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余杭,美丽之洲。翻开五千年余杭的历史,辉煌的篇章里都留有水的印记。五千前年,良渚先民建造了中国文明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良渚大坝;相传,大禹在治水途中在余杭舍舟登陆,留下“禹航”之称,这片膏腴之地遂得名余杭。“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史志里历数着京杭大运河与余杭的深厚渊源……
桨声灯影已经远去,如今的余杭通过治水转型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全省经济发达区(市、县)之一,三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将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用重整山河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斗志,集全区之力攻坚治水之仗,努力让那一抹江南好水的乡愁再度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余杭五千年的治水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治水绘出新画卷河水流淌创意岸边栖居梦想梦想小镇、艺尚小镇、梦栖小镇,余杭三大特色小镇;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余杭崛起的三座新城。在这里,什么让梦想栖居,创意流淌?是三条水清景美的河道,将三城三镇的自然生态、创业生态、文化生态串珠成线,绘成画卷。
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闲林港边,最美河道见证了大批创业项目的成长。闲林港的整治,贯穿了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史,也是一段生动的转型故事。历经多年艰辛,闲林港的水质有明显提升,并获评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优秀示范工程、余杭区最美河道。“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的理念,使这里变得与众不同。
在整治推进中,“五水共治”办深入研究,对闲林港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每条支流都确定不同的治理方案。未来科技城范围开发到哪里,河道整治就跟进到哪里。在尽量不破坏河道原本的生态和文化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治理。
清淤、纳管、护岸,闲林港水环境的全面提升,成为周边的一大亮点。年3月,未来科技城迎来了梦想小镇项目,作为配套环境的闲林港整治加快了脚步,一套完整的慢行系统悄然出现在河道两岸。在这里偶然遇上一棵老树,想象一番曾经此地的风貌,放飞思绪,让灵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临平新城,艺尚小镇,北沙港畔,河网水系重构激活了一个城市的创意。北沙港流水潺潺,芦苇摇曳,弥漫着淡淡的香味。河岸边分布着多个全球著名时装设计师的工作室。北美设计师品牌JAC创始人RozeMerie说,这里让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温哥华:“优美的环境让人过目不忘,我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和杭州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创新事业。”本土设计师张义超则认为,优美的环境为她设计创作提供了灵感源泉。就像鱼儿得了水,水蕴灵秀的艺尚小镇给了设计师们遨游的天地。
北沙港的整治,为艺尚小镇今年开园打下了基础。如今水面宽阔、水流明显的北沙港,以前的宽度不及现在的一半,水体没有流动性可言,用一条“水沟”来形容更加贴切。
近年来,当地以“五水共治”为抓手,在黄金地段开挖了一个东湖,重构该区域的水系。再把给东湖配套引入钱江水的乔司港、汀城河、北沙港清淤拓宽。将这3条修整一新的河港互相连通,形成新的水系回路,同时将艺尚小镇的文化街区、历史街区、艺术街区以及文化艺术中心串成线。
城市建设离不开水,在治水时着眼于大范围的水体营造和流动,同时构建新的城市空间,这是开挖东湖的重要原因。对于艺尚小镇来说,东湖还将承担起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重功能。下一步,当地将围绕水汀东湖营造生态景观和城市公园,同时在水岸边布局展示馆、文化馆、艺术馆等,互相之间再以连廊连接,使水韵沟通更自然和谐。
良渚新城,梦栖小镇,毛家漾旁,水岸共治唤回梦想最初的模样。从浮萍成片的黑臭河,到梦栖小镇的大动脉,毛家漾港的整治提升,和每一个创业故事一样“励志”。如今良渚新城的梦栖小镇坐落在这里,小镇将实施“科技+文化+金融+人才”四大战略目标,以“创新设计+文化创意”为驱动,着力打造“设计之都、文化硅谷”。设计来自灵感、灵感源于自然,这就是梦栖小镇选址这里的原因。
良渚新城从治污着手,对房产小区在建设工程中雨污合流的部分进行整改,对农居点、农村住宅实施“污水零直排”项目通过提升井、分散式处理等形式进行污水治理,对上游大陆工业园区企业通过升级,对园区外部管网进行重新改造,并督查落实企业内部做好雨污分流改造,对污水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
通过整治提升,毛家漾港渐渐回到了以前的模样,成为了一条景观河道。古桥文化、慢生活区、小公园等等沿河设施,让整条河道有了生命,有了灵气。同时,也将更多程度地吸引更多创业的人才、设计的人才入住梦栖小镇。
治水写就田园诗藕香满汀州淤泥变花海“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描述的是余杭东部平原的美景;“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书写的是余杭西部山区的风貌。复杂的地理环境,给了余杭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却给全面治水出了道复杂的考题。
苕溪、运河、上塘河三大水系贯穿而过;河塘水漾,溪流沟渠小微水体,密布余杭大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向山区平原,点多面广。难题怎么破?余杭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全民支持,全民参与,人人治水。如今的余杭,既有山水画,又有田园诗,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回到了百姓的身边。
余杭结合本地实际,建管并重,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向前发展。
仁和街道普宁村以牡丹花闻名,村内环境宜人。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这个位于平原水乡的美丽乡村变得更加清丽。这全靠了普宁村内的两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进口净化槽”和“合式复合生物滤池反应器”。这两个污水处理终端,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如今村里的牡丹花更娇艳。
普宁村是全区完成污水治理的个村社的缩影。余杭区根据各村各区域具体情况科学设计,选择合理方案。如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村庄、河道重要监测断面周边村庄以及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具备纳管条件的村庄,主要采取截污纳管进厂处理模式。平原地区不能纳管区域、山区或半山区人口集中区域主要采取集中式处理模式;对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采取分散式处理模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为余杭美丽乡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余杭着力解决平原地区养殖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转型。清退污染严重的黑鱼养殖场,重现了荷塘月色。一个黑鱼之乡,一年排放黑水相当于4个西湖。作为浙江最大的黑鱼集中养殖区域之一,余杭运河街道的排污量惊人。黑鱼养殖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高密度放养、高强度冰鲜鱼投喂的养殖模式,以及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排,加剧了周边河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了环境。
年,运河街道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家黑鱼养殖场的腾空清塘签约,整治面积达亩。今年1月,运河街道在京杭运河沿线建设千亩荷塘基地,打造种植、服务、加工、销售的“一站式”经营路线。接下来,这片“千亩荷塘”将与大运河、余杭水乡文化相结合,融入乡村旅游元素。除了摇曳生姿的荷塘美景,这里将呈现水乡的历史底蕴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生机。
余杭巧用淤泥,在径山脚下培育千亩花海,成为了刷屏的网红景点。千亩花海三面环山,园内种植了马鞭草、向日葵、香莲花、波斯菊、美女樱、千日红、醉蝶花、荷花等多个品种。花海达到与远处群山环环相连、层层推进,绵延的缓坡近处与水系、花系衔接,远处与周边的群山遥相呼应、两两相望。站在缓坡之上,花海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尽收眼底。
游客们纳闷,山区的耕作层这么薄,怎么能营造出这么美的花海呢?原来,当地将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进行处理后运到这里增加覆土厚度,变废为宝成了培育鲜花的营养基质。这种淤泥分类处置有效利用的方法已经在余杭得到推广。结合产业转型,符合农用标准的河道淤泥广泛就近运用于农业生产,一方面节约了淤泥处置成本,另一方面为区域农业生产循环、可持续发展拓出了新的路子。
治水治出网红景点,靠得是余杭治水办充分运用全媒体宣传载体,集聚民智民意,发动全民参与,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导向,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宣传工作。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颇具影响力的多角度聚焦余杭的治水转型。同时,当地利用新浪微博、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jj/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