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假假山邓国源最新装置作品亮相海河

有料的天涯艺术更补的传媒联盟终端的投资伙伴

年1月10日,邓国源最新装置作品,暨《假山假假山》展览亮相天津海河之畔三三画廊,新作品由汽车金属残骸、汽车烤漆、玻璃缸构成,高度约1米。邓国源、李金国、成军、范治斌、郭睿、赵少俨、韩斌、方向乐八位艺术家以山石为题,对于传统与当代艺术、环境与人的关系等问题各抒己见并进行对话。

用虚拟超越真实

——评“假山假假山”展

朱青生

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了!艺术正在经历第五步突变,将要把古老的文化传统带向全新的创新的境界,把古老的失落、现代性的焦虑带到我们的眼前,并对之进行凝视、批判和超越,现在的这个展览正是意在为我们铺就、指向一条过渡之路,虽然这个目标在不久前的“诺亚花园”中曾经或隐或现。

这是一个关于假山的展览。展览由两个对比强烈的并置的作品群构成。假山本来就是一个虚拟的形式,指向山水——山水似乎代表自然、宇宙和真实。假山一直被看成中国文化的象征,因其山水背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理想和情怀,既是江山,也是风雨。在七位国画家的作品中,能看到这样的一种对理想的怀想和追忆。但是,在转折中回望假山,已经不是简单的追忆,而是一种对当下问题的镜像比照,对比出一种山水社会的“乌托邦”,虚无缥缈,美轮美奂,高悬于现实的失落之上,呼唤着新时代的妄想,同时有意提示当代艺术的深层的根源。假山不是“创作”,不是雕刻,而是更换现成的事物——自然的石头——的摆放的位置和观看的角度,使之成为山水的象征,也就成为艺术,成为用艺术解释世界和人生的方法。几位写意高手李金国、成军、范治斌、郭睿、赵少俨、韩斌、方向乐诸家深得笔墨精髓,笔意松泛而文情充沛,示范了中国古典艺术看待世界的道路,也警醒着人们这种近乎绝唱的境界。

在这个展览中,假山发生了特殊的转移,所用材料是废弃的工业残骸,假山却是“假”的。邓国源用碾碎的汽车废件造出假山,再一次用虚假模仿虚拟的方式做出假的“假”,假作真来真亦假,赤裸地击破农耕田园的乌托邦,同样击破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景观,使幻觉改变方向。新媒体时代,每个人的虚拟世界开始介入生活,这个展览对古典图画的反思和对现代景观的破坏使之变成山水社会转型的标示。这种“假”就是虚拟时代的真实,人类将会遭遇一个新的境界,这就是:世界将交由人类创造,艺术家将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它将是对社会的全新责任和开拓,也是对人自我的一轮救赎。

这个展览的重要之处正在于把这种对过时的理想的质疑和反思联系在一起,这种怀疑体现在邓国源用汽车的金属残骸肢解的碎块所做的对假山的虚拟。假山是虚拟,对虚拟的虚拟又是什么?世界就是在这个质疑中走向了一个最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用对现代化的超越、对工业化的超越,揭示一个“山水社会”的到来,而艺术再次充当了先锋。年,互联网开始出现,一个新的世界——山水社会开始了。由于互联网、生物工程和宇宙探索,社会与20年前差别巨大,艺术首当其冲。年,当《景观社会》()的作者开枪击中自己的心脏自杀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出现,资本可以控制和掌握公共媒体和传播途径,个人的反抗和抱怨既没有机会声张,更不可能自由地、散漫地传达给其他人。如今,无数的零散的个人构成失控的风景,残破的工业时代的汽车零件被粉碎,粉碎了后工业社会残留的政治的对抗性和阶级斗争的简单观念,不再将景观设定为单方面的资本的特权,而任何一个年轻的、微不足道的、底层的和边缘的个体,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和社交平台,将局部的、单独的对资产阶级的强烈的批判和反抗,对市场的警惕和抱怨,对自我的拯救和解放,迅速放大并收获奇效。所以“假山假假山”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在虚拟的虚拟中粉碎了工业社会和公共媒体的景观社会之后,实验山水社会的可能性。

“假山假假山”标示着第四次产业革命及其机械摄制技术、自动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宇宙探索所带来的人的本性的延伸和对世界本质的更为彻底的揭示。这次的“假的假山”对山水社会的意义集中于二点:

1.明确了山水社会是对景观社会的超越。景观社会属于第三次产业革命,而山水社会属于第四次产业革命。汽车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物,在这个展览中被碾碎了。“山水”与“景观”的区别在于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区别。颇具挑战性的“过度城市化”问题揭示了全球化带来的“城市景观化”与“自然城市化”这一组矛盾,也引发了对世界的重新定义和理解。“过度城市化”的问题本来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即使对它进行报道和观察,也是以类似于《焦点访谈》和《法治追踪》这样的做法,从社会问题的角度进行。但是由于互联网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旁观者和具有权力的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去把他的观察发现和对问题的分析化为图像发表出来,这时的景观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的图像,而是无数的碎片、不同的角度和截然相反的态度在相互对抗和相互抵消。在假山中可以自由地围绕观看,而在虚拟的假假山中,虚拟却是碎片化的真实的重新组合。

2.山水社会是用三远法(高远、平远、深远)展现人类被生物工程和宇宙探索扩展了的感觉和对象,指向了重新创造的新世界的前程。人的感觉的延伸和对象的虚拟化创造使未来的媒介发明和创造实际上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新媒体、新方法、新观念,但是实质上带来了一个新的“人的观念”,经历着人的本性获得延伸、世界的本质从“实体”转向“形相”的深刻变化。同样,设计向媒介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技术的变化或者科目的变化,其实内里还是理念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艺术已经不是为哪个阶级或者哪一个政治理想服务的问题,一切都是造作和虚拟,也是创造和责任,每一个作品都是为单独的人即所有人服务。我们不会因为性格、种族、性别、年龄及其政治和宗教信仰剥夺任何一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因此我们的作品应该为每一个人服务,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之间都是互为唯一的知音,但又互不相属。人类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对艺术和设计提出要求,创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作者和观者互相影响的过程,应该对每个人的文化,每个人的性格、性别,甚至是性别的取向都要有所寄托、表达、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7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