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政治纵深”专栏全版面刊出我市浦

浙江日报“政治纵深”专栏全版面刊出我市浦 加减乘除,解开党建难题

今日,浙江日报“政治纵深”专栏全版面刊出了我市浦江县打造“五过硬、三十条”标准,助推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内容。现将全文转发如下。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一些地方党建缺少硬指标、抓党建时紧时松等问题,浦江县提出党建责任落实、执政队伍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助推中心工作、基层基础保障的“五过硬、三十条”标准,明确基层党建的任务指标和评价体系,着力打造“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浦江标准。

最近,浦江县郑家坞镇的干部忙坏了。

一个多月来,他们先后接待了34批、余人次的参观学习团,其中有从陕西远道而来的党员干部,也有中央、省里的党建研究专家。在当地的绿水青山中,各路学习团最关心的是郑家坞镇以“全科干部、全责书记、全心党员”为载体的基层党建模式,全镇18个行政村党建齐头并进。

在浦江,越来越多的乡镇(街道)探索特色党建工作,成为绿水青山间的一道新景致,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有了喜人的变化。

加法,党建责任抗肩头

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

在郑家坞镇江桥村,绿化丛中一块牌子特别醒目——“党员干部美化区,钟道赞包干负责。”

钟道赞是江桥村党支部书记。去年以来,村里人感觉到钟书记的变化:以前说起党建,他的眉头皱成“川”字;而现在,谈工作三句不离党建。

“有些事情是被‘逼’出来的。”64岁的老钟笑言,今年初,郑家坞镇推出“我是农村党支部书记十项行动”,包括列清单、走农家、上党课、冲一线、守规矩、谋发展、作述职、强队伍、守阵地和创家园,要求每位村支书在“全责档案”上详细记录,每月在村公告栏公示。

起初,钟道赞不以为然。当看到其他村支书每月公示栏上写得满满的,他坐不住了,召开全村党员大会征集党建“金点子”,还自掏腰包带头建观赏花坛。在他带动下,村干部、党员和村民行动起来,原先进展缓慢的“四边三化”、村污水管网建设等重点工程也大步推进。

党建好不好,关键在于抓得实不实。如何避免党建工作成为“橡皮筋”?浦江县通过以职责项目化、工作条目化等方式,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责任。

“为老人服务,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日前,在黄宅镇日升村的居家养老中心,党员李家根和魏翠仙忙着打饭端菜。

日升村党支部书记魏知烈介绍,包括他在内的全村54名70岁以下党员,都是居家养老中心的“值日生”,每天两名党员出勤,每人每月至少轮到一次照顾老人。

这种风雨无阻的温情,源于党员个人的奉献精神,也离不开制度的有力约束。在黄宅镇,党员参加支部学习、党日活动等,都被纳入量化积分和考核管理,如果积极为村公益事业出资出力,在重点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都可以视情加分并获得奖励。

有责任,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活力。在浦江,广大基层党员亮明身份、包干到户、职责到人、量化评定,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

减法,作风建设除盲区

灯光明亮、墨香扑鼻,在郑家坞镇郑家坞村办公楼二楼书画室内,书法爱好者沉浸在挥毫泼墨的愉悦中。这个由村干部办公室改造的场所,已成为村里新的文化坐标。

“村干部办公条件好了,一些村干部也出现机关化倾向,成为作风建设的一大盲区。”浦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有的富裕村造高标准办公楼,村支书和村主任各自拥有装修豪华的大办公室;有的落后村举债新建或装修办公楼,群众对此很反感。

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在眼里。今年以来,一项村干部办公用房清理行动,在浦江个行政村、19个社区地毯式开展。

仙华街道后谢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善,原先有间35平方米的办公室。近日,这间宽敞的办公室已挂上“村葡萄专业合作社”牌子。“现在,我和其他村干部都在村服务大厅集中办公。”杨继善说。

经过整治,全县村两委主职干部共清退办公用房间,其中35间提供给各类专业合作社,97间改为书画室、阅览室、活动室、调解室等公益服务类场地。村两委主职干部搬入服务大厅办公,作风更朴实,与群众距离更近了。

针对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浦江积极探索农村干部考核淘汰制,对整治不力的软弱涣散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问责。“如果被问责,赚再多的钱也没脸回家见乡亲。”岩头镇刘笙村党支部书记陈战民感慨地说。以前他在城区经商,不常在村。去年底,刘笙村被评为全县环境卫生“十差村”,被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约谈后,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把生意交给朋友,自己全身心地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美丽庭院”创建等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今年以来,浦江32个软弱涣散村中,因工作不力、不敢担当等原因,1名村党支部书记被免职,13名驻村干部被调整,基层干部队伍始终充满活力。

乘法,创新载体增活力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如今,浦江人更加明确一个理念——以创新促发展,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

日前,记者走进前吴乡罗源村,只见错落的农房披上了七彩外衣,和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每走几步,便会在农居外墙上邂逅一只栩栩如生的动物,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罗源村是前吴乡西南角的一处僻静山村。以前村里多是砖墙裸露的“黄皮房”,村民紧巴巴地过日子。今年初,一个大胆的创意开始实施——粉刷房屋外墙,绘制3D卡通画,发展乡村旅游。“把房子涂成五颜六色,洋不洋土不土,这是瞎折腾!”一开始,有村民这样质疑。

按部就班,肯定没有出路。乡、村干部打定主意,由党员干部带头改造房屋,逐渐拓展到普通村民。一个月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激活了人心。“每个周末,村里都有好几千游客,今年国庆长假每天游客上万人。”村党支部书记于明强自豪地说。

创新发展的理念,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发挥了更加可观的乘数效应。“网上卖红豆糕,一天能销多斤,营业额超过1万元!”说到这,檀溪镇大学生村官团队负责人杨雄照笑开了。

事实上,刚开始在网上叫卖本地农产品时,很多村民并不看好:“这些土产品我们都吃厌了,在网上会有人买吗,物流怎么解决?”

难题横亘在一群年轻人面前。关键时刻,镇党委的支持让他们收获了自信。今年9月,檀溪镇电子商务园正式成立,首批8家电商企业入驻。杨雄照经营的“醉忆檀溪味道”网店和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x/1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