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07/o1p1cht.html
温州市区那么小,首位度这么低,配得上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吗?这几年来,许多朋友对温州一直处于唱衰的状态。因为相比于其他省份的铁三角,浙江铁三角的确是名不副实的。
从GDP数据来看,年杭州的GDP为亿,排名全国第3位,是温州的2倍有余。宁波呢?年GDP为亿,排名全国第15位,是温州的近两倍。到了温州这一角,年,温州GDP仅仅亿,排名全国30位,铁三角,铁三角,断了一角。
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温州的经济一度出现悬崖式下跌。而后的几年里,曾经的悻悻向荣温州,呈现的是日落西山的颓势。
例如,当年人口近万的温州,GDP总量却差点被人口仅万的绍兴超越。如果不是后面绍兴自己出了问题,后来温州经济开始复苏发力,温州的老三地位基本也就保不住了。
温州衰落的原因,有太多的说法,有人说温州有太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就是低端产业,转型升级困难。
有说温州没有多少人投资大项目,当然流传最广,最经典的说话是温州炒房团炒房,导致温州由实转虚等等。
然而在我看来,一没资金,二没政策的温州,再加上地理位置不佳,衰落是必然的。
从地图上看,温州在长三角的辐射范围最远端,前几年加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温州也是处于边缘OBd的地位。在目前大城市组团求发育的状态下,温州没有可以互相帮扶的城市。
这种情况下,随着高铁开通,城市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越来越多温州年轻人离开了温州,去了其他城市生活,尤其以杭州和宁波居多。例如,在年,杭州取代了温州作为浙江人口第一大市的地位。年,温州的人口增量也只有5万,这仅仅是杭州人口增量的五分之一。
这些年,温州的地理劣势越来越明显,温州注定只能衰落了吗?该怎么办呢?
温州也知道不努力不行,于是在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群。但从现实看,温州想跟合肥、芜湖一样,通过抱长三角大腿来吃点肉,基本是很难实现。
从目前的局面看,温州最紧迫的事还是要提高城市首位度,提升温州的城市吸引力,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那怎么提高和加强呢?最关键的是温州要赶紧加快撤市设区的步伐,尤其是瑞安市的撤市设区。
这些年,温州跟嘉兴、金华等城市一样,有着市区首位度过低的问题。年,温州市区的GDP总和仅为.61亿元,市区占全市之比为39.52%,这个比重这些年来还在呈下降趋势。
而杭州宁波是多少呢?杭州市区GDP占比高达90%以上,宁波市区GDP占比也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温州。温州市区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除了GDP占比低之外,温州市区的面积占比也是低的不行。温州在年把洞头撤县设区了,然而洞头区是个先天不足区,经济倒数不说,陆地面积也仅为平方公里,少的可怜。
所以当前,温州市本区的总面积也仅仅只有平方公里,略高于嘉兴的平方公里,以及舟山的.4平方公里,你觉得这样的市区面积配得上温州三大中心城市的名号吗?
相对于温州全市约平方公里的巨大体格,温州市区的面积只占了整个温州市面积的11.2%,远远低于浙江省内的其他城市,仅仅比只有一个市区,占比仅为8.7%的丽水高。
这些年不断扩张的温州市区,已经面临着可规划使用土地少的问题。洞头的加入,仅仅是加强温州市区的滨海属性,但目前温州发展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区面积太小,对温州其他区县的吸引力不足。
翻开地图,鹿城区就是一个小麻花,但真不知道温州是怎么规划的,例如永嘉的瓯北、乐清一些地方早就和市区同城化了,但还是分隔两地。因此下一步,有必要对瑞安、乐清、永嘉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做大温州。
温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保持瓯江两岸的北部市区核心地位,以飞云江南岸为中心,依托飞云江南岸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的天然优势,给予瑞安飞云镇、平阳万全镇、昆阳镇大力政策支持,打造飞云江南岸的中部新城。
以鳌江流域为中心,依托鳌江流域的地理特点,逐渐实现鳌江、龙港城市一体化,利用龙港市印刷业的产业优势,打造鳌江流域以印刷为支柱产业的南部新城。
然后修建轻轨或者城际铁路,串联北部市区、中部新城、南部新城,打造三大核心都市圈无缝对接与交流,一个市区,两大新城,城市骨架南北拉伸,完美解决了大山和大江的天然阻隔。
这才是温州未来城市格局的方向、向东延伸,填海造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