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副刊
走进副刊
作者:云子走进副刊也许我喜爱文学的缘故,每逢读报或刊物,我都阅读副刊,在副刊里闻到了芳香,与红尘邂逅;在副刊里寻到了驿站,让心灵不再烦燥;在副刊里喝到了香茶,沁人心脾。
到了上高中的年龄,那时开始对文学有兴趣,课堂上听语文老师解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如痴如醉。这位语文老师刚从师大中文系毕业,着白色衬衫,系着红色领带,风流潇洒,把自己对文学的热爱之情带进了课堂。他边解读课文边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浪漫世界,还特地讲述了他的文学梦想。也是从高中时,他迷恋上文学,当初是在学校语文阅览室看到一份报纸的副刊,读着读着就对报纸上的诗歌散文着迷了。这位老师后来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了本省一所师范大学中文系。我受到这位老师的影响,萌发了将来也要上大学中文系的念头。平时,课余时间大多去学校教师阅览室,看看报纸的副刊。如,《安徽日报》的“黄山”,还有《安庆日报》的“百花亭”等。副刊的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散文,让我每次读起来,总感到格外兴奋。
走进副刊高考那年,我依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填报了本省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但录取时阴差阳错,被省外一所大学金融学专业录取了,于是来到了风景如画的“人间天堂”杭州求学。在杭大读书期间,我经常上图书馆,自然接触了不少文学期刊,报纸的副刊也仍然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浙江日报》的“钱塘江”、《杭州日报》的“西湖”等,我都几乎每期必看。在读副刊过程中,我由读文学作品到自己开始模仿习作,开始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记得大一写的一首诗《夏日的痴情》,刊登在大学校报的副刊,成为班上同学一时的“羡慕”。于是,我的文学作品处女作,也从这时破土而出了。
走进副刊大学毕业分配回家乡的一家银行上班,这时白天忙工作,晚上和周日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读读写写。我又回到了久违的《安徽日报》、《安庆日报》副刊身边,从一篇篇心路飘香的美文中获取思想共鸣、心情愉悦。我也继续保持写作的兴趣,虽然大多时间花在撰写理论文章上,但写诗歌散文的计划也没搁置。我尝试给本地小报的副刊投稿,投的多了,自然成为副刊编辑们的熟人。如我写的诗歌《吻在初夏》,刊登在当地报纸的副刊,一时成县城爱好文学的少女们的“亲睐”,甚至有姑娘还托人打听我。这些已经成为往事,但我对报纸的副刊热情一直没有减退。后来,我不仅成为了当地报纸副刊的老朋友,而且迷恋上了《建设银行报》等金融系统专业报纸的副刊了,由于经常投稿的缘故,我于编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走进副刊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文学作品发表的新平台渐渐诞生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ls/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