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头条传递贵州旅游发展好声音

近日,由省旅发委与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评选的“年贵州旅游十大新闻”出炉。

  1.贵州旅游G20峰会营销影响力空前

  新闻:年8月4日,贵州在浙江杭州举行多彩贵州携手诗画浙江——G20峰会(杭州)旅游营销推介会,针对浙江游客推出重磅优惠,掀起一股赴黔旅游潮。

  点评:年8月,我省抢抓G20峰会举办期间杭州将调休放假的有利时机,在G20放假期间及之后针对特殊游客分阶段推出门票全免、5折以及机票优惠、旅游包机和专列补贴政策。这次营销引起各大媒体强烈   年以来,我省整合资源、强化政企联动、抱团取暖、集聚发展旅游营销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动走进8个对口帮扶城市开展感恩回馈旅游促销,全年整合近2亿元资金投放贵州旅游广告,在境内外90多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推广活动批次,有力提升了“山地公园省”影响力,助推全年入黔游客同比增长50.2%。

G20峰会事件营销影响力空前。   

  2.“中国天眼”成为贵州旅游又一张世界级闪亮名片

  新闻: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启用。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点赞,对管好用好“中国天眼”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

  点评: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旅游+高科技”融合创新,把平塘大射电——天坑群旅游区纳入个旅游景区予以重点支持,持续加快旅游区观景台、停车场、观光索道、玻璃栈道、FAST访客服务中心、国际射电天文科普旅游文化园等服务设施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推动“中国天眼”对接旅游市场大放异彩。年国庆假日期间,“中国天眼”一经推出就引起强烈反响,每天万人争睹、人气节节攀升,彰显高科技旅游的巨大魅力和潜力。依托“中国天眼”世界性、唯一性、原创性资源,贵州正在布局建设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培育天文科普旅游精品景区、特色线路和新兴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天文旅游目的地。

年9月25日,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平塘启用。记者邓刚摄

  3.《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在贵州发布

  新闻:年9月21至9月23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兴义市成功举办。大会发表了《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凝聚起国际社会推动旅游扶贫减贫新共识。

  点评: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是贵州旅游发展史上参会嘉宾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代表性最强的一次国际性会议,成功举办69项系列重要活动及国际性赛事,筹备成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构筑起国际山地旅游交流合作高端平台。大会突出脱贫攻坚这个重点,聚焦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4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就山地旅游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消除贫困作了深入研讨。大会闭幕式发布了《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达成了通过发展山地旅游促进就业减贫、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共识和美好愿景。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吸引全球旅游业界人士   4.多彩贵州亮相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

  新闻:年5月19日,借力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国际平台,多彩贵州首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会。

  点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规模大、档次高、时机好,是世界旅游发展的一次盛宴,具有重大国际影响。贵州抢抓机遇、全力争取,成功面向出席大会高峰论坛的全体会议代表及媒体记者近0人举行了“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推介会、图片展,播放了《飞跃多彩贵州》形象宣传片,演出了贵州特色民族歌舞,全方位展示了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吸引了全球旅游业界人士   5.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

  新闻:年4月19日,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动员会议在贵阳召开,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拉开序幕。

  点评:大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全省动员10万余人跋山涉水、攻坚克难,全地域、全方位、全要素地对全省88个县(市、区)、贵安新区开展实地普查,首次全面科学地掌握了全省旅游资源状况,共普查登记旅游资源处,其中新发现处,收获了一大批极具开发前景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握经济新形势、依托交通新格局,用足用好大普查成果,编制实施贵州山地旅游发展规划、温泉旅游规划,指导各地找准“山地旅游+特色优势”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休闲度假、民族文化、生态体验、天文科普、户外运动、避暑观光、名酒文化、佛教名山等特色山地旅游区建设,加大中高端旅游产品供给,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大决战。

  6.国家旅游局支持贵州启动旅游品牌形象全球推广活动

  新闻:年4月20日,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活动在韩国首尔启动。

  点评: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大力支持贵州做优做强大旅游长板。省主要领导率团访问韩国期间,国家旅游局为我省开启“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形象全球推广活动,国家旅游局21个驻外办事处齐声响应,同步启动贵州旅游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工作,形成宣传推广叠加效应,引起境外知名媒体强烈   7.赤水河谷旅游道慢行系统建成投入使用

  新闻:年4月,作为贵州第十一届旅发大会力推的重点项目之一,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及自行车道慢行系统全线贯通投入使用。

  点评:该公路起于仁怀茅台镇、途经习水土城镇、止于赤水境内,包含约公里的旅游公路主线、自行车道慢行系统两部分,共设置12个驿站、26个露营地、23个观景台和休憩点,串联起国酒茅台、“四渡赤水”、世界丹霞自然遗产地等世界级资源和一大批国家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景区及文化古镇,聚集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巴国文化、河运文化、考古文化于“一线”,引入远足、骑行、房车、露营、低空飞行、VR娱乐、智慧旅游等体验服务要素,被誉为“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旅游公路”,也是名副其实的“景观路、休闲路、生态路、产业路、小康路”,是多业态融合、多功能整合、多实体联合的典型力作。

游客体验赤水河谷旅游慢行车道。

  8.CNN贵州旅游宣传推广抢眼美国大选

  新闻:借势美国大选广受   点评:近年来,贵州主动探索“走新路”,依托全域山地资源优势,作出了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的新部署,连续两年举办了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国内外引起   9.贵州“六全理念”全域旅游在全国交流经验

  新闻:年9月10日,贵州在全国第二届全域旅游推进会上交流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全域旅游典型经验。

  点评:省委、省政府把山地旅游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的战略选择,把大旅游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三大长板之一,强化了省旅发领导小组统筹调度、资源管理和规划审核新职能,建立健全旅游发展绩效考核新机制,组建充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新机构,9个市州旅游部门陆续实现“局改委”,部分市县和重点景区设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深入推进,全省已有6个市州和六盘水、毕节、黔南的6个县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覆盖全省70%以上地域,贵阳、遵义、安顺、铜仁、黔东南、黔南等地加快编制实施全域旅游规划,初步形成山地旅游全域发展新格局。

越来越多游客乘坐高铁畅游多彩贵州。   

  10.贵州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出台实施

  新闻:年9月22日,《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

  点评:《意见》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全域统筹、“两端发力”,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总目标,力求做大旅游供给总量、做精旅游供给质量、做优旅游供给结构、提升旅游供给效率、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提出全面优化大旅游总体布局、加快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中高端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创新旅游监管服务体系等五大任务20项具体举措,强化组织协调、资源利用、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用地支撑、督查考核等保障措施为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入强大动力,贵州旅游迎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加速期和机遇期。(记者周清来源:贵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2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