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hy.stock.cnfol.com/hangyezonghe/20190829/27661067.shtml
5月11日至13日,记者跟随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浙里红浙样美”——“浙江文旅金名片”媒体采风活动,足迹踏过余姚、宁海、天台、新昌浙东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及红色旅游胜地,一路山水间行走富含的诗情画意,让人如置身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幸福指数满满。
余姚: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潇潇雨声中,记者来到此次采风活动的首站——宁波余姚市。余姚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坐标,有年的河姆渡文化和多年置县史,是姚江学派的发祥地,自古就有“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之美誉。
据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玉红介绍,近年来,余姚市以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全力构筑以重点旅游项目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其中,建设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阳明古镇”两个项目,成功跻身首批“浙江文旅金名片”重点培育对象。年5月,河姆渡遗址获评首批“浙江文化印记”。
打卡余姚
“阳明古镇”位于余姚老城核心,由府前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武胜门阳明文化商业街区、龙泉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三大板块组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等旅游业态为一体,是具有阳明故里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国际文化旅游圣地。
记者漫步在年启动的总投资亿元的“阳明古镇”之“阳明心市”板块,来到“心迹馆”,推门而入便能看到“心学圣地”四个大字,在“心学圣地”的上方,装饰着数盏思想明灯,象征着余姚这方灵秀水土滋养出众多历史名人,比如垂钓隐士严子陵、凌烟阁功臣虞世南、浙东名家黄宗羲……值得一提的是馆内的“数字全景体验厅”,美妙的视听享受、沉浸式体验,让每个走进“心迹馆”的人感受到余姚的风流人物、深厚历史,别有趣味。
宁海:打造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
年底,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全省25家“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名单,宁波市宁海县以“节庆文旅融合”为试验主攻方向,榜上有名。
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和“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宁海节庆资源丰富。年以来,宁海借力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在对全县节庆资源梳理基础上,整合霞客开游、红妆婚俗、乡镇节庆品牌,推进节庆文旅融合改革。形成以“静城·宁海”文旅品牌为主线的“宁海静是美”节庆IP矩阵。
打卡宁海
目前,全域“春赏花、夏品果、秋运动、冬养生”“东美食、南民俗、西温泉、北滨海”节庆品牌体系逐步成型。前童元宵行会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徐霞客开游节成为文旅“金名片”。同时,宁海将节庆活动融入文旅线路设计,策划推出红砖黛瓦、静养温泉、农趣研学等以节庆为核心的经典文旅线路,将美食美景美宿串珠成链,节庆活动成为推品牌、塑形象、拓市场、促消费的重要吸引物。
宁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探索“节庆文旅融合”改革中,宁海强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通过引进专业化市场主体,积极探索赞助、冠名、广告等多种市场化参与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节庆,带动节庆经济效益的提升。此外,拥抱互联网,将传统节庆上网也是该县在节庆文旅融合中的又一尝试。徐霞客开游节,前童行会、胡陈桃花节、岔路葛洪文化节等50余个特色节庆遍布全县……一大批具有宁海特色的节庆活动,正在成为宁海打响城市品牌、助推富民强县强村的又一重要载体。
雨水绵密中,采风团漫步宁海徐霞客公园,考察中国旅游日纪念馆,参观宁海十里红妆文化园。年6月,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经过多年发展,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文化已成为浙东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宁海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新昌:彰显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
5月12日傍晚至13日,采风团走访了“5A级景区城——浙东唐诗名城”旅游集散中心,考察“浙东唐诗名城”入城口形象标志、达利丝绸世界景区、大佛寺景区、天烛仙境、台格服饰等地,品尝天姥唐诗宴,夜游唐诗公园,感受绍兴市新昌县丰富的唐诗文化和文旅资源。
晋唐以来,众多文人墨客自钱塘江进入绍兴,向南经过曹娥江,沿江而行溯流剡溪,再由新昌沃洲、天姥山抵达天台山,形成了一条对唐诗发展史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地位的唐诗之路,同时也形成了一条山水美、人文美、诗歌美的浙东唐诗之路——虽历经千年时光冲刷,却依然古意悠悠、意境高远。
打卡新昌
打卡新昌
夜游打卡
年,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省长的袁家军在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战略部署,正式吹响了诗路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近年来,新昌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在全省率先编制《新昌浙东唐诗之路战略规划》,努力破解诗路文化带缺少标志性遗存实物的难题:启动天姥山唐诗古驿道修复,建成鼓山唐诗公园,举办唐诗之路国际学术研讨和《浙东唐诗之路》大型交响音乐会等活动,摄制《还有诗和远方》等人文地理专题片,推出“天姥山居”“唐诗宴”系列民宿和农家乐……把梦中的诗意变成美丽的实景,让走在古道上的人们切身体验到“诗心自在”“且歌且行”的唐诗韵味,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石春松表示,通过不断挖掘和梳理文化传承,新昌正在把天姥山这一地理标志,打造成诗路文化带上的人文标志,使这条诗歌之路、文化之路,成为振兴之路、发展之路。
此外,采风团还来到和合文化发祥地的台州市天台县,体验天台和合饺饼筒宴,走访天台山大瀑布(琼台仙谷)景区、和合人间文化园等地,感受天台丰富的山水人文禀赋。
打卡天台
一路走访一路打卡,采风团沿着唐朝的多位诗人踏过的足迹,在余首经典唐诗的美妙余韵中,感悟历史,感受浙江如此多娇。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培育“浙江文旅金名片”,在第11个“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之际,特组织此次采风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和新媒体人用文字与镜头把浙江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宣传出去,让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分享,深层次感受浙江的诗路之美、文化之兴。
(图片由采风团提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