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李荣浩当天,正值新一季《中国好声音》录制。录制空档,我们跟李荣浩聊了半小时,关于原创,关于《年少有为》,关于当下的乐坛。
02:21虽然是第一次担任“好声音”导师,但对于看了7年“好声音”的忠实观众李荣浩来说,一切并不陌生,甚至用“好玩”来形容第一次好声音导师之旅。他说尤其喜欢导师抢人环节,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自己想要的学员,这个环节很有意思。
而谈到选人的标准,李荣浩说“听得懂”是第一大前提,而不是以唱功作为标准,自己不太喜欢让他有压力的歌手:“5分钟的歌有4分钟都在炫技,全是大招,强迫你听他的东西,这样的选手会让我感觉到压力。”相反,他更喜欢叙事式的表达:“唱完这首歌,我知道你在说什么故事,听完还能回想一下。”
叙事式的表达,走心不炫技,这也是李荣浩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向。《老街》、《模特》、《不将就》、《年少有为》……几首热门歌曲,始终在KTV点播排行榜前列,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
每个人都有过“年少有为”的情结
7月4日,浙江卫视OPPOReno华语原创24首推荐金曲出炉,李荣浩最新专辑《耳朵》的主打歌《年少有为》没有悬念地入选了。
面对记者关于这首歌创作灵感的提问,他说,灵感这个东西一旦量化就会显得很傻。
对于李荣浩而言,写歌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天都在写歌,从十几岁开始,这首歌就是我每天在写的歌中的其中一首,这首歌是在高铁上写的,花了十几分钟吧,没有特别的意义。”那天李荣浩在高铁上写了两首歌,一首《年少有为》,另一首是火遍大街小巷的《慢慢喜欢你》。
出生于年,28岁才出道,从给别人写歌,到成为幕后制作人,再到转至幕前做歌手,李荣浩的经历实在谈不上“年少有为”。《年少有为》你可以理解为就是你身边的故事,就像李荣浩说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年少有为”的情结。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懂得什么是珍贵
那些美梦
没给你我一生有愧
——《年少有为》歌词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创作需要纯粹
《年少有为》从作词作曲到后期制作都是由李荣浩一人完成,这是他作品的常态。
作为华语圈最优秀的创作歌手之一,几乎每一首歌下面的制作名单上,都有一串长长的李荣浩,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李荣浩微博回复了这条热搜,称自己从出道至今,五张专辑49首歌,有42首都是自己完成的,“只花了一点电费”。
这还不算像《丑八怪》《慢慢喜欢你》,这些其他歌手的邀歌作品。对李荣浩来说,为别人写歌和给自己写歌一样,不能抱着功利心来写:“越是带着想火的企图心,往往都事与愿违,以自己的经验来说,你最不经意间的创作,有可能就是你的代表作,创作还是纯粹一点比较好。”
比如那首“4秒神曲”《贝贝》,李荣浩开玩笑说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这首他完全没动脑子,在空白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歌,在社交媒体爆红。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惊喜,也是一个意外。
这个时代没有怀才不遇
近几年,华语乐坛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一方面,偶像养成类综艺造就了无数“流量”新星,粉丝打投逐渐取代传统打榜;另一方面,自媒体及短视频平台占据了大众的休闲时间,一首首“神曲”走出手机屏幕,响彻大街小巷。
对原创音乐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时代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荣浩没有丝毫犹豫:“这当然是一个好的时代,只要你真的有才华、足够与众不同,只需在任何公众平台上发表一个作品,想躲都躲不了,现在是一个缺乏人才的时代,而不是怀才不遇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怀才不遇了。”
你欣赏“网络神曲”吗?我当然欣赏
浙江卫视OPPOReno华语原创推荐金曲专家团成员董冬冬在之前的采访中,曾直接表达了对李荣浩的欣赏。在董冬冬看来,李荣浩的音乐每一次都有新的想法,编曲总是走在潮流尖端。
这并不意外,9岁开始接触吉他,之后系统学习大提琴,在出道之前,李荣浩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当过吉他老师,组过乐队,为陈坤、赵薇、王心凌等明星制作过专辑。
这样一个接受过系统音乐教育的创作才子,会欣赏“网络神曲”吗?
“我当然欣赏了!”李荣浩的回答毫不避讳。
在他看来,“神曲”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就是流行,这很重要。
李荣浩认为“神曲”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老百姓喜欢:“什么是高级?我眼中的高级跟你眼中的高级一样吗?我们做音乐,我们希望所有人都懂音乐,但是别人没有义务。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可以强迫别人,就是喜欢这件事,你强迫不了。”
7月13日晚8点,浙江卫视OPPOReno年中音乐盛典即将在中国重庆,通过浙江卫视全球直播。这首《年少有为》能否最终突围,也将在当晚揭晓!
愿每个拥有“原创精神”的年轻人,都可以“年少有为不自卑”。
重点推荐
您还可以在浙江卫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1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