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丨以诗歌疼爱着这个尘世诗人林

治疗白癜风中药 http://pf.39.net/bdfyy/zjdy/191019/7549893.html

引语:   为致敬那些常年坚守文学家园、潜心创作并奉献出大量优秀作品的闽籍作家诗人,更好地发挥省文联团结、凝聚、服务文艺人才的职能,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指导下,福建省文学院和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所联合策划和启动“寻找闽籍作家”系列,并在本刊“艺术人生”栏目推出专题。本期推出诗人林典铇。      他身上总有一种不安。这是天性,诗意和敏感让他无法与生活妥贴,亦是他多年来必须坚持写诗的原因,惟有诗才能喂饱内心的那只困兽。白天与外界寒暄妥协,晚上枕着古典诗集入梦,在每个清晨和深夜,他的灵魂摆脱现实的镣铐,翩翩起舞。“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被诗歌牵着鼻子/有几次已经脱钩了,居然/自己把自己重新套上。”(《我写诗,母亲生病》)“这使我被赞誉,身藏天机,也饱受讥毁/我如此分裂地穿梭于街头巷尾/在撕扯与纠缠中将时光推进。”(《平衡术》)   成为诗人有时就是一种宿命。对诗人来说,幸亏还有诗,否则该怎么将生活给予我们的疼痛还回去呢?而所有的疼痛与爱恨,不过朝夕之间,惟有孤独永恒。惟有诗。      一、我和你的尘世   年。盛夏。温州某鞋厂。   隔热棚下,是一个大房间。两百多号人干完一天的活,像带鱼一样躺成一排排休息。他们每天要工作16至18个小时,除了疲惫,这个季节,他们要对付的还有炎热。   几台电风扇吱呀吱呀地转动着,不管用,出来的风还是热的。有人在咒骂着。有人在摇扇子。还有一个人,趴在那边,写东西。   “你每天在那写个啥呀?”“别去说他,这个人这里可能有点问题……”旁边一个工友用手指了下自己的脑袋,压低了声音说。   那个写东西的人叫林典铇。他来这个鞋厂快一个月了,每天收工后,他就趴在地上写东西,一边写,一边听温州电台的一个文学类栏目,很陶醉。渐渐地,白天进车间时,他也偷偷夹本书来。休息、吃饭时,他又看起书来,有时还傻笑……   那时候,他每天都写一两首诗。而他还不知道什么是诗。他只知道自己想写。在读书写诗的时候,他觉得快乐。挣的钱除了寄回家,就是到报刊亭买书。他有一个破得要命的密码箱,很沉很沉,里面都是书。周围工友都很同情他,觉得他小时候脑袋摔过。也有的骂道,打工仔就打工仔,装什么秀才!林典铇没法解释。但他自尊心很强,被人家说了几次,很难为情,就不敢带书进车间了。没过几天,他坐在位置上刚要开工,一伸手,不晓得什么时候又抓了本书……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下去是没有前途的,也太累了。有时看书看着看着就闭眼睛了,写着写着脑袋歪在臭烘烘的棉被上就睡着了。“就是啊,写什么诗!又不能当饭吃!”工友都这么说。   几天后,在工友诧异的眼光中,林典铇收拾东西,跟他们告别。   “再这样打工下去,妨碍我写作,妨碍我读书!”林典铇就这样,辞掉了工作,扛着他的那个破密码箱,回到了福鼎。“从内心里散发出来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从那时起,林典铇就意识到了这点。他喜欢看书,喜欢写诗,从小就开始。   年,林典铇出生在浙江泰顺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和所有乡村孩子一样,他是在山坡和小溪中野大的。连绵不绝的山,清澈见底的小溪一直向前流去,生活非常清贫,但世界是干净而透亮的。那时候,穿得破旧,吃的都是咸菜咸菜再咸菜。有一回,父亲拿回来一条带鱼。天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那条一指宽的带鱼,沸腾了少年的味蕾。苹果也是稀罕物,过节一样的,全家五个人一起分。这种物质极度匮乏的生活,反而让人的心灵简单而纯粹,自然山水孕育出的灵气,是锦衣玉食无法比拟的。林典铇天生非常爱看书,他到处淘书看,父亲的藏书被他翻个底朝天,同学家的书也厚脸皮借个遍。那时他在村里读小学,一个教室同时教三个年级,四年级就没了。有一回他去乡里玩,看见中心小学的范文榜,就走不动了。上面,居然贴着一篇他的日记,纸上还被谁画了一只小兔子。那只小兔子至今还在他心里蹦跳着。   13岁那年,举家迁到了福鼎的白琳镇,想到南方赚点钱好还债。他们欠了人家一点钱,年年还,年年还不完。父亲与人合办了一个水泥预制厂,亏得一塌糊涂。他们搭了一个草棚,一住就是七八年。每逢下雨天,夜里都会被滴答声吵醒。林典铇和他哥哥就赶紧去拿脸盆接。接着接着就玩起水来,在父母的呵斥声中兄弟笑嘻嘻吐舌头,才睡去。   成绩一直都好差。高中实在读不下去。年,18岁的林典铇只身到温州打工。   打火机厂学徒、宾馆服务员、餐馆端菜员、洗碗工、皮鞋厂工人……他干过很多活,流离地谋生着,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尖锐的痛。   而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林典铇一直没有丢掉书,没有停止过写诗。生活愈是艰辛,诗的力量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救赎。在换过各种零零碎碎的工作后,鞋厂的工作算是比较稳定和高收入的,但他辞了,理由是它妨碍他写诗。   从温州回到福鼎,林典铇就在父亲的一个钢材加工的小作坊帮忙,把钢材切割、拉直、扳弯头。有时要把钢筋作成一个长方形,林典铇一边扳箍一边看书,看得入迷了,扳手脱掉,“砰”的一声打到手上,立刻鲜血直流。父亲气急,“啪”的一下打掉他的书,还不解气,顺便再盖他的头:“瞎折腾个什么呀!”林典铇一边笑嘻嘻跳开,一边看着自己血淋淋的手,也怕,怕完又忘,脏兮兮的纸铺在脏兮兮的膝盖上,继续一边干活一边写东西。   加工钢材的噪音中,经常串进来一种特别清脆悦耳的声音。   嘀铃铃,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越来越近:“林典铇,你的信!”林典铇的腿好像突然长长了,一下飞跨过去,双手捧过信件,拆开,不是报纸就是杂志,有时还有稿费也附在里面。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翻到自己的作品,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骑上自己的自行车,沿着山坡,沿着乡村,到处乱骑。他无法和谁诉说自己内心的快乐,只能这样不断地奔走,让风把他膨胀的狂喜一点一点平静下来。   《福建文学》《青年作家》《星星》诗刊、《青春诗歌》……林典铇的诗开始在各种报刊杂志亮相。年,他获得全国首届青春诗人奖,让他又是在山坡上骑了好久的自行车。   他不再孤单。闽东有很多优秀的诗人,他就主动上门去拜访。拿着自己的诗作,虚心请教。别人说好的,他不爱听,说他哪里哪里写不好,他就乐意听。有次,他拿了厚厚一叠诗稿,问路问到孙绍振教授家。按门铃,“谁呀?”“我是福鼎来的诗歌爱好者,想向您请教,行不行啊?”门“砰”的一声开了。林典铇进屋,“哇,都是书,那么多的书!”孙教授戴着眼镜看他的诗稿,“不错!”又细细说了一番评点的话,还送了很多书给他。   为了请教,林典铇还自己坐车到北京,找那些著名文学刊物的编辑。“我就想知道,我哪里写不好。”面对这样一个苦苦求道(千里迢迢来找骂)的诗人,没有人会拒绝。而林典铇回到家后,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看看是不是人家说的那样,如果有所领悟,他就非常高兴。   诗是越写越好,可是,生活依然没有着落。年,林典铇来到福州,在闽江大学边开文具店,亏得一塌糊涂。后来又摆地摊、卖水果,他把水果放在改装后的自行车上,城管一来,骑上就跑。晚上回到住的地方,在十四桥下的一个地下室里,黑蒙蒙一片。他拧亮一盏灯,慢慢铺开纸和笔。一旦进入写作,他的眼神就有了不一样的光芒。   那段时间,他的诗作中也充满了无助和迷惘,然而又始终有一股力在提着他,不断向上。年1月和10月,诗歌《在异乡》《心中的困惑》先后发表在《诗刊》。“而时光大摇大摆/把许多旧的建筑以及一些日子/撞得瘦骨嶙峋”“一只鸟飞临/意味深长地落在我的肩膀上/向南叫三声”“我默默无语/我的心灵已经磨练得如此巨大/可以包容所有的不幸和漫山遍野的枯草”。(《在异乡》)      二、在人间的春天排队   然而,居无定所、艰辛谋生的日子,还是让林典铇疲惫不堪。在福州折腾一段后,灰溜溜回到福鼎。年开始,他在福鼎有了相对稳定的住处。施厝巷的一个老房子,在最顶层,他在这里住了将近四年。夏天实在热,用水泼在墙壁上,发出“嘶嘶”的声响,干脆将床、地板也泼湿。然后,林典铇就趴在床上写,写诗,也写先进事迹、总结报告,在朋友的关照下赚一点外快。   年10月,在朋友介绍下,他进入福鼎电视台《视野》栏目当临时工,总算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电视台的工作很辛苦,每个月要出四期,林典铇一人身兼数职,编导、摄像、记者……为了生活,他也会想方设法做点小生意。卖皮鞋、开小超市、在旅游区摆摊,常常是同时打好几份工。他在三个角色之间来回切换:临时工记者、小商贩,还有诗人。迄今都是如此。   以为他过得很焦灼?恰恰相反,林典铇总是那么慢条斯理的,一脸微笑,目光比谁都还要平静。诗就是他心中的底气。有了这份底气,在人群中,他显得温情而富足。这么多年来,不管生活如何地漂泊、艰辛,他从未放下手中的书,什么书都看,哲学、宗教、文学……对古典文学尤其偏好,最喜欢的《随园诗话》《苏东坡文集》已经被他翻破了。年的某一天,林典铇突然顿悟了,开始大量写组诗,不断发表在《诗刊》《星星》《诗潮》《福建文学》……也就在这一年,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慢行》。   “三千年文火/熬醒世汤药/……埋头享受生活的人/被阳光鞭打着/有够不着的痒小小的闹心/一饮而尽/英雄大碗喝药”(《熬药》)   “生生不息的村庄,左边是牛羊的山坡/右边是坟场/头顶是夜夜灿烂的星光”(《被星光浸透》)   “它接受过馈赠/它心怀感激,是大地上的恩和仇/让该弯的弯下去/该直的直起来/活成一根拐杖,它感到十分满意/有爱才有孤独/就像初春的风冷冽/却能吹开花朵”(《一根拐杖斜靠春天的门边》)   林典铇这个时期的诗,已经开始形成他的风格,主题厚重而笔调轻盈,有生活的疼痛,更有对这个尘世满满的、安静的爱。他在诗里所体现出的生活的质感和况味,是许多诗人所嫉妒的,绝对不是故作姿态、短暂体验可以达到的。刚开始读他的诗,无法想象,这些诗句是在鞋厂的厂房里、水泥作坊里、十四桥的地下室里、施厝巷的老房子里写下的。但再回头读他的诗,那种斑驳岁月中的纯真之心,深情款款往往又小心翼翼地节制,似乎也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给了他这样的诗。   “诗是最神圣干净的。至于小酒钱何愁没有,时醉时醒,且歌且舞,却是另一番人生游戏。”他认真地生活,又游离在生活之外。诗人才是他最想要的模样。   写诗二十多年,该到了诗来赞美他的时候。年林典铇加入省作协,年加入中国作协。年,林典铇被选中参加诗刊社主办的“第29届青春诗会”。主办方不仅给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荣誉,而且活动后还为其出版诗集《在人间的春天里排队》。   “每天砍杀的/绝对不是优秀的剑客/他已经磨出一种叫剑气的东西”(《剑客》)   “它看见寂静重重地/一巴掌一巴掌,揍疼瓦片/不懂真相的人们,以为只是下了一夜的雨罢了”(《夜雨的真相》)   “几十年尘世荣辱,就是不断地/爱完了就恨,恨不过瘾/就在爱里面撒药:迷魂药、颠倒药”(《我真的想飞翔啦》)   “天空很懒/一味蓝,一味白,开给世间的药/亘古不变”(《你的微笑》)   他的不少诗作,经常被朗诵、提及:《我和你的尘世》《穿过人间,我们平静地燃烧》《我老了,你必须年轻》《日记:我是祖国的花朵》……   年诗歌《虚空的火焰》获第七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   年春天,参加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      三、人守其土   福鼎有好风光,背靠太姥山,面朝大海,是一个滋养诗人的地方。   林典铇喜欢骑自行车穿梭在这个城市里。他深知哪个角落,哪个地摊,能淘到好书。每个月,他要组织一次诗会,“一片瓦”诗社已有三十多位成员,轮流在各家聚会,互相点评作品。   他的日常生活很低,为谋生而不断奔波。他的诗却很超迈和高贵,经受住了尘世之痛,进入了一片傲岸、洒脱和安宁的境界,用诗句描绘出美好的精神图景。“守着你的悬崖,若干年过去/我仍无恙”(《我的心里写满疼爱》)   他说:“生活在场是诗歌魅力的秘密。”   “为诗不易,当万分谨慎中有潇洒自如,潇洒自如中有万分谨慎。”   “温暖、悲悯是诗歌永远的关键词,是茫茫人世中诗歌得以成长的土壤和阳光。”   就这样,二十多年过去了,林典铇从未停止写诗,写出的诗篇越来越广阔和惊艳,许多人对他充满期待。但是,他的临时工身份依旧,就有朋友会为他着急。福建省文学院吕纯晖院长常常感念,自己当年也只是一个工厂工人,因为时任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到省文联“现场办公”,给了5个转干名额,才有了进入省文联工作的机会。林典铇听了笑笑:“一个人能从事自己所爱之事,那是多大的幸福啊。”   而此刻,诗人尚年轻。许多时候,他坐在山顶上,看风吹云低,目光深情而温和,多少诗篇在他心中流淌,清亮如故乡山中的小溪……   陈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林典铇诗歌发表年表   一、《诗刊》发表年表   1、年1月发表诗歌《在异乡》外一首   2、年10期发表诗歌《心中的困惑》   3、年4月发表诗歌《走过十月的田野》   4、年1月下半月刊发表诗歌《傍晚》   5、年6月下半月刊发表诗歌《保险推销员》外一首   6、年11月下半月刊发表诗歌《在异乡》   7、年2月下半月刊发表诗歌《锁定的一瞬》外一首   8、年2月上半月刊发表诗歌《在桐城》   9、年3月下半月刊发表诗歌《在海边》外一首   10、年增刊发表诗歌《让森林过上幸福生活》   11、年5月下半月刊发表《虚空的火焰》组诗八首   12、年12月上半月刊发表组诗《在人间的春天排队》十二首,创作谈《诗歌的青春不肯衰老》   13、年10月发表诗歌《夜深,人不静》八首      二、《福建文学》发表年表   1、年1月发表诗歌《虹门》   2、年8月发表诗歌《故乡》外一首   3、年12月发表诗歌《向上》   4、年5月发表诗歌《医院像公园一样》外一首   5、年4月发表诗歌《柳》外二首   6、年2月发表诗歌《其实,阳光是一根缰绳》外三首   7、年4月发表诗歌《水大面积涌进家园》外一首   8、年7月发表诗歌《亲人》外二首   9、年12月发表诗歌《祖国,我有一片茶园》外二首   10、年9月发表《人守其土》(组诗),发表创作谈《在不断磨损的光阴里穿针引线》   11、年9月发表诗歌《林典铇的诗》四首   12、年福建中青年作家班专号发表《小城打铁铺》组诗五首      三、《星星》诗刊发表年表   1、年1月发表诗歌《黑白照片》外一首   2、年12月发表诗歌《一根拐杖斜靠春天的门边》   3、年10月发表诗歌《在一座寺庙看另一座寺庙》外一首   4、年1月上旬刊发表诗歌《我有时候喊你水仙百合》外一首   5、年1月上旬刊发表诗歌《爱上和时光讨价还价的女子》组诗五首,创作谈《感恩和欢喜》      四、《诗潮》发表年表   1、年9—10月号发表诗歌《傍晚以后》外一首   2、年9月发表《紫色的时光》组诗六首   3、年6月发表《关乎故乡风月》组诗八首   4、年10月发表《星辰仅仅是星辰》组诗八首   5、年2月发表《庸常的春天》组诗十首   五、《诗歌月刊》发表年表   1、年5月发表诗歌《我多想亲你一下》外一首   2、年10月发表诗歌《一根拐杖斜靠春天的门边》   3、年11月发表诗歌《林典铇的诗》四首   4、年9月发表《卑微的记下春天的祝福》组诗十首      六、其他发表年表   1、《青年作家》年第二期发表诗歌《窗前有一束玫瑰》   2、《青春诗歌》年5期发表诗歌《煮药》   3、《青春诗歌》年5期发表诗歌《选择在冬天死去》   4、《海峡》年1期发表诗歌《像诗歌一样生活》   5、《青春潮》年4月发表诗歌《林典铇诗四首》   6、《知音》年6月月末版发表诗歌《岩石上的体温》   7、《绿风》年1期发表诗歌《豌豆花》外一首   8、《青年文学》年6期中旬刊发表《鲜花的江山》组诗十首   9、《诗探索》年第3辑理论卷“结识一个诗人”专栏介绍诗人林典铇,配发龚奎林、韩帮林两篇评论文章以及林典铇诗歌随笔《在不断磨损的光阴里穿针引线》   10、年11期《山东文学》下半月刊发表诗歌《我错了》两首   11、《诗选刊》年5期转载组诗《庸常的春天》十首   12、《福建日报》年5月3日发表诗歌《我老了你必须年轻》外一首   13、《福建日报》年12月12日发表诗歌《港湾》外一首      七、收入选本年表   1、《福建文艺—年选》诗歌卷收入《蝴蝶的江湖》外二首   2、《中国诗歌年选》收入《日记,我是祖国的花朵》   3、《—年福建优秀诗歌选》收入《小》   4、《照亮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诗选》收入《我爱北京天安门》两首   5、《献诗我的祖国》收入《祖国呀,我有一片茶园》   6、《中国诗歌年选》收入《被星光浸透》外一首   7、《福建文学六十年作品典藏》收入《其实,阳光是一根缰绳》   8、《青春诗会三十年年选》收入《年夜饭》外一首   9、《中国诗歌年选》收入《小城打铁铺》   10、《—中国新诗年鉴》收入《马栏山》      八、大事记   1、年出版诗集《慢行》   2、年出版诗集《在人间的春天排队》   3、年参加《诗刊》第二十九届青春诗会   4、年诗歌《虚空的火焰》获第七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   5、年春天参加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      

林典铇

福建文艺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jj/11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