收,是第一次举行这么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当村民们得知省里的书法家要来送福写春联,都早早地来到文化礼堂,选择好最佳“接福点”(离每位书法家创作最近的位置)静静守候着……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书法家们也为村民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伴手礼”:统一印制的浙江省书协组织征集的本会顾问、主席团、秘书处成员及地市书协主席、秘书长等50余位书法家创作的春联、“福”字作品。不过,最为精彩的自然是鲍贤伦、赵雁君、白砥等百余名书法名家为村民们现场创作“福”字和春联。
写福盛况
本报记者跟随省书法家协会来到台州渠东村,亲历了群众与书法家热情交流的场面。现场用“人潮涌动”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送福活动中更是出现了“抢”福高潮,在采访了多位艺术家和当地村民后,深切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于文化的渴求和艺术家们送文化下基层的热情,场面可谓其乐融融。正如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所言:“通过送福活动,艺术家们来到基层,感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情和对文化的喜爱,已不仅仅是一张红字,一副对联所能承载的,更多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艺术家们在送福送温暖的同时,自身也感受到了来自群众的温暖。书法家们也被温暖了。”
写福盛况
把对联贴在家里
红火喜气又有文化味道
看着每位书法家们的创作台前,被围得严严实实,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雁君感慨道:“作为书法家本身,通过书写福字、春联等民俗习惯,是展示自己艺术成果的最好机会,也是一个对社会做贡献的机会,艺术不能自娱自乐,要为人民共享、为人民服务,这才是艺术的本质。而作为省书协自身这个载体,在服务会员的同时,组织会员为社会服务。我们会经常组织艺术家来写福写春联这样的送文化活动,我们今后也将更多的组织种文化活动,比如书法村和文化礼堂的建设,在当地培养人才队伍,通过送春联、送图书、送讲座等途径和送展览的平台,让当地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村民“抢”福
渠东村村民潘彩女带着丈夫和孙女一起来到送福现场,她带着兴奋的笑容告诉记者:“我小时候没读过书,不会写字,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了,我平时对福禄财也非常喜欢,这次我抢到好几个‘福’,都是不同书法家书写的,回到家把它们贴在门上,是对新年的一种祈福、祝福。希望新的一年一切从福气开始,有一个好兆头。”
渠东村村民周美香两口子一大早就赶来接福:“大凤来仪兴大业,新春献瑞展新程。这是我拿到的对联。我的孙子今年10岁了,字也写得好。我的儿子媳妇都在上班,周末不上课会带着孙子回来看我,我也拿这些福字对联给他们看看。把书法家的对联贴在家里,红火喜气又有文化味道。”
多么朴实的语言,却真真切切反映出了老百姓对于传统民俗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喜爱,近年来,随着文化礼堂的建设,基层群众的文化得到了大力度的普及。现场也来了许多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些,已经练习书法好几年……14岁的台州小朋友何钇慧平时对书法就很喜欢,课余时间也学习毛笔字,练习行书。何钇慧母亲说,带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是让小孩子长长见识,拿到书法家的福字,对孩子是一种激励,希望她在新的一年会更有冲劲。
村民“抢”福
“看到眼前好多小朋友们在欢抢春联,我特别有感觉”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部部长高甬春显得比孩子们更兴奋:“写春联送祝福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应从娃娃开始熏陶和培养,一是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上书法,二是让喜欢书法的小朋友积极参与写春联的活动。写春联不仅能提高小朋友的兴趣,还能展示学习的成果,更能给人带上新春的祝福,一举多得,应大力推广!”
为村民群众送福
温暖了大家,自己也温暖
随着村民们一浪接着一浪地“抢”福行动,书法家们的热情似乎也被激发了,许多书法家们一开笔就停不下来了,或许这才叫真正的互动吧!温州市书协副主席林晓林告诉记者:“渠东村文化礼堂环境非常好,四面挂满了红红的对联,中间有礼堂,礼堂上又是舞龙,又是舞狮,气氛热烈,让书法家体验了乡村的热情和民俗文化。书法家也当场写了很多的福和春联,给村民送去新春的祝福,也送去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天气好,有暖暖的春意,鲍贤伦主席一直在写福,前面排了好多人,都幸福满满的感觉。”
鲍贤伦主席送福
“书法进万家活动是浙江省书协的一个品牌活动?,书法是世界文化遗产,春联更是中国的特色文化,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我作为一个书法家,应该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送福,温暖了大家,自己也温暖。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家更需要人民。”浙江省书协副秘书长柳晓康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上午的送文化写福写春联活动显得意犹未尽,临近尾声,村民们似乎没有一点要结束的感觉,裁纸、压纸、传递依然忙得不亦乐乎,只是挂在两边用各种书体书写的红彤彤的对联早已被争抢一空,看到如此火爆的场面,作为东道主的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台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波无疑是最开心的,作为这次送福活动的主要联络人之一,他说,“这样的活动省书协每年都搞一次,主要是以杭州为主。今年的活动也是第一次选择在台州市举办,阵容规模也更大了。全省来了多位书法家为村民写福、送福,活动为我们台州市的文化增添了很多喜庆的节日色彩。”
链接
关于“书法进万家”活动
浙江省书协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工作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组织广大书法家积极参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实施了一系列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
为切实做好迎新春期间的文化工作,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气氛,省书协组织征集本会顾问、主席团、秘书处成员及地市书协主席、秘书长等50余位书法家创作的春联、“福”字作品,统一印制15万件,在省书协和地市书协联动实施的“书法进万家”活动期间赠送给全省广大乡镇村民、社区居民。
“书法进万家”活动已成为浙江省书协服务社会的重大品牌活动,年,浙江省书协将在深化“浙江书法村”、“文化礼堂”建设之际,采取多渠道、多形式送书法下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一步组织和鼓励广大书法家深入群众,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收获真情,传递中国梦。
编辑/制作郑成航
-杭州日报艺术典藏-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