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些闪亮名片,浙江日报今天整版点

今天,《浙江日报》整版报道宁波高标准、常态化推进,高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小布带你一起来看↓

《浙江日报》年9月14日第11版

高标准、常态化推进

高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宁波:文明之风浩荡来李华张昊

陈昊/摄

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的城市文明,融于心、践于行。一座井头山,传来八千年前海洋文明的涛声;万卷天一阁,流溢“书藏古今”文脉赓续的墨香。而今,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涵养出12万“身边好人”向上向善的步履,变成万志愿者接力爱心的大手,托举起“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城市精神名片。

作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国际港口名城”和“东方文明之都”,宁波的城市文明,可感知、可触碰。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行走在宁波大地,举目是襟江带湖、绿意摇荡的诗画美景;品味城市街头巷尾的细枝末节,也能处处感受到治理新貌、时尚新意、文明新风。

作为蝉联十届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宁波的城市文明,是获得感、是幸福感。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让城市建设更亲民、城市治理更便民、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更惠民。“在宁波,都挺好”,是百姓对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直观表达。

公园、商圈、景区等城市客厅可“席地而坐”,城中村、农贸市场、楼顶等城市“后脑勺”治理不留死角,垃圾分类、文明就餐、随手志愿等十种文明好习惯深入人心……当前,宁波正在高标准、常态化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力求高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为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增光添彩。

高标准、常态化推进让城市文明向更高层次跃升

周末的夜晚,在宁波老外滩沿江步道,风光旖旎、游人如织。“逛累了就可以坐下来休息,这里的地砖又干净又漂亮!”来自江苏无锡的游客殷先生,对触“地”可及的文明赞不绝口。

城市客厅,是城市文明展示的窗口。从天一广场、中山路,到文化广场、图书馆……以重要商圈、广场公园、交通枢纽、迎宾道路、旅游景区为重点,宁波启动“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建设。这一工作将常态化推进,年,首批创建20个示范区域,到年将创建个高品质示范区域。

“席地而坐,可理解为市民在这些示范区域内,可以随时随地坐在地上,身上的衣服不会弄脏。”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境处主要负责人说。一双白手套,是检验城市客厅卫生标准高不高的“尺子”,“公园长椅、公交候车亭这些地方,如果白手套一摸变了色,说明保洁不达标。”

为保证高标准常态化,以往一把大扫把管全部的保洁模式也升级了。喷上洗涤剂、铲刀铲、钢丝球刷、抹布清洁痕迹……在宁波最知名的城市客厅天一广场一侧,环卫工人胡维珠像做外科手术般,从腰包里掏出各种工具,耐心对付黏在地上的一块口香糖,直至地面还原地砖本色。随着天一广场和中山路列入“席地而坐”示范创建区域,胡维珠和同事们都装备了这套精细保洁“九件套”。在各大“城市客厅”,手推式电动扫地机、坦能M20化学去污车等设备也逐步成为标配,实现了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模式。

精细治理扮靓城市客厅的同时,宁波还聚焦农贸市场、城中村、城市楼顶、地下空间等城市“后脑勺”,拉高标杆、提高标准,“海陆空”三管齐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五整顿两提升”百日行动。对承担城市核心交通功能的“六横六纵”道路进行综合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条河道万平方米的水域水质全面提升,公里的“蜘蛛网”般架空线得到规整,公路通过清爽整治形成了秀丽整洁的千里“画廊”。

“大爷大妈,我是在屋顶上找垃圾呢!”在镇海区澥浦镇汇源社区上空,一架无人机正贴着居民楼屋顶缓慢飞行,引来不少人的围观。地上的垃圾容易发现,但是屋顶、天台等高处的垃圾有时候不容易被发现。在今年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宁波将“空中垃圾”纳入督查范围,加强对“空中垃圾”整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借助“天眼”系统对城市重点建筑物顶部进行巡查,联系无人机协会及相关企业出动无人机对城区部分住宅楼、商务楼、企业厂房屋顶进行“扫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以图片或《问题清单》形式发往各地各部门整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宁波清理楼宇、城市住宅及农村民居屋顶多幢,清理垃圾余吨。

从治理效能提升入手,宁波还积极探索治理手段创新,力求城市文明建设常态长效。“6处乱停车、5处堆放杂物……”手机上打开宁波市文明城市信息采集系统,一张“五色图”上,标记为红色的小区里详细列着待整改问题和现场图片,社区工作人员“按图索骥”,整改到位后方可恢复正常颜色。以环境秩序为重点,宁波针对街道、社区建立城市文明“五色图”,分级动态管理,做到问题一线发现、一线解决。

环卫保洁人员对“席地而坐”区域城市家具进行深度保洁。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弘扬新风尚、养成好习惯展现文明有礼城市形象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崇文重德的基因深深地流淌在宁波人民的血液里,在新时代凝聚起深厚磅礴的精神伟力,书写出一张“爱心宁波·尚德甬城”的靓丽城市名片。

“我从没卖过货物,心里没底。可是农户这么困难,我一定要帮帮他们。”疫情肆虐之际,浙江省道德模范、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张亚芬,怀着一份大爱,以朋友圈带货、网络直播等形式,带动家人、同事、邻居义务帮助陷入困境的农户出售余万元的农产品。

10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7名省道德模范、90名“中国好人”、名“浙江好人”和12万名各级“身边好人”……新时期,宁波涌现出一支可亲可敬可学的先锋矩阵,以春风化雨的道德力量,让文明新风尚浸润城市大街小巷。疫情以来,宁波慈善组织和红十字会接受全社会捐款捐物达5.38亿元。

城市文明最终要靠人的文明素质提升。聚焦市民日常生活细节,今年来宁波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文明交通”“文明乡风”“文明旅游”等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实践活动。由北仑区领衔实施的“文明经营”实践活动,推出全省首个文明经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15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