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部点赞浙江 浙闽片河
来源:浙江日报
7月17日,国家环保部发布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报告。通过对全国十大流域的多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监测显示,与年全年水质相比,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上升3.2个百分点,“在十大流域中,浙闽片河流水质为优”。而这,已是浙闽片河流水质第二年达到“优”。简单的一个“优”字,涵盖的内容却颇为丰富。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年上半年浙江水质持续变好,1月至6月,全省个省控断面中,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断面占76.9%,其中,Ⅰ类10.4%、Ⅱ类36.6%、Ⅲ类29.9%。钱塘江、苕溪、瓯江、飞云江和曹娥江等重点水系的Ⅰ类至Ⅲ类断面比例均达%。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浙江三年来持续治水的艰苦付出。年开始,“五水共治”已成为这片土地上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而一步步走到今天,诗画江南的清波碧水正被唤回。
治水成效,逐年显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唤回之江大地上的清波碧水,也并非一日之功。曾经点燃革命火种的南湖,今年又再次传来捷报。今年前6个月,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全部达到优秀,达到Ⅲ类水标准,而在年之前,南湖的水质常年处于劣Ⅴ类。“五水共治”开展至今,像南湖这样华丽蜕变的河流,在之江大地比比皆是。翻开一年年的国家环保部《环境状况公报》,能清晰地看出浙江水质变化进程中的一步步。浙闽片的国控断面(点位)监测显示,“年,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Ⅰ~Ⅲ类和Ⅳ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6.7%和13.3%。浙江境内河流水质良好。Ⅰ~Ⅲ类和Ⅳ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3.3%和16.7%。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这一年的《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亦显示,据全省个省控断面监测结果统计,年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断面占63.8%,与年的64.3%相比,下降了0.5%。这说明,在年这个历史刻度,浙江的水质依然在下滑,很多支流的水质也在下降。也是这一年,浙江开始启动“五水共治”,谋求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绿色之变。当时,全省八大水系、运河以及河网中部分支流和流经城镇的局部河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瓯江、飞云江、苕溪三个水系水质最好,各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椒江、曹娥江、钱塘江、甬江水系次之,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在50%~81.8%之间;而鳌江、运河和平原河网最差,水质以Ⅴ类和劣Ⅴ类为主,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总磷和石油类。年,国家环保部公报“与上年相比,浙闽片河流水质无明显变化”,似乎并没有带给浙江惊喜。但这一年省环保厅公布的《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已能让人感知治水带来的些许变化。据全省个省控断面监测结果统计,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断面占63.8%,与年度持平,但Ⅴ类和劣Ⅴ类比例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年,“五水共治”的春风带来了之江大地上河流的新面貌。当年的国家环保部公报,首次出现“浙闽片河流水质为优”的好成绩。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72.9%,比年提高9.1个百分点。在刚刚发布的年上半年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中,“浙闽片河流水质为优”的好成绩依旧保持。这说明,浙江治水的成效已逐年显现,呈现出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
治水倒逼转型升级
浙江的治水故事,已俨然成为全国治水的一道标杆。今年4月20日至21日,金华浦江县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全国的环保专家,前来参加在浦江召开的全国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更是来看一看浦阳江的水之变,听一听浙江“五水共治”背后的故事。其实,早在去年底,浙江的治水故事,就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fz/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