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打造
“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杭州
有一个
让城市“耳聪目明”的“CPU”
杭州城市大脑
10月27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下称《条例》),并将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据悉,这是全国城市大脑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10月28日,
《浙江日报》头版刊发了
《杭州为城市大脑立法》
同一天
学习强国也刊发了
《全国首创杭州为城市大脑立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杭州要为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
提供哪些法治保障
年4月,杭州首创城市大脑,开启城市数字治理新征程,目前已建成覆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卫生健康等11个重点领域的48个应用场景和个数字驾驶舱,日均协同数据2亿余次。
“随着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亟须通过立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促进其良性发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陈马多里表示。
作为一部创制性法规,《条例》首次明确了城市大脑的范畴、定位和功能,确定城市大脑是指由中枢、系统与平台、数字驾驶舱和应用场景等要素组成,以数据、算力、算法等为基础和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全面、全程、全域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数字系统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并对政府和部门职责进行了规定,防止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数据是城市大脑的基础要素,数据的采集、质量、安全对其建设与运行至关重要。
《条例》规定,公共数据质量管理遵循“谁提供,谁负责”原则,数据的采集、存储、开放、利用、销毁和安全管理等都应依法开展,并保障数据采集对象的知情权、选择权。
一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1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