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工大教师拍摄纪录片,讲述
7月8日,《浙江》17版以《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如何讲述中国好故事——一双细致入微的眼一颗踏实记录的心》为题,整版图文报导我校人文学院副教授、青年教师崔涌(艺名:萧寒)执着拍摄纪录片的历程。同时,浙报就萧寒业绩的报导配发了《打响“纪录浙江”品牌》的评论。萧寒:本名崔涌,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纪录片导演,毕业于中国美院。
◤这是一种行走中的气力——文化创意。以青年才俊为主力的文创新权势在这个时代风起云涌,奔流涌动在浙江大地。本期人文周刊特别推出策划报导“寻觅文创新权势”,真实记录文创产业每个积极创新的行动和热忱不灭的身影,描绘文创新人的丰富表情,讲述文创筑梦的全新故事。
◤“作为纪录片导演,我还不太适应这类繁华。”六月中旬,纪录片导演萧寒凭仗作品《我在故宫修文物》入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好纪录片单元。不仅如此,萧寒导演的另外一部浙产片《喜马拉雅天梯》在第四届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材扶持项目表彰活动中,也取得了优秀长片奖。
◤特别的,这两部作品不但屡获殊荣,更取得了观众的肯定。在平均年龄只有17岁、一向被视为动漫二次元文化基地的“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上,《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讲述故宫文物修复的纪录片累计点击量超过万,全点击量上千万。在豆瓣上,它取得了国内纪录片史无前例的9.4分评分(满分10分)。
相比百花齐放的剧情片,纪录片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门类,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刚刚起步。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起步之初的市场中,观众能够看到这些直击心灵的良知之作。它们在这个市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也实属不容易。日前,采访了《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导演助理程薄闻,听他们谈好作品是如何打磨而成的。
在不太热烈的地方做踏实的记录者打造了“爆款”的萧寒,其实并不是科班出身。坐在位于杭州上城区江城路的工作室中,头发有些微白、一口“主播腔”的萧寒和聊起了自己的经历。15岁那年,他独自从济南来到杭州就读浙江美术学院附中(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后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国画,一路读到硕士。毕业后,他做过电台主持人,后来又到浙江工业大学教书,直到年前后他才进入了纪录片这个行业。
在他的骨子里,一直渴望着一种更加安静、专注的自我表达,他说,“我一直在找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
纪录片成了萧寒自我表达的出口。年,在边拍边学中,萧寒和助手程薄闻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处女作《丽江·拉夫斯基》。纪录片记录了7对在丽江生活的年轻人的故事。
相比各路资源进入电影市场的如火如荼景象,纪录片是门相对冷清而孤独的艺术。“但冷门不是坏事,太热烈也不见得是好事。热烈也许是圈套,也许是‘坑’。我的身份是创作者,不是投资者。创作是来源于作者内心的经历,对世界、对事物的看法,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感动我,我才会选择去记录。”萧寒说。
程薄闻选择进入纪录片这个行业,也是兜兜转转。他是萧寒在工大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年出身的他,毕业后做过主持人,也干过自由职业、开过咖啡店,可是终究他选择到萧寒的团队里和他并肩作战。由于,“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遇见喜欢的事情,能有机会去做。1想到可以亲近那么多不一样的人,去感受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且你目之所及的东西,可以借助镜头传递出去,震动他人,就觉得这件事挺酷的。”
怀着想要踏实拍出感动内心作品这样的初心,团队找到了《喜马拉雅天梯》这个题材。当萧寒的朋友、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雷建军向他讲起这个故事时,萧寒几近没什么犹豫就决定要拍了。在拉萨,诞生了专门培养向导员的登山学校,牧民的孩子们在学校里经过4年培训就能成为向导,他们为登山客铺路、修保护绳、搭建营地,搬运物质与行李,帮助他们登顶。这是一份小众又危险的新生计,时刻与死亡相伴。这让萧寒热血沸腾,他对雷建军说:“这必须拍!”
卖掉房子筹资金只为记录独特的生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研,年9月,《喜马拉雅天梯》正式开机。但这场记录,比萧寒想象中要更难。
先是没法克服的高原反应。程薄闻刚到拉萨就患上了肺水肿,高烧、感冒,随时面临着晕过去就醒不来的危险,被紧急送医。萧寒本人更是和雷建军在多米的地方因高原反应太重没法再登顶,终究只得将两位藏族向导培养成了摄影师,将做过抗冻处理的摄影机器扛到了米以上的高度,终究在珠峰顶上完成了拍摄。
再有就是投资本钱一再超标。最初投入的万元资金用完了,萧寒咬咬牙卖掉了家里一套房子,填上了一部分资金,又继续进行拍摄,还将多小时的素材剪辑成了一部88分钟的电影。终究,这部片子花去了1万元的制作本钱。萧寒还冒着风险又追加资金,让《天梯》登陆了院线:“这片子就应当在大银幕上放,没有人尝试过的事,总要有人先去尝试。”
在萧寒眼里,完成这场记录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这个选题为何感动我?由于这些登山向导们的生活太独特、太值得去
成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作者查尔斯马凯着出 版 社古吴轩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6年6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内容翔实案例鲜活的金融投资类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