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多维升级样本,浙江制造要走高精尖的路

《中国制造浙江行动纲要》明确了浙江制造业的提升目标

“会飞的船”“上半身是飞机,下半身是轮船,海陆空‘任我行’”“可巡航整个南海”……三天前,国产大飞机“三剑客”之一、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蛟龙(即AG)在珠海总装下线,其中九个舱门是由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小作坊,到如今的高端制造工厂,浙江制造在生产方式上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产品也从低端走向高精尖。

不过,竞争还在继续。国际上,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成为国际制造业新的转移目的地,不断“分食”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对高端制造核心技术的重新重视,也对中国制造提质发展带来不小压力。回顾国内经济发展,浙江也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

“这样的情况下,浙江怎么办?”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浙江需要通过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向着制造强省的目标更进一步。

对此,浙江出台了《中国制造浙江行动纲要》(下称“《纲要》”),明确了未来10年浙江制造强省的路线图。从《纲要》里,大致可以窥见未来浙江制造业的蓝图:通过智造、协同多维升级,多造几个“阿里巴巴”。

智造价值夯实制造强省基础

正泰新能源杭州智能工厂一景

近日,历时近一年打造的正泰新能源杭州智能工厂(以下简称“杭州智能工厂”)第一块光伏组件板下线,标志着代表国内当前光伏行业最高制造水平的组件智能工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走进正泰位于滨江高新区的杭州智能工厂,平米的厂房内引进以及自主集成了全套国产化自动光伏生产设备,在组装制程中集成使用大量重载机器人,车间作业人员精简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同时实现产能兆瓦……

据正泰新能源晶硅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韩玮智介绍,杭州智能工厂涵盖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以及自动化集成与生产线集成。在强大的硬件支撑和精密的软件集成下,从备料开始,经过自动上玻璃、激光刻码、自动摆串、自动包装等27道工序,最终完成入库,整个过程实现了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间的高效对话。

“这是浙江制造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一个新阶段。”韩玮智说。

在报喜鸟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人的平板显示器上会显现顾客定制的信息从而实现个性化加工

同样,在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座耗资千万打造的“未来工厂”。在这个工厂里,每件服装都有一个芯片,顾客可以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jj/14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