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苍南上岸渔民捧起“生态饭碗”
?提示: 来源:浙江日报(6月18日22版)
苍南是全省“一打三整治”工作任务最重的县,全县涉渔“三无”船舶整治任务数艘,占全省总数近六分之一、温州市的一半以上。日前,该县仅用1年的时间,全面完成了4年的工作任务。截至5月20日,苍南共取缔艘涉渔“三无”船舶,其中渔民主动上交拆解涉渔“三无”船舶艘,涉渔“三无”船拆解数和查扣数居全省第一。
强有力的工作机制,是“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完成“四年任务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标,苍南专门成立了“一打三整治”指挥部,指挥部下设9个职能工作组,抽调30名专门工作人员入驻,全县39个职能部门全部纳入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全面实施“五个一”责任捆绑机制,有效落实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和船东主体法律责任。今年春节以来,该县开展“百日冲刺”,实行“一船一干部”责任捆绑攻坚,将剩余“三无”渔船取缔任务落实到名干部身上。
一揽子创新的工作方法,令涉渔“三无”船舶无处可逃。苍南创新“清港”模式,不仅通过提前封港、港内排查的方式,对进入辖区港口休整的涉渔“三无”船舶进行突击查扣,还先后会同平阳县、福建省福鼎市开展县际省际联合“清港”,查扣在异地生产靠泊的涉渔“三无”船舶。在频繁“清港”的同时,海洋与渔业部门坚持开展持续不断的海上联合执法。截至目前,共开展海上巡查次,总航程海里,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在查扣浙苍渔运船的过程中,渔政执法人员跟踪追击长达24小时。不仅成功查扣该渔船,还将违法收购涉渔“三无”船舶渔获物的买家查获,首创省内渔政执法移送司法案例。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苍南通过“清港”和海上执法共查扣并拆解艘大中型涉渔“三无”船舶。
渔业生产是苍南沿海渔民的传统产业,让靠海吃海一辈子的渔民改变传统思想,主动上交涉渔“三无”船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不打渔之后的生计问题。为此,苍南坚持铁腕整治与有情帮扶相结合,不仅尽力给被拆解涉渔“三无”船舶的渔民以经济补偿倾斜,还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对渔民进行补助,通过转水产养殖、转休闲旅游、引进新项目等方式不断拓宽渔民再就业渠道。新海集团投资万元建设的苍南石砰海洋牧场一期工程,就吸收了当地30多名渔民参与维护和管理。预计项目全面完工后,可再安排名渔民就业。在渔竂景区雾城村遇到渔民施世精时,他正在对自家的休闲渔船做保养。今年年初,他和另外一个渔民一起,将自家15米长的涉渔“三无”船舶改装成休闲渔船,投放到渔竂景区做起了海上休闲游项目。“现在正是旺季,每个月的收入有5万元。算了下,我们每个人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关键是再不用担心海上风险了。”施世精说。
截至5月底,当地已经顺利帮扶艘生计渔船顺利转产,多名渔民成功实现转产转业,已发放补助资金0多万元。
记者:胡丹通讯员:饶大杰蔡运近
新闻+
“一打三整治”经验全省推广
苍南县在省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
苍南新闻网6月18日消息:自去年8月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正式启动以来,我县共取缔涉渔“三无”船舶艘,在全省同一行政级任务最重的情况下,提前三年完成取缔任务,向全县广大老百姓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在6月17日召开的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上,县长黄荣定在杭州主会场作典型发言。副县长蒋献生在苍南分会场参加会议。
“一打三整治”是省委省政府推进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年8月以来,我县强力推进以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为突破口的“浙南鱼仓”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提出“四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全面落实“五个刚性”要求,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责任捆绑、合力攻坚,共取缔艘“三无”船舶,其中拆解数达艘,查扣艘,拆解数和执法查扣数均列全省第一。在开展严厉执法的同时,我县尽量给弃渔上岸的渔民以经济补偿倾斜,帮助渔民转产转业,拓宽再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多名渔民成功实现转产转业,从事海水养殖、休闲渔业、经商务工等。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把“一打三整治”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将工作重心转向“一打”的长效防控机制上来、转向“三整治”的持续推进上来、转向当前“伏季休渔”的管理上来,切实加大控源治本的力度,为修复振兴浙江渔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而不懈努力。(记者朱笑颖)
更多信息白癜风最好的医院2016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