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刊文秦山振兴民族核电工业

编者按: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国核工业蓬勃发展的40年。40年,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惊鸿一瞥。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位于东南沿海的秦山,却镌刻下令人惊叹的巨变。四十年来,秦山核电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零起步高水平建设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核电基地,谱写民族核电工业振兴的新篇章。

秦山核电基地:高水平谱写“民族核电工业振兴”新篇章

秦韵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国核工业蓬勃发展的40年。在改革开放中破浪前行,秦山核电基地作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源地,始终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从零起步高水平建设成为了“九堆绕秦山”、总装机容量.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亿千瓦时、我国目前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和浙江省最大的能源基地,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匠精神捍卫“国之光荣”,进一步完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历数来时的路,秦山核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民族核电强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核电产业带动、核电“走出去”与核能科普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多台机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标排名世界第一。

截至年4月20日,秦山核电累计安全发电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9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亿吨,其所在的海盐县也被浙江省评为环境最优先进县之一,为呵护绿水青山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大力扶持海盐发展核电关联产业,培育核电关联企业76家,核电关联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海盐“核电小镇”成为浙江省首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积极履行民族工业社会责任,累计纳税亿元,出资5.6亿元帮助海盐县修建拓宽城市道路,实现“经济拉动、社会联动、人文互动”,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秦山核电3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15天后,我国便与巴基斯坦签订了建造同样堆型的两台30万千瓦级机组合同,实现了向国外“原装”出口核电机组。3年以来,秦山负责调试的巴基斯坦恰希玛2、3、4号机组相继建成投产,并积极参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华龙一号”机组建设,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积累了丰富经验。秦山核电“民族工业的振兴”之路对我国核电事业“走出去”产生重要示范。

目前,秦山核电已经形成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水下检修”等一系列核心能力,建立了以院士工作站、“何少华”工作室为代表的20个科技创新中心;共拥有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成为中国核电自主创新的范本。

面向未来,秦山核电提出,要实现九台机组平均能力因子大于或等于92%,所有机组WANO综合指数进入世界前四分之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核电专业化运行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和专业支持中心;开发和培育八大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继续沿着民族核电的征途继续阔步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15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