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吴山明2015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开门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名家博导团”快速   

一、报名条件: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5岁;

  2.各地画院和美术单位的专业创作人员,艺术院校的美术、书法教师和业余从事美术、书法创作取得优异成绩者;

  3.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或优秀的自学成才者(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学员,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士,可适当放宽标准)。

二、学制介绍:

  1.学制:2学年制。具体开学日期:年8月起;

  2.规模:20-30人左右的贴身小班化教学;

  3.结业:各班学员两年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颁发由美术报盖章、导师亲笔签名的优秀学员毕业证书。

三、学费收取:

  1.金额:每个学员学费3万元/年(不含交通、食宿);

  2.当年学费原则上在7月5日前一次付清(不收现金);

  3.学费中不包括赴外地写生的交通、食宿费用;

  4.汇款方式:

  名称:浙江《美术报》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体东支行

  账号:

  备注:×××班

四、报名考核:

  1.报名时间:年5月16日至6月25日,工作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3时。(根据报名情况,或将提前截止报名);

  2.报名方式:报名者须提供以下材料:①近期创作作品彩色图片5张以上(7寸以上彩色照片或印刷品);②个人小二寸免冠证件照4张;③身份证复印件;④学历证明复印件;⑤填写完整的报名表(可从美术报网络周刊下载)。以上五项材料备齐后,于年6月25日前,将报名材料面交或邮寄至招生办公室;或电子报名,统一发至电子邮箱:msbmjxy

.   3.通联方式: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号美术报社文化产业大厦室

  邮政编码:

  招生联系人:支先生

  吴先生

  4.考核与录取:由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组委会组成评审小组,根据报名交来的作品或图片,先入围,然后由名家亲自把关,择优录取。入学后如发现材料不实,将作退学处理。

  录取时间为7月上旬。

五、配套介绍:

  1.自年8月起,美术报名家工作室体系内培训教学统一安排在杭州美苑内(杭州市滨江区江晖路号,滨康路与江晖路交叉口);

  2.关于外地来杭学习期间学员食宿问题,美术报将协助学员办理解决。住宿情况协助原则按照实际开班先后顺序,学员个人对住宿要求高低,人性化解决。美苑食堂可提供一日三餐;以上食宿,学员每期20天集中培训期间,美术报统一收取元食宿费用,当期结束退回差额,两年累计元。相关细则,待学员正式录取后再做沟通;

  3.外地学员在杭的暂住证及其他事宜自行办理;

  4.学员在入学时要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

  5.报名费:元;

  6.报名费及一切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7.两年内给予学员不少于两次(含两次)的优秀作品刊登展示;毕业汇报作品将与导师作品一起面向公众展出,美术报予以报道并编印相关画册;

  8.经名师考核认可,颁发优秀学员毕业证书;

  9.凡获得美术报名家工作室优秀毕业证书的学员,如本人需要在美术报做有偿宣传,可享有刊例价的8折优惠。

  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陈振濂工作室教学方向:

由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担纲,诚邀当代书坛代表性书法家组成工作室授课。通过对传统碑帖的分析临习,书法史、书法理论的研究,主题性创作实践和探索,在笔墨技艺与理论修养两方面得到提高。

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鄞县,年2月生于上海。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年调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学系主任、艺术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书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国家书画院书法篆刻副院长。

陈振濂守望西泠之兰亭会46×69cm陈振濂在名家班授课

“书院”式教育的实践——陈振濂书法工作室学术与教学定位■陈振濂

  从传统的“书塾”教学到现代的“学院”教育,我想到了应该还可以有第三种方式,从上述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叫“书院”——“书院”式教学。

  古代一流大学者讲学,“书院”是民间讲学的基本形态。有名的如岳麓书院(周式)、嵩阳书院(司马光、二程)、白鹿洞书院(朱熹)、石鼓书院等等。实行山长(即导师)制,本来是私学,后来也有转为州学(官学)的,既是著名学者设帐授徒的平台,又不完全限于授徒。而是在一个书院中有导师、有助教、有学子们的讨论学问。一个书院的成立,一定是奉一个著名的学者大师为宗。这一点很象“书塾”(私塾)。权威学者的存在,一统天下的学术理念传播,这一切,都会源于一个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传统理念。“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既要“育人”,就必须有一个教师(通常是书院的名师)从头到尾担起责任来,不仅仅对课程担责,还对成材立身担责。由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书院的名师(约等同于“书塾”的塾师)对所有的教学活动负全责,对它提出权威性的要求。参与的学员对这样的名师,是从心里敬佩的、服从的、愿意接受其指导并对其学术思想与教学思维打心眼里崇拜的。

  但仅仅是“书院”里名师一人担纲,却仍然可能是偏颇的、缺乏全面性综合性因此缺少多元丰富的品质的。名师一个人即使再英明卓越,终会有见不到之处。且横跨几年十几年的教学,只靠名师一人,在教学上未免单调贫乏、缺少丰富性与多元性。这一点,恰恰是“学院”教育中多个教师各负其责的团队方式所占的优势。“书院”教育应该吸收这方面的经验以避免“书塾”(私塾)教育的弊端。故尔在“书院”教育中,由一个名师所率领的若干出于同一理念但却未必相同方法的师资团队共同参与教学,形成弟子三千但“贤人”七十的梯次形态,由“贤人”们来共同执行名师的既定教学方针与理念,形成一个书院讲学的大氛围。名师的教学风格当然起主导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师资团队中的其他教师助教们,在同一个大理念之下又可以有卓然不同的自我发挥,有着十分自主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主线清晰、基本理念一致,但却又有不同   “书院”式教学在当下的书法界,并不是十分流行。当然,就其形貌而言,可以称为“书院”式教学的,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美术报》等的名家工作室,都是以一个名师担纲领衔,有一批助教共同协助的形式来展开的。但如果究其实质,则其中大部分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教育;而只是现有“学院”教育与“书塾”教育的补充与辅助而已。因为“学院”教育是纳入高考体制,因此许多年龄超过无法参与高考又有工作的成年人想深造,已不可能取高考方式进入“学院”教育体制;但仅限于“书塾”式教育,又因其过于个人化经验化缺少权威性与体系性而无法满足深造的要求。而长时期(如一年、两年)、短时间(如十天半个月)的集中培训的“书院”教育,正可以解决学习时间上、学习品质上的种种要求。故尔在既无法进入学院教育又不甘于一般书塾教育的情况下,“书院”(名家工作室)教育成了必然的选择。

  但更深入地想想:今天书画界的“书院”教育除了在形式上能取代“学院”、“书塾”教学形式之外,在内容上能否取代并独树一帜?大量的“书院”教育在展开时,教的还是书画的一般技法基础技能。从常识与基本功开始,其内容分布,与“学院”教育的起点或“书塾”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既如此,“书院”教育似乎并没有多少堪称独树一帜的“立身之本”。而遍观古代的“书院”教育,几乎都是先有一种新的学问理念相引领,以学派相标志。“书院”教育,是与学派、理念的推广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每个“书院”的成立,都是以一个创立新学派的领头人为号召,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贤人,又聚焦一大批愿意投身其中,并且已经看到了未来前景的追随者即“弟子三千”,共同树起理想与信仰的大旗而为标志的。亦即是说:“书院”教育的成形,首先是以“学派”作为思想根基的。遍观宋代朱熹、张拭或再早的程颐、程颢等等,都是一代理学大师,在魏晋玄学与唐代儒学、道学交叉的背景下,以一种对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重新释义,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与哲学体系,并再通过书院讲学,来推行自己的新思想新学说新观念,传播思想脉络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知识学问,在此中,“书院”教育的形式,与新学派的建立,是互为表里的。

  以我的理解,“书院”教育,不应该只是“学院”教育与“书塾”教育的补充。它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立场与意识。如果论“学院”教育是立足于学科规范,“书塾”教育立足于启蒙与入门基础,那么“书院”教育,应该立足于学派的培养,而不是去做“学院”、“书塾”同样的事仅仅是在方式上有弥补作用而已。但在目前,各处办的名家工作室如雨后春笋,它的定位,恰恰都只是作为补充的技术型学习;而不是倡导引领的学理、学派式的目标追求。它们之间关心的,仍然只是画得好不好、写得好不好,而不是去努力探求为什么这样去画去写的理由;以及可能会有多少种画与写的方式;我们投入的目标设定等等……于是名家工作室虽然有其多,却仍然停留在技术学习的基础阶段,做着与“学院”、“书塾”同样的重复工作。这是很令人遗憾的。

  本来,理想的书塾、学院、书院三者的关系,自古以来应该是这样的。

  (一)“书塾”的存在,是引发学习者兴趣,提供交流平台与入门的一般知识与技能,以一个有经验的塾师为核心展开足矣。

  (二)“学院”的存在,是把学习者从业余爱好引向专业学习,讲求科班的、规范的学习目标与方法,提供系统的可检验的知识谱系,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专业分工明确的团队来执行。

  (三)“书院”的存在,是对学习者提出新的探求理念,在同样的学科平台上寻求构成“学派”的理论思想与风格形式流派,应该以一个学派倡导者为核心以保证学派的清晰性,又以一个团队来保证学派的丰富性。它们之间的关系,竟是这样的:

  “书塾”教育讲求启蒙功效。担负入门、启蒙、基础的功能:适合广大书法爱好者。

  “学院”教育讲求学科规范。强调专业性,适合立志对书法进行全方位专业学习的书法家。

  “书院”教育讲求学派立场。提倡观念引领,适合对书法进行创新探索又已有相当基础的成熟创新者。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陈振濂书法工作室”的学术定位与教学定位,即是以此一认识前提为出发点。比如,我们从一开始,即认定名家工作室横跨两年的教学,应该创造一种独特的类型模式。从古代的“书塾”到现代的“学院”,从私教育到公共教育,是一种形态的转换更必然会包含一种性质、理念的转换。但以名家工作室仅仅去补充、仿效“学院”“书塾”式教学,却又不是我们努力投入的动机、理由与依据。于是对“书塾”“学院”进行反复琢磨,提取出“书院”形式并试图在历史上求得印证,从而使“书院”教育,名家工作室教学,成为独立于“书塾”、“学院”的第三种模式。更进而论之,在对古代“书院”方式进行研究之后,梳理出“书院”教学应该讲求学派推广,新观念新意识新构想的探索这一根本立场。并据此为《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教学设计出一个以基本技巧训练为基础的重创作、重内容、重主题的“学院派”式的教学目标,以期为今后书法的走向人文、走向大文化、走向专业的艺术创作作出一些未雨绸缪的预期准备与开拓、先导、引领。以此来看新提倡的相对于“书塾”“学院”教育而发的“书院”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在书法教育学上的探索创新立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在极其繁忙的工作安排节奏之下,又因为《美术报·名家工作室》而有如此多的创新想象并总结出新的“书院”教育模式,亦可称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已哉?

吴山明工作室教学方向:

新一届将开创性地举办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特别指出,教学将打破人物、山水和花鸟的分科桎梏,拓宽专业视野,培养综合绘画能力,课程围绕四次创作课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自选科目毕业创作)进行公共课、专业技术课、加课写生、知名画家讲座和专题讨论等方式提升学员对中国画的整体理解,寻求自身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表达自身生命存在的艺术语言的探索,最终初步形成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创作方向,形成离班后能够长期独立的创作状态。

吴山明浙江省浦江县人。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委员会会员,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杭州美术家协会主席,西泠书画院院长,国家邮票总局邮票评审委员,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吴山明朝圣的老人34×34cm中国画笔墨示范讲解讲解笔墨造型

培养中国画画家需要更强的综合能力■吴顺华

  时光荏苒,转眼间,美术报吴山明人物画工作室的第一届学员业已完成全部课程顺利毕业。在两个学年的学习中,教学团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地将更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员,人物班的作业量之大,知识点之多让每一位学员辛苦并快乐着。今年八月,新一期的教学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吴山明也将新的思路、新的教学团队融入到第二届创研班中。本报记者专访吴山明人物创研班教学团队,全面解析新一期教学思路。

  培养绘画能力,需打破科目壁垒

  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磋商与斟酌,美术报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终于敲定全新的教学大纲。细心的读者其实已经发现其中的“亮点”,新一期美术报吴山明名家工作室的名称从“人物班”变成了“中国画创研班”,这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名称上的改变就意味着教学思路的改变,此次创研班打破上届人物画教学,将人物、山水、花鸟三者全面整合授课。

  这样的教学安排,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因为把中国画作为表达生命存在的艺术语言来学习的时候,他就不仅仅是绘画科目。这就要求有广泛而深入的人生体验和综合修养,需要具备一专多能、强大多变的语言表达能力。

  美术报吴山明工作室从人物班到中国画创研班,就是期望打破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分科限制,围绕四次创作课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和自选科目毕业创作)采用公共课、专业技术课、加课写生、名家讲座和专题讨论等方式提升学员对中国画的整体理解,探索自身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表达生命存在的艺术语言,最终初步形成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创作方向,形成离班后能够长期独立的创作状态。

  在问起为何从人物教学转向全面教授“人、山、花”的时候,吴山明讲到,在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绘画是不分人、山、花的,直到后期才慢慢分出这三个科目。很多大师都是综合能力非常强,只是在创作时更加侧重其中一方面。其次,在社会性教学中,学员都是地方的美术工作者,虽然学习有侧重,但在具体工作中都会接触到人物、山水、花鸟,这就要求学员有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在上一届的大型毕业创作课中,吴山明人物创研班的教学团队注意到大型人物的创作离不开场景,而场景的描写对学员的综合能力是一个考验。虽然最后以人物画的整体面貌呈现,但学员的综合能力也随着教学的深入得到了提高。这更加坚定了吴山明对教学思路进行改变信心,就是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次教学思路的改变非常大胆,但对于吴山明来说,这样的改变能使学员全面理解中国画。在教学宗旨上吴山明说到,“新一期的教学,要培养的是中国画画家!”

  四科融合才符合创作的基本规律

  为何要将人、山、花三者结合,教学团队给出了非常务实的理论依据——首先,因工笔可以独立探索研磨,所以创研班着重意笔学习,期待学员养成较好的笔墨习惯。其次,造型为绘画第一要务,所以创研班授课课时以人物画为多。传统绘画中人物、花鸟、走兽、建筑、用具的造型概念略近,都有摹写传神、结构精到的要求。山水画稍远,更重意境、气息。但宋元以前山水画中远景人物组群以及人物与山水房屋树石车马工具的复杂关系是画中一绝,今天的山水画家很少有此能力,反而成为很多人物画家掌握山水画后的追求。只有造型能力达到默写自如,“胸有成竹”,笔墨方能成为主体追求,追求之中达笔笔生发,写万变之“胸外之竹”、“寄情之竹”,才能有自己的精神。所以综合训练人物画的造型能力、花鸟画的笔墨挥洒能力、山水画的静心求境能力、书法的书写能力,才能应万物象万形,不受分科限制,功夫日深,翰墨随心,逐渐走向绘画的自由王国,应该是创研班给予学员的方法。才能让学员真正成为有长期独立创作的绘画人才。

  在具体教学当中,吴山明的教学团队提出了系统性极强的教学要求:第一学年教学重点以探讨中国画的精神本质和笔墨语言本质,拓宽创作思路,训练人物画、花鸟画和山水画技术。完成中国画创作为基本目的。以并行的两个方式进行教学,第一,举办多次创作讲座、讨论,打开思路,规划每个学员的特质和学习方向。第二,进行造型和笔墨结合的基本功训练,其中强化对多科目训练的适应性,对万物求画兴的敏感性以及审美意识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学年教学重点将围绕确定个人创作规划,强化训练弥补弱点,完成全部创作。首先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创作路径,基本保证结业后的自主创作状态。学员不断强化个人创作的方向性选择,争取使大家有今后个人创作的明确意向。其次要取得探索性创作的经验,强化全面修养的体验,拓展思维空间和手段选择范围,尝试各种方式完成自己的想法。第三,造型基本功回炉,强化速写、默写和改写能力。

  因为这是一次全面的综合绘画教学,而教学团队的建设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经过吴山明的反复斟酌与多方的协调,创研班的主导教学团队也最终浮出水面,吴山明挂帅主持全面教学工作的同时,浙江画院副院长池沙鸿继续担纲教学主导,具体教学中人物画主导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董文运,山水画以浙江画院山水工作室主任茹峰为主导,花鸟画主导为著名花鸟画家吴静初,书法主导由陈经教授担纲。这样的教学团队堪称豪华,一批画坛中坚力量的加入,将使吴山明中国画创研班的教学更加具体生动。

 

本文刊于美术报年5月16日总第期第2、9、10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其他活动推荐:

作为公认的文化品牌代表,《美术报》社将依托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优势互补,联合全国山水画名家,以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传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创作精神,以推出人才、推出作品、扩大交流,打造一个山水画研究、创作与展示的学术平台。

作者待遇

由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专家和国内权威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并负责评审工作。

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

金奖2人(各奖励0元:含税前奖金各元、二玄社复制《富春山居图》珍藏品各1件);

银奖4人,(各奖励00元:含税前奖金各元、二玄社复制珍藏品1件);

铜奖8人,(各奖励元:含税前奖金各元、二玄社复制珍藏品1件);

优秀奖20人,税前奖金各。另:入选作品若干。

组委会向参展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并出版8开精装画册,每位入选参展作者均可获赠一本;

金、银、铜及优秀奖作者、简历和作品刊登《美术报》,并受邀参加开幕式和推介及交流活动。

作品参赛要求

画幅尺寸要求4尺整纸以上6尺整纸以内(以竖幅为宜,勿须托裱),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铅笔写明:姓名(以身份证为准)、标题(和画面相同)、尺寸(高×宽cm)、详细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另附个人简介等资料,所有作品不退稿。

中国美协会员凭会员证复印件、“首届公望山居·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入选作者与曾获国家级展览入选的省级美协会员可凭相关证明材料免初评,直接进入复评。

本次活动不收取参评费。

投稿截稿时间:年9月15日

大赛-、

收件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x/10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