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版画与民族精神从鲁迅倡导新兴木刻

黄乔生,生于年1月,河南南阳人。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像传》《鲁迅:战士与文人》《八道湾十一号》等。另有译著多种。

中国新兴版画是在鲁迅的倡导和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在抗日战争中达到成熟,为反映抗日斗争、弘扬民族精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年8月鲁迅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被视为中国现代新兴版画的开端。就在一个月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当天,江丰、陈铁耕等就用油印机印刷抗日内容的小画报和木刻传单,张贴街头。在随后的“一·二八”战争中,中国军队在上海有力地阻击了日军,木刻工作者也同样积极参加战争动员活动。鲁迅的住所就离交战区不远。可以说,鲁迅从抗战一开始就参加了有关宣传文化活动。年10月,鲁迅在去世十天前,还抱病参观了中华全国第二回木刻展览,与青年木刻工作者亲切交谈,对他们的作品提出意见。

《救亡日报》剪报

鲁迅虽然没有看到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但他的影响贯穿抗日战争全过程。

木板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至明代达到鼎盛,清中叶后逐渐衰落。木刻传入西方后,到了近代产生出创作版画,画刻合一,亦称新兴版画。鲁迅从欧洲引入创作版画,意在复兴中国传统艺术。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油画、国画、雕塑的创作条件并不好。版画,如鲁迅所说,用“一副铁笔和几块木板”就能发展得“蓬蓬勃勃”,且可一版多印,行远及众,“是正合于现代中国的一种艺术”。年2月鲁迅在《新俄画选·小引》中还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年8月鲁迅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年,鲁迅与柔石、崔真吾、王方仁等以“朝华社”名义出版了《近代木刻选集》(两集)、《新俄画选》等书,介绍欧洲木刻艺术。鲁迅一生的最后几年,自费印行或为图书公司编选了近10部国外优秀版画家作品。他还举办展览,向中国艺术界和民众介绍外国优秀版画,特别希望青年作者多接触外国版画原作,从中得到启发。年10月,鲁迅联合几位友人,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一家日本店楼上开办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版画展览会——“世界版画展览会”。此后,他参与举办的展览还有多个,展出的版画家包括德国的珂勒惠支、梅斐尔德、法宁盖尔、亚尔启本珂、珂珂式加,比利时的麦绥莱勒,苏联的法复尔斯基、克拉甫兼珂、冈察诺夫、毕斯凯莱夫、亚历克谢夫、希仁斯基、莫察罗夫等等。

鲁迅提倡版画尤其是木刻,一方面意在复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更着眼于倡导一种艺术精神,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态度。鲁迅主张“为社会而艺术”,是他倾向版画特别是木刻的原因之一。在为《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撰写的序目中,他赞同德国评论家豪森斯坦(WilhelmHausenstein)评价珂勒惠支的话:艺术是“和颇深的生活相联系”的,应该“紧握着世事的形象”。珂勒惠支有感于周围人们的凄惨生活,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时、为事特别是为人而做,故能打动人心。鲁迅还引用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的评价:“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用了阴郁和纤秾的同情,把这些收在她的眼中,她的慈母的腕里了。这是做了牺牲的人民的沉默的声音。”鲁迅赞赏珂勒惠支“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珂勒惠支







































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fz/8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