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锡璋悦读茶坊荐读民国时期连环画

按,曹涵美先生的长篇连环画《金瓶梅全图》原连载于《时代漫画》,成书于年,由当时的上海国民新闻图书公司出版发行,共图。《金瓶梅全图》绘画风格别具一格,它立足于传统的单线白描,又借鉴了日本浮世绘、西方立体派艺术,并运用图案、木刻等绘画技法,甚至还融入浓烈的漫画意识,使得整部作品更显生动、可亲。《读书公会》今选载部分连环画作及胡兰成为他写的推荐序。

1、潘金莲原是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所以就叫金莲。

2、潘金莲父亲早亡,孤女寡母无法度日,九岁就被卖在王招宣府里学习弹唱。因本性聪明伶俐,十五岁时就会品竹弹丝、描红刺绣。

3、王招宣死后,金莲又被卖给张大户家。十八岁的金莲出落得分外可人,张大户欲收她,却碍于主家婆的厉害。

4、一日,大户趁主家婆出门,暗自将金莲收用了。自此后,大户身上添了四五件病症。主家婆知道了原委,骂了大户数日,将金莲百般苦打。大户赌气要将金莲许给别的人家。

5、大户家的下人都说,武大忠厚,现无妻小,又住着宅内房儿,正可予他。这大户想着早晚还要收用金莲,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的将金莲嫁与他为妻。

6、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便私下给他银两。武大挑担出门,大户便与金莲私会。多日后大户染病死去,主家婆将金莲、武大赶出了宅子。

7、武大寻了紫石街西王皇亲的房子住,依旧卖炊饼。

8、本来金莲嫁给武大就嫌他形貌猥琐。如今武大每日挑担出门,到晚方归。金莲在家无事,便在门口嗑瓜子,勾引浮浪子弟。

9、武大在紫石街住不牢,又凑钱典下县西街的两层楼住下了,仍旧卖炊饼过活。不想这日撞见了嫡亲的兄弟武松,相邀到家,唤出金莲说:“前日景阳冈打死老虎的便是你小叔,现在当了都头。”金莲和武松互相敬礼,相让了一回。

10、武大下楼买酒菜,丢下金莲、武松二人独坐。金莲心中思量:“同是一母所生,为何差异如此之大?难道我的姻缘在此?”金莲便询问武松年岁、娶妻不曾等,欲邀武松来家住。

11、武大买了酒菜果饼归家。三人落座。武大让金莲坐了主位,武松对席,武大打横。金莲一片引人心,一双眼直看着武松;武松只得低头。

12、吃了一会,武松要辞别,金莲让武松搬来家住。武松道:“既是嫂嫂好意,今晚有行李便取来。”金莲道:“奴这里专候哩!”正是“满前野意无人识,几点碧桃春自开”。

13、当日武松来到县前客店内,收拾行李铺盖,让士兵挑了,引到哥家。金莲见了,十分欢喜,便收拾了一间房,安顿武松。武松当晚便在哥家歇宿。

14、次日早起,金莲忙活着烧汤净面。武松梳洗完毕,去县里当差画卯。画卯毕后,武松回家吃饭,金莲双手捧茶,递与武松。武松说让嫂嫂受累,要发个士兵回家使唤。金莲不让,说怎的也是外人,眼里看不上。

15、过了一月有余,已是十一月天气,连日下了大雪。武松去县里画卯,武大出去卖炊饼。金莲簇了一盆火去武松房里,心里思量:“今日便撩拨他一回,不怕他不动心!”

16、武松踏雪归来,金莲起身将门锁紧闭,劝武松喝了好几盏酒。金莲几杯酒下肚,酥胸微露,双手搭上武松肩头:“叔叔要有心,喝下奴家这半杯酒。”武松腾地站起:“武松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嫂嫂不要这般不知羞耻!”

17、中午时分,武大挑担回来。金莲哭诉说武松调戏她。武大不信,说武松自幼老实,不是这种人。武松要搬出去,武大心有不安,但金莲哭闹,不得已,只得由兄弟搬出去了。

18、一日,金莲在楼上拿竿子挂帘子,忽然一阵风刮来,竿子就打在楼下路人头上了。金连忙赔笑,被打的人正要发作,却见这妇人生得妖娆,不觉怒气全消。而金莲见了这人浮浪之相,也春心肆意。

19、这被竿子打到的人正是浪荡子西门庆。他的三房妾刚死,那天正出来散心,不想就碰上了潘金莲。西门庆寻思将潘金莲弄到手,便来到武大隔壁卖茶的王婆子茶铺。王婆心领神会,给他条妙计。

20、西门庆听了大喜,王婆笑说别忘了十两银子。当日,王婆上武大家借看日历,对金莲说,得了一个好官人的布料,想邀她做衣。金莲应了她,说好后日去王婆家裁衣。王婆将话回了西门庆。

21、后日清晨,王婆备下针线,金莲如约到了。正做衣时西门庆走进房来。金莲认出是那日竿子打到的人,道了万福。王婆说这位便是赠与衣料的西门庆大官人,是位财主,家财万贯。

22、西门庆和潘金莲相对良久,彼此心里有意。西门庆便让王婆去买些好酒菜,说是有劳金莲,一块儿吃酒。酒菜准备妥当,三人喝起酒来。

23、三巡酒后,西门庆问金莲年岁,感叹武大好福气。王婆插嘴道:“不是老身说是非,官人宅上有许多,那里讨得一个似娘子的?”西门庆便道:“小人命薄,不曾招得一个好的在家里。”

24、王婆道:“酒又没了,我再去买。”西门庆便掏出银两给了王婆。王婆说要去县东街那里,有好一会儿耽搁。金莲口上说不让王婆去,身又不动。王婆出了门,索性将他二人锁在屋里。

25、西门庆和金莲喝着酒,说话间,西门庆燥热,脱了衣裳,要金莲帮他搁在王婆炕上。金莲笑着不从,西门庆便自个儿顺手放了。

26、西门庆故意将桌上筷子拂落。他寻来寻去不见,走到金莲这边说道:“原来在此!”便蹲下身去捏她的绣花鞋头,摸她裤子。金莲笑道:“我要大耳括子打你呢!”西门庆笑道:“娘子打死小人,也得好处。”

27、二人一番云雨,正欲各整衣襟,王婆推开房门道:“你们俩做的好事!”西门庆和金莲吃一惊。王婆说:“我请你来做衣裳,不曾叫你偷汉子!你家武大得知,须连累我。不如我先去对武大说去。”回身便要走。

《曹涵美画〈金瓶梅〉》序

文/胡兰成

关于《金瓶梅》,我没有作过考证,而且看过多年了,只记得是明朝人的作品。明朝人的作品除了《金瓶梅》这一部小说之外,前几年风行的还有张岱的《陶庵梦忆》与袁中郎的散文之类。袁中郎的散文我只偶然看过几则,至今已经没有印象;说到《陶庵梦忆》,我却是和《金瓶梅》同样喜欢过的。论气韵,《陶庵梦忆》可以说是较《金瓶梅》要高尚些吧!但也有着共同点,即两书都是人间味的,而我的喜欢也在此。不过我对《陶庵梦忆》较之《金瓶梅》更亲切,这大概是因为张岱的沾沾自喜的情调,有留恋而缺乏追求的勇气的情调,正是我以及和我同等人的缺点的缘故。至于《金瓶梅》,当时我是带着理智去看过一遍的,事实也是,对于西门庆这样的豪绅的生活,于我是只能研究多于体验的。而这也大概就是周作人、俞平伯等赞赏《陶庵梦忆》而少提《金瓶梅》的缘故吧。可是像张岱那样对生活只有留恋而无追求的勇气的结果,势必至于连留恋的情调都益趋于冲淡,所以结局周作人、俞平伯等还更喜欢袁中郎的散文。可是我,却还没有到这种程度,因而也就没有把袁中郎的散文再看下去了。

《金瓶梅》在追求生活的意味上,似乎较《陶庵梦忆》要热情些,然而两者都被时代的没落的忧郁所笼罩着,虽然这忧郁在《陶庵梦忆》里是被清妙的笔调所冲淡,而在《金瓶梅》里则被无厌的肉的追求所淹没了。但仍然是,淡淡的哀愁,无出息的生之苦难呀!

如今的时势,一种没落的气氛正威胁着中华民族,有梦可忆的,许多人都回到张岱的路上去了,有钱的都回到西门庆的路上去了,既无钱,又无梦可忆的,都回到袁中郎的路上去了。但是我相信,在这些之外,中华民族,应当还有人在。让他们看看《陶庵梦忆》,袁中郎的散文,和《金瓶梅》,却是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了解的吧。而《金瓶梅》这一类书的价值,也就在此。尤其是《金瓶梅》,不失为一座没落时代的纪念碑,迥非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所可比拟的。

曹涵美先生的《金瓶梅连环画》,是经过黄敬斋先生的介绍,我考虑了一番之后,才同意其在《国民新闻》发表的,现在已出版第一集单行本,出版第二集的时候,曹先生要我写一篇题词之类的东西,这我是很愿意的。这里我要写的,也只是当时我所考虑过的几点意见。我以为,《金瓶梅》自身是有它的价值的,至于连环画,记得是周作人还是鲁迅先生的文章里曾经论到过,总之我也认为是有意义的工作。在外国的小说上,如《毁灭》之类是有插画的,我觉得很好。倘若把这一类图画出版成单行本,把曹先生的画插进去,这应当是很有意味的吧。此外,我还有一种想法。我以为时代的没落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没落都丧失了感觉,已由没落而至于萎缩。而现在的情形也正有点像这样子。兵乱之余,一切都破坏,一切都丧失了自信,倘若还有人在那里认真工作,中华民族的再生也只有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他们爱生活,爱工作。曹先生的画,是他几年来的一贯的治学精神,一贯的工作精神的表现,这一点,就很值得佩服的。我见到曹先生的画,是在《国民新闻》发表之后。我是不懂画的,但我觉得曹先生的画很费工夫,很认真。我相信,有《金瓶梅》存在,就有曹先生的画存在,而曹先生的画之同时可以单独存在,则是曹先生的画之艺术的成就,迥非旧时的绣像或恶俗的连环画可比的缘故。

几年来因为从政,把什么都荒疏了,我怕甚至于已经迷失了自己。关于艺术的文章,我尤其不敢写。因为曹先生而写的这篇东西,是要向曹先生请教的。

选自《无所归止:胡兰成集外集》,年1月,中国长安出版社,原载于一九四二年二月上海国民新闻图书印刷公司初版《曹涵美画〈金瓶梅〉第二集》

曹涵美(-),原名张美宇,江苏无锡北门外三里桥人,曾过继到外祖家,改名曹臻庠。16岁时入慎余钱庄当练习生,第二年在永源生米行任内帐,后又至庆丰纺织公司任总帐。业余时间他努力学习美术,擅长连环画、漫画,曾发表讽刺漫画《兵变画谣》20幅,揭露军阀混战的罪行。年至上海,帮助兄弟张光宇、张正宇经营东方美术印刷公司。年,由其弟张正宇介绍,进邵洵美开办的新月书店任经理,负责发行新文艺刊物。年,他们兄弟3人与邵洵美合开上海时代图书公司,曹涵美担任会计兼编辑,出版《时代画报》、《时代漫画》、《时代电影》等刊物。在此期间,曹涵美曾作《金瓶梅词话》插图幅,画艺精美,历多年而成。抗战爆发,他流寓香港、昆明、苏州、南京、广州等地,以卖画为生,最多时为4家报馆提供连环画稿件,题材多为长篇小说故事,如《水浒》、《西厢记》、《红楼梦》、《儒林外史》、《长恨歌》、《聊斋》、《家》、《霸王别姬》等。年任汪精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艺术科科员,第二年任科长,曾在宣传讲习所讲授漫画知识。年接任同亿布厂经理。年12月27日,同亿布厂由国家接管,成为地方国营企业。他仍留厂工作,历任秘书、统计员、会计员等职。年被划为右派,年又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年后至无锡毛巾厂设计室工作。年10月,在他去世四年后得到平反。

胡兰成(-),浙江嵊县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士,作家、思想家,早年曾在浙江、广西等地中学任教,后曾主笔《中华日报》《南华日报》《国民新闻》等,任汪精卫国民党宣传部次长、行政院法制局长、《大楚报》社长。一九五〇以后旅居日本,致力于复兴中国礼乐,与唐君毅、安冈正笃、保田与重朗、汤川秀树、川端康成等交往甚密。著有《山河岁月》《今生今世》《心经随喜》《建国新书》《华学科学与哲学》《中国的礼乐风景》《禅是一枝花》等数十种。《胡兰成全集》年起陆续在香港出版。

延伸链接:

励志歌词两首:

深圳读书月主题词

甲骨文字开天地

竹简百家写春秋

长空雁过天有字

万里山河眼底收

书是一辈子的朋友

天下故事写在心头

书里藏着万年交

隔着年代也握手

太阳不老天不老

万卷长流水长流

人生风景何处寻

云在青天书在手

在路上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歌声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只为温暖我的人

跋涉者的足迹

年,在跨入而立之年之际,这本30万字的新闻作品自选集《冷眼·热血》为30岁的人生献了一份生日礼物。

作者荣登年第12期山西省政府《品牌》月刊封面人物,该刊同时还刊登了著名青年传记作家张树诚先生撰写的中篇报告文学《“铁肩”记者韩锡璋》。

年5月,陕西《时代人物》杂志对作者的报道。

年9月,云南省思茅撤区,新的普洱市成立。应云南省政府之邀,参加全国媒体走进云南普洱茶主产区采风活动。

年,在第8个中国记者节,被评为“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作者以《羞言抱负执着事业》为题,用近万字的篇幅自述了这几年在新闻园地的风雨途程和取得的成绩。

年5月21日,中国法官协会文化分会诗文社在太原揭牌。图为作者与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冯少勇合影。

年6月28日在太原法院文化建设信息调研暨新闻宣传工作会上发言。

年7月6日,全省晚报都市报行业报迎接十八大主题宣传总编辑座谈会在山西青年报社召开。时任山西市场导报副总编的作者在会上发言——原载年7月7日山西青年报。

年9月5日,在山西日报举办的新闻文化沙龙上,作者应邀向上级领导、业界大腕介绍交流了自己的从业经验。

年9月29日——10月1日全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举行。作者作为名参会者中的8名代表作了发言。

年5月23-25日,在武汉参加由中国青年报、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五届全国深度报道研讨会。图为中国最高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江作苏先生(左)与作者在一起。

年10月7日,韬园诗社建社93周年暨复社1周年“琴瑟年华”庆典专场上,作者与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作家、诗人张德恒先生在一起。

年10月11日-14日,参加全国百家社长总编走进广东中山采风活动暨党建工作会议。

倘有给山西市场导报文化副刊、太原法院文化周刊赐稿者可发这两个邮箱。如有特殊强调事宜,敬请附于稿后。

小张编辑

E-mail: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fz/14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