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报纸版式设计理念

好的内容需要好的版式来包装,如何通过版面语言来出新、出彩是摆在美编面前的重大任务。近半年来,浙江日报围绕G20杭州峰会的新闻报道和宣传投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精力。根据浙报集团党委、编委会要求,版面要体现峰会主题、浙江元素、杭州特色,设计要大气简洁、有国际范,美术编辑和文字编辑通力合作,从倒计时天特刊到倒计时30天特刊,从峰会前的宣传报道到峰会期间的特别报道,版式设计精彩纷呈、亮点迭出。

凸显浙江元素、杭州特色的独特韵味,是我们设计所有G20峰会报道版式的主基调。浙江日报经过数次改版,已经形成了“庄重、大气、悦读”的现代版式风格。现代版式是厚报时代快速生产版面、方便读者阅读的产物,它反对过多的、与主题无关的装饰,力求用最少的装饰赋予更多的含义。这次G20峰会报道版式设计,要在版面中体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不是把历史和现实图像简单地堆砌,而是通过提炼、重组将其简洁地表达,巧妙地融合,使之寓繁于简、余味无穷。

其一,历史与现实交汇融合。

3月份开始设计的第一个G20峰会专版报眉,我们把现代造型的G20杭州峰会标志和水墨渲染的白堤相融合,形成了一幅现代感的断桥水墨画。这个报眉既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又富有韵味。

5月27日,倒计时天的16个版特刊《G20,华美天城待客来》是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一个特刊的成功设计离不开好的版式框架,我们把报眉设计成桥洞在水中的半圆倒影形状,倒影仿佛映入了千年杭州的历史,沿着版面两旁由重渐轻的水墨线条缓缓流淌到下方的现实画卷。上方的桥洞倒影、两旁的水墨线条、下方的线描画卷,三者轻重结合、虚实相间、互相呼应,渲染出杭州独特的韵味。版面中照片、文字、图表大小相宜、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排列,营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视觉亮点。

其二,时尚大气别具一格。

现代版式反对多余的装饰,但仍需不断地变化、创新。它要求美编不断突破常规视觉屏障,创新版面语境去打动读者。8月5日,在距离G20杭州峰会召开还有30天的重要时间节点,浙江日报又一次浓墨重彩推出16个版的特别报道。美编根据编辑中心以“我们准备好了”为主题打造一封发往全球欢迎函的策划为创意点,设计了带有航空信封红蓝符号的,较具装饰感的、时尚的、富有国际范的封面和内版。特刊通过大照片、大图表的运用,再配以有淡淡怀旧味的印有杭州元素的邮戳相点缀,版面时尚大气、开合有度、新颖别致,体现出浙江人民喜迎国际盛会的愉悦心情。

其三,素雅清新寓意深刻。

9月1日开始是峰会时期的版面,是整个G20报道的高潮,也是版式设计的决胜之战,浙江日报从头版报头到内版报眉,版式全部重新打造,相当于一次改版。然而这次与前面特刊版面不同,承载的内容更丰富、文字更多,版面中给版式设计腾挪的空间有限。根据领导要求版面要大气简洁。但简洁不等于简单,头版突出了浙江日报的英文报名和G20杭州峰会标志,大胆舍弃了平时报头上的一些元素,内版为了在方寸之间做出新意,我们突破寻常框架,以杭州的地理符号、文化基因之一的桥为灵感,用简约手法勾勒出桥形装饰线,并以此大胆装饰、分割版面,桥形装饰线在版面中穿插起伏,与版面下方的杭州风景水墨画交相辉映,整份报纸因之素雅清新,充满杭州独特韵味。二十国集团就宛若一座桥,让大家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这是一座友谊之桥、合作之桥、未来之桥。浙江日报以桥形装饰线贯穿版式设计,不但化繁为简,而且简而有味、寓意深刻。

其四,群策群力迸发创意。

峰会期间版面中桥形装饰线的设计获得了广泛好评,最初这只是第3轮方案中的一个,还是带倒L型的线,被领导慧眼识中,并建议去掉其中的倒L造型,但这时美编还只准备把装饰线用在版面开头的文章提要上,后来在版式讨论会上,又有领导提出桥形装饰线不仅仅用在文章提要上,还要作为上下文章之间的分割线。现在想来,如果不这样改,版面效果会大打折扣。倒计时天特刊,对于美编来讲几乎把杭州的重要元素都用上了,在做倒计时30天特刊的时候,文字编辑提出版式做信笺的形式,使特刊版式有了新的突破,版面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G20报道的版面,大量采用了手绘图进行装饰。手绘图比起照片更容易营造意境,但画什么内容、怎样布局、用什么手法、画到什么程度,却要开足脑力。倒计时天特刊中打通版下面的大幅线描画卷,从左至右把西湖风韵与钱塘繁华完美地融合起来,这正是美编们反复研讨、智慧碰撞的结果。

其五,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每次做特刊,编辑中心上上下下都对版面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要求。我们做得好,不是我们设计水平特别强,而是我们有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编辑中心的一贯传统就是重大报道提前谋划,多做方案,读者看到的见报样往往是我们提前多时谋划,从几个甚至几十个方案中优选出来的。比如倒计时30天特刊,我们从二十几个方案中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直到见报前一天细节还在雕琢。现代版式越是简洁,越是注重细节设计,桥形装饰线的曲线幅度,线的颜色、粗细、长度、线与线之间的搭配都是我们再三斟酌而来。

来源:《传媒评论》年第9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1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