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浙江日报》报道,江苏省委书记李强18日率代表团抵达浙江考察。这是李强从浙江省长转任江苏省委书记以来第一次公开回到浙江。浙江的小伙伴们将此举亲切地称作“回娘家”。
右为夏宝龙左为李强
长安街知事APP发现,新上任领导干部“回娘家”考察,近年来颇为常见。不过,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务活动,在区域互动之间有着更深的共赢考量。
比如在浙江考察的座谈中,李强就谈到了苏浙两省的合作方向:苏浙两地发展禀赋各异,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浙江市场活力强、商业模式创新走在前列,这对实体经济基础好、制造业发达的江苏是最需要学习借鉴运用的。
有小伙伴会问,中国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数学排列组合的办法,可以都建立合作关系。为什么兼有两地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更容易成为合作的纽带呢?
李强在浙江工作了30多年,对浙江省情非常熟悉。上任江苏省委书记当天,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的表态发言中,李强说:“离开浙江前,我又到杭州西湖的苏堤上走了一趟,这是苏东坡在杭州知州任上为疏浚西湖修筑的一条长堤,今天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而在江苏徐州有一座黄楼,也是当年苏东坡在徐州知州任上治理黄河决堤后修筑的,今天已经成为徐州五大名楼之一。我讲这‘一堤一楼’,主要是提醒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为了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李强到江苏履新后,也为两地寻找发展互补点、分享合作经验积极创造新的机遇。他在浙江当省长时,浙江建成了绍兴黄酒小镇、杭州梦想小镇、乌镇互联网小镇等许多特色小镇。而江苏则在年提出要培育个左右的特色小镇。这项工作在今年也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和进展。
最近,国家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长安街知事APP此前也做过介绍,今年来苏浙沪各地党委政府高层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唐一军5月份履新宁波代市长后,就率团到上海、杭州考察。而此次李强考察的行程中,既有浙江,也有上海。可见,在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官员配备是一个重要的正向因素。
李强在上海考察时与韩正等合影
相比邻省互动着眼于共享发展优势,一些东部地区官员到中西部地区任职后“回娘家”就多了几分“请外援”的味道。新任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在上海工作多年,去年初他就任云南省长后,沪滇两地的交流频度明显增加。去年4月,上海党政代表团到云南考察,今年4月,云南党政代表团到上海考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在互动中是颇有收获的,上海多家高校、企业均与云南签署了合作协议,来滇投资的沪商更是接踵而至,这显然为扶贫攻坚任务甚重的云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云南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去年刚履新没多久,就率领昆明市党政代表团回自己的“娘家”——北京朝阳区考察,学习朝阳区在社会治理、现代农业发展、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等方面的经验。在密切的互动之中,两地逐步探索形成了“总部在朝阳、服务在昆明”合作模式。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