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艺苑丽水诗群

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丽水云和梯田

丽水诗群12叶丽隽,女,年生于浙江丽水。曾任教师等职,目前在丽水市文联工作。年参加诗刊社第20届“青春诗会”,出版个人诗集《眺望》《在黑夜里经过万家灯火》。野蕨这真的,难以说清——多年之后,当我重返水阁跑过小镇的碎石泥路,躺进山腰蓬乱的灌木丛中野蕨,毛茸茸地探出身来我从前为之哀伤的东西出现了。那勃发的茎秆,是一种游离的器官,显示着潮湿的内部;那卷曲,脆弱于世又欲触及四周——我回到了自己年轻的躯体颤抖着,满是喘息都说时光静静流逝,永不复返请让我,试着重述:在我回溯、重叠的生命里有几个浓缩的瞬间如同幽暗的土地封存着不可言状的奥秘,其间阴影会升腾起火焰埋藏的自我,会被反复耕耘,并再次见证巨大的腐殖土我从未离开12流泉,原名娄卫高,浙江龙泉人,祖籍湖南娄底,现居丽水。在《诗刊》《诗歌月刊》《星星》《北京文学》《诗探索》《扬子江诗刊》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年度选本,著有诗集《在尘埃中靠近》《风把时光吹得辽阔》等。锯木声办公室附近并没有锯木厂可锯木的声音,隔三差五就从窗户左边拐了进来这不是幻觉,它一定是存在的仿佛春天从未将彼此分离只不过,我想要的春天比锯木声更具体锯木声隐去了建筑本性光阴流转湮没了一颗心的路径而锯齿对分割的理解,总是偏颇的更高意义上分割其实是一个圆满之词没有人告诉我——是谁?偷走了木头是谁?在锯木声中,盘根错节——抱成团12江晨,原名王振春,浙江龙泉人。先后发表文学作品多万字,获奖30多次,出版诗集《生命的火焰》《诗意龙泉》等。半个月亮夜幕盖野,偶看东边半个月亮,爬上夜空清幽的光,照亮肉眼,与念想我拍下一张,如钩放大,又拍下一张,还是如钩宛若此刻心境,无法自圆走上房顶,眺望西天半个月亮,行走峰峦,与峰峦之间相形脚下瓯江流水,流水之间的灯火有点孤单,与寂寥,宛若你的身影游离尘世之外,忽明忽暗,忽近忽远噢,月亏月盈,是天道轮回我不否认。嗨,今夜二次遇见半个月亮,恍惚,似我虚置的内心秩序,或者爱情之殇12乔国永,英语教师,现居浙江丽水。诗歌、译诗散见于《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诗歌月刊》等刊物。曾出版中英双语诗集《沉默的家园》《佛灯》(合著)。北纬27度,遇见百山祖遇见了一些树,它们多么像一些人!润楠、紫茎、木荷、蕊茶、杜鹃……像是此生一一错过的女子,扎根在没有坐标的沟壑里,吃尽天下忘情的草药,也没杀掉泥土里藤蔓的种子。野漆、青冈、巴东栎、山矾、树参,不知道哪一棵是我的父亲,哪一棵是我的儿子。他们站在山上,他们和头顶上的那片天隔着一层雾霾。我遇见了自己:一株苦枥木,一株马醉木,白天,把苦楚打磨得无比锋利,夜晚,在酣醉中用刀子剔掉最硬的那块骨头。12叶琛,年10月出生,浙江庆元人。现医院。山间等我走近,我才发现我从未离开仿佛命运仿佛熟悉的草垛细雨中大地明净,我在山间消磨时光惟有山河让我宁静远远张望:涧水、山花、荒旧岁月耐水湿喜光照的春天在坠落中,悄悄散去在山间,薄薄的绿如翡翠片我看到山岗上一簇一簇的紫藤花就要开了。仿佛涌动的时间就要被我偷听见12南歌,本名黄俊剑,年生于浙江丽水。现供职于某报社。仲夏光阴庇护满手比喻的人词语一颗颗磨砺暗哑的灯。不安的夜晚,美妙的时辰密雨落下不留一丝缝隙我摸到了感动的泪水,也摸到了悔恨的泪水,枯井里汹涌大江大河。咸涩的夏天,再次站到了我们的舌尖。我们拿捏货币的脾气,出售一次爱情、一次理想、一次良心这廉价的交易,每天发生我们只剩口袋里的零钱在叮当作响。12郁颜,本名钟根清,年生于浙西南一个叫“玉岩”的小镇。参加诗刊社第29届“青春诗会”。现居浙江丽水,供职于丽水日报社。相遇这几天,夜夜步行至城北的森林公园一人独行,秋风微凉星辰隐匿,虫鸣、脚步声时时响起一颗心七上八下……唯有暮色沉默,洞悉万物的规则也曾想在林间空地里植松柏、筑木屋,打铁、做木翻阅线装书以清澈的山泉为明镜洗濯疲惫的身躯,与涟漪里另一个褶皱的我相遇回来的路上,绕过一个弯遇见两个散步的行人他们都带着喘息声,各怀心事再绕过一个弯,就看到了山脚下的万家灯火从林子里走出来,带着一身露水重新汇入茫茫人潮中……学习隐身术成为众多未知的隐秘的事物12吴勇霞,女,浙江丽水人,70后,现居丽水莲都。业余以文字为乐。喜读书,爱音乐。有散文、诗歌见于《丽水文学》《丽水日报》《瓯江文化》《处州晚报》《新壹周》《长江诗歌》等报刊杂志。尘埃无法抓住——大片肆无忌惮的虚无看不见瓦砾间闪烁的光影岁月已经遁形日升日落,太多生命的纵容轻如雨燕而我邈远的皈依,仍悬浮于尘埃之重旷野的风,吹起来隐去了谁的目光12郁芬,本名钟郁芬,年生,籍贯浙江诸暨,长于丽水。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后辍写多年,年重拾诗歌,作品在《诗刊》《诗歌月刊》《诗江南》《扬子江》诗刊等国内各大诗歌刊物上发现,出版有诗集《白月亮》,现为丽水日报社记者兼编辑。和一张荷叶相遇它卷曲收缩躲闪被一个男人取进相框在此之前,它可能还没有被爱过不过是一张平常的叶子没有人会注意它所有的目光都奔向荷花去了所有的镜头只对着带着娇羞的容颜它已经习惯了被忽略我有点心疼,不知说什么好在此之前,我也刚刚失去了纯洁的词语12大喜,年生,祖籍浙江省淳安县,生于庆元,八十年代开始写诗,离开二十多年后重拾诗笔,现就职某报社。小蓝调小小安溪村像母亲烙的半只玉米饼挂此生必经的路上小村庄用母亲的怀抱引诱我一一从这里生,在这里长这么多年,村庄无雪小溪无恙只是母亲,一年一年发白胜雪每次回村,小溪就像山里的黄蜂,蛰我让我的心小小的,疼一下再疼一下12何山川,原名谢雪钧,年8月生。作品散见于《西湖》《青年作家》《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星星》《杨子江诗刊》《野草》等,著有诗集《我住在一条大河边》。有一条路是通往百草园的有一条路是通往百草园的,有一个孩子正前往三味书屋……面目不清的人群中,他站在那里,身后的夜色成了唯一的背景做一个人有多难?星辰不语。光阴留出空白而火静静地藏在岩石中我用去了整整四十年时间,才明白因某些人的离去,国家变得无知。才明白在南腔北调的古旧街角,在那个小酒馆里,在烛影摇红中,那个独自去沙漠中取水的人,那个在内心剧场排演《变形记》的人,是个体量巨大的采石场。他尚未写完的诗篇,美得不像一个面具从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其实都有我们自己的倒影如果他不是我们的亲人,故乡的老朋友。这又会是谁的呼唤?昏暗的舞台上又会是谁在那里回忆,在钻燧取火让时光有了痕迹。12乐思蜀,浙江松阳人,生于年。有诗歌、评论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诗潮》《诗歌月刊》等。我该如何形容自己我喜欢收集种子,各色各样的种子,却不是为了播种。就算播下它们,也不打算有收获。我很少打理我的庭园,这让它时常显得零乱。我又该如何形容自己,一个懒散的农艺师,一个蹩脚的农民?也许我应该羞愧,但我依然自足。大地空阔,我无力遍及,庭院虽小,却正好容下我数十平米的快乐。我像孩童般地播撒,红扁豆、刀豆、紫苏、野苦荬,只要我愿意,什么都可以。我拔草,只是为了接近它们,顺带喜欢上其中的一株,马唐,田菁,或者蒲公英,也许是我不认识的(我也不打算认识)。我锄地,只是为了感受土地的阻力,我会莫名兴奋,当锄尖磕到硬物,发出刺耳的咔咔声。12陶雪亮,年生于浙江缙云县,现供职于丽水广播电视报社。诗歌散见《诗刊》《诗探索》《扬子江诗刊》《诗江南》《诗歌月刊》等刊物,著有诗集《清风吹我衿》。鸟鸣图如今,它们就栖居在我的记忆里我想什么时候听到,它们就什么时候出现,即使在暴风雨中或深夜里它们无所不在,在垄上四周的山林大多时候,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只有麻雀的身影是熟悉的,它们跳跃在矮墙上、窗外的树枝头,或者成群变成电线上的音符其实,在垄上,一天中,也只有几个瞬间能听到这种美妙的天籁之声--其他的时间里,都已熟听无闻就是这几个瞬间,不动声色地构成了生活的诗意。12朱丽勇,年生于浙江丽水,作品散见与《诗刊》浙江日报》等。现供职于丽水日报社。虚度冬日,赐给阳台一张暖暖的宣纸我用香烟书写光阴笔枯了,吸一口烟一口,接着一口阳台的一角,藤椅上我以半躺的姿势存在光阴里的窗外一条小径,石子和野草肆无忌惮地纠缠右边,小鱼时而跃出水面衔一束阳光左边,麻雀掠过芦苇惊起一片芦雪多想,在这样的光阴里虚度但,烟蒂提醒我墨汁已干枯12

雷默,原名裴其明,年生于江苏海安县。90年代初提出新禅诗概念,并尝试新禅诗写作。年,美国著名诗刊《TALISMAN》曾对中国新禅诗流派做过介绍,译介了他的三首诗。台湾《双子星》、美国《新大陆》,国内《禅露》、《禅》、《佛教文化》、《诗潮》、《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杂志均发表过他的新禅诗。有作品入选《中国最佳诗选》、《新世纪诗典》等多种选本。年出版诗集《新禅诗:东壁打西壁》。

来源:扬子江诗刊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jj/11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