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浙江日报,作者刘亭
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的战略思想,可谓“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除了海权、国防等国家层面的范畴,就浙江这样的沿海省份而言,主要是一个如何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一到浙江,我们就强烈感受到他了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高度重视。他主政过的浙江与福建,都是海洋大省。对大海,他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对抓海洋经济,他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福州市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的深刻洞察,提出要建设“海上福州”。履新浙江省委书记伊始,他就把浙江新一轮发展的视野,投向了广阔的“蓝色国土”,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他更是系统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对经略海洋作出了全面部署。应该说,习近平同志关于经略海洋的战略思想起源于福建,成形在浙江。而其显著标志,就是确立了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大战略。
在大量深入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于年8月18日召开的第三次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同年,浙江省委出台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号)。作为有幸参与我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前期谋划和报批工作的亲历者,笔者尝试着从习近平同志关于浙江“为何”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以及“怎样”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阐述和作为,包括时至今日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得“如何”等三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梳理。
浙江为何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笔者以为三个原因不可或缺:
首先,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浙江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传统的眼光通常认为浙江陆域面积不大,是个资源小省;习近平同志恰恰认为,“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拥有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6倍”。谈起浙江的海洋资源,他更是如数家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全国第一位;面积大于平方米的海岛个,占全国的2/5;各类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港口、渔业、旅游、油气四大资源得天独厚”,并据此指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不仅可以为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资源,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我省陆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压力,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其次,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浙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分析浙江经济,“一直是‘轻、小、民、加’,产业层次低,科技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彼时的浙江恰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期,正需要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实现产业的脱胎换骨。他认为,“海洋经济是高附加值经济”,海洋产业“其中相当一部分融合了现代科技成果,是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他强调“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在全面提升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临港型重化工业和海洋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再次,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浙江加强合作交流,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浙江北承长江三角洲,东濒太平洋,西连长江流域和内陆地区,区域内外交通便利,紧邻国际航线战略通道,具有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习近平同志认为,“海洋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二省一市走向世界的共同通道”,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他明确指出,要“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进大出’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两头在外,推动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是个系统工程。为了有限目标、重点突破,夯实基础,持续发展,习总书记在浙江时着重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并且优先打好两张“桥”牌。
一是坚持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抓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和我省港口腹地的延伸”这一良机,“加快沿海港口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快开发大港口、建设大通道,发展大物流,形成以宁波—舟山深水港为枢纽,温州、嘉兴、台州港为骨干,各类中小港口为基础的沿海港口体系和现代物流系统”,“努力把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我国国际远洋集装箱干线港和煤炭、铁矿石、石油、粮食等重要大宗物资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
二是坚持有重点地发展临港工业。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临港工业是重中之重,必须“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石化工业、能源工业、船舶制造业,适当发展钢铁工业,积极建设战略物资储备基地”。他还强调,“各地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所侧重,有所突破”,“以宁波镇海、北仑、大榭岛、嘉兴乍浦和舟山金塘岛为重点,加快形成环杭州湾石化工业基地;以建设三门核电和浙江沿海大型港口电厂为重点,加快形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以船舶修理和大中型、特种船舶制造为重点,把舟山等建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修造业基地;以粮食、石油等储备为重点,在沿海地区加快建设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充分发挥宁波等地港口优势,通过异地改造等发展钢铁工业”。
三是坚持海洋基础设施先行。习近平同志认为,“要发展海洋经济,就必须先搞好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整合沿海、延伸海岛、加强互通、扩大共享”的思路,“搞好沿海城市、中心大岛、重要海洋功能区的布局衔接和联动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三大对接工程,同时加快推进集疏运大通道和内河航道等项目建设。
四是坚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习近平同志认为,创新是不竭动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支持浙江海洋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涉海专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以资产为纽带的产学研联合”,“不断提升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两张“桥”牌,港通天下。这“桥”牌,是指习近平同志早在全省第三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出的,“集中力量推进舟山大陆连岛、杭州湾通道等对接工程”。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的宁波和舟山,前者因为杭州湾的天然阻隔长期处于全国交通的末梢,后者则是孤悬海上的岛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亟须打破基础设施制约,打通“任督二脉”。
这个建设过程笔者今天历历在目。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舟山调研时考察了大陆连岛工程。在听取了舟山的汇报后,他代表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连岛大桥如果建起来了,对舟山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推动,对全省的布局也会起到一个积极的调整作用”,表示“对这件事我们是支持的”。在此之前,连岛工程在舟山一直是先易后难、只干不说,此番得到省委主要领导首肯,可以说是给这座“金桥”吃了一颗“定心丸”。同年5月15日,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金塘岛,察看大桥选址,要求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争取工程早日完工。此后,他不断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