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互联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待提高。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充分发扬于“互联网+”理念,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

浙江文化馆推出“线上服务+线下体验”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坚持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浙江省文化馆近年来积极探索,通过“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群文活动、群文培训、艺术创作展示、非遗保护、宣传教育等服务搬到网上,既拓展延伸了文化馆的服务,同时又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元的文化需求。

品牌活动网络化运作

“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是浙江省文化馆的一项品牌活动,自年推出以来,一直实行网络化管理与推广,活动通过“浙江艺术网”的平台进行作品征集与展示,让广大民间艺术爱好者参与评选当地具有悠久历史、被当地群众普遍认同的民间艺术项目。评选结合网民投票和专家评委意见,评选结果进行网上公示、接受网民的监督,既保证了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也实现了品牌影响最大化、传播效益最大化。不仅如此,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参与需求,每届活动评选结束后,次年还对评选结果进行现场展示。该项活动如今已连续举办6年,包括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民间故事、民间曲艺等项目评选,每届活动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除此之外,浙江省文化馆的文化礼堂四季行动、排舞推广等品牌活动也借助网络手段,通过在浙江艺术网上开设专题网页等,交流经验和做法、展示优秀作品、对接群众需求。

视觉艺术网络化展览

目前浙江省有多支优秀的民间视觉艺术团队。这些队伍和资源仅仅靠每年几次展览、几场讲座、几次比赛,已经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艺术欣赏需求。为此,浙江省文化馆积极探索网络化的立体体验式展厅,借助浙江艺术网平台,先后推出名家书画作品展、优秀雕塑作品展、优秀摄影作品展、非洲陶艺作品展等20多项网上展览,既让群众通过网络平台观赏各类展览、学习书画的入门技能,同时也打破了文化馆艺术展示的空间限制。

群众通过网上参观,点击鼠标便能直观欣赏书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还可以了解其创作背景,并留言评论、交流赏析心得与学习感受。同时社会各界的书画家、艺术家和摄影爱好者都可以踊跃投稿,丰富网络展厅的展示内容。

舞台作品网络化展演

多年来,浙江省文化馆组织群文系统作者创作的歌曲,连续7届荣获中宣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群星奖评选中,共有余部作品获奖。为了让这些精品力作发挥最大效用,文化馆除了组织开展获奖作品下乡巡演外,还积极利用新技术将这些作品搬到“网上舞台”,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优秀的文艺作品。

目前,浙江艺术网“网上舞台”已经拥有近件优秀的音乐、舞蹈、戏剧(小品)、曲艺类作品,除了获奖作品外,还将全省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舞台作品、综艺晚会搬到网上,让更多的观众受益。同时,鼓励广大文艺爱好者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分享创作成果,开展学习和交流,并组织专家学者不定期在线对文艺爱好者的作品进行交流指导,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艺术知识网络化普及

如何有效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是各级文化部门一直在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浙江省文化馆积极利用新技术,将文化下乡、公益培训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

开通在线报名平台、预约配送平台。浙江省文化馆在网站、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新药
治疗白癜风最好效果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x/10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