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著名航运调查机构德鲁里(Drewry)研究显示,今年1月5日,全球航运价格为美元每两个标准集装箱(per40ft),比去年8月韩进破产时提高了6成,相比起之前的“愁云惨雾”,现在的复苏显得弥足珍贵。毕竟上一次价格升到如此高位已经是年3月份时候的事情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航运业真的复苏了吗?从航运指数上来看也许是的。据中国船舶网提供的统计数据,中国出口集装箱价格综合指数在韩进破产之后一路上升。从某种角度来说,韩进的死亡等于是给中国来了一次“去产能”。
如果从国际通行的反应航运业兴衰的波罗的海指数(BalticDryIndex)来看,韩进“去产能”也影响了世界。
但是“去产能”的工作完成了吗?答案可能还是否定的。
自年经济危机以来,全球航运业就因为需求不振而在泥泞中挣扎,小型船企纷纷破产,而大型船企在寒冬中也纷纷合并,抱团取暖。
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远)和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海)两大公司合并重组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随后据界面新闻去年12月17日消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合并了下属13家造船厂,建立国内第三大造船公司应对寒冬。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显示,16年前11个月,国内造船完成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三大指标”同比下降12.1%、14%和20.4%。
同时,国内的中外运长航集团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从此,四大航运公司变成两大。
去年10月31日报道,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及川崎汽船(英文名称分别是NYK、MOL及Kline)三家,《人民日报》认为,这三家公司合并是出于集装箱业务的巨大亏损,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商船三井亏损亿日元,川崎汽船亏损亿日元,日本邮船亏损亿日元。而全年总共预计损失将高达亿日元。川崎汽船社长村上英三表示,目前世界船舶业的寡头局势已经形成,小范围竞争已经无法维持竞争力,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生存。
和讯网援引世贸组织报告认为,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放缓、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能力匮乏,全球市场回复还是遥遥无期。
荷兰著名资讯公司Dynamar在报告中指出,年全球船舶行业依然面对着大规模重组合并的情况。而业内人士估计,全球趋势的回升至少要等到年。
最后,对于还“活着”的船舶企业来说,也许还需要出现几个“韩进”才能迎来正真的复苏。(观察者网综合德鲁里、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