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89880.html
文/温州日记原创
近些年来,网络上关于温州的谣言四起。
这其中,温州即将沦为“空城”的消息更是甚嚣尘上、不绝于耳。
虽说这几年来温州的外来人口的确是越来越少了,可是,真的至于到“空城”的地步了吗?
在温州的人真的少了吗
网上的数据资料作为曾经的浙江省人口第一大市,当年的温州也是备受外来人口的青睐,常住人口长期遥遥领先于省会城市杭州。
但在年,温州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出,被杭州实现反转赶超,这才让出了“外地人之都”的宝座。
而在年,得益于杭州市临安撤县设区的重要机遇,杭州的市区面积进一步扩容,才使得杭州与温州的常住人口差距被持续拉大。
梧田河庄村拆迁现场被称作“民营经济发源地”的温州,却在时代的洪流中落伍了,渐渐失宠。
年,温州加快推进“三改一拆”的工作计划。万平方米的旧住宅区、万平方米的旧厂区和万平方米的城中村,都被纳入了改造的范围。
这个看似风光无限、前程似锦的举措,却使得很大一部分外来人口的居住成本变高了,租房价格抬高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近期迎来客流量高峰期的温州火车站是背井离乡、留在温州继续发展,还是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重新奋斗?
在一系列的犹豫、纠结和挣扎过后,一波又一波的外来人口结伴踏上了返乡之路,离开了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城市。
如此说来,“温州空城”论也并非空穴来风,只是实在太言过其实。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革与调整,越来越高效的智能机器化生产代替了人工式操作,“智能化生产”“机器换人”的结果就是企业对于简单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
实际上,不仅仅是温州,全国很多所谓“打工者城市”都出现了外来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这或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历程吧,依靠大量简单重复劳动力来驱动社会前进发展的时代正在慢慢结束。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这是北京常住人口自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截止到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6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7.52万人。这是自年以来,第二次出现人口规模缩减。
温州外来人口减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某些大企业因为人力成本变高最终搬到外省去发展了,外来人口自然跟着一起走了。
“空城”亦或是“堵城”?
越来越冷清的朔门街不少网友还调侃,等外地人全都回家过年了,温州恐怕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我说朋友们,拜托你们清醒点!温州偌大的一座城市,怎么可能说空就空呢?
你怕是没见过那波气势汹汹、拖家带口的温州人返乡热潮吧!
温州一小区提前摆的分岁酒过年那会,是全温州本地人数量最多、成员最齐的黄金时间。
不管相隔天南地北,还是手里头有多少上千万的金钱交易,都阻止不了最重感情的温州人欢聚一堂、唠嗑叙旧。
就像我的老家大门岛,平日里街上人烟稀少。一到过年,在外的亲朋好友们都回来了,整个镇上人声鼎沸,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更是此起彼伏,没有消停过。
物华天宝的“大塞车”再者,咱不说过年,那就是平时的温州,也不至于沦落到空城的惨淡地步吧?
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上下班的回家路是不是依旧这么堵?想找个空地停车,是不是依旧那么难?在市区坐公交车往返,是不是依旧被挤成了一摊“肉饼”?
所以,与其说温州要空城了,倒不如说温州快成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了吧。
等待幸福来敲门!
物华天宝的“大塞车”在携程发布的《旅行幸福指数报告》中,温州人以人均出行5.19次,逆袭北上广等大城市,一跃成为全国旅游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
不错,温州人的确喜欢走南闯北,去看看外面的新世界,体验各具风情的民俗特色,来开阔自己的见识
温州东岙村但对于恋家的温州人来说,即便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纷呈、美妙绝伦,但家永远只有一个。
不管走得多远,总想要回来看看,那些往事是否依旧。
就像我们随机采访的这波路人,他们依旧满怀热忱,期待温州阳光灿烂的明天。
繁华的温州市区因为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轨道,几番沉浮,几多波折,却不忌未来。
只要拨开刻板的阴霾,相信你一定能看到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温州。
而既然有我们在,温州又怎么会沦为“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