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头条中国吸收外资成绩单优于全球中

白癜风慈善爱心月 http://m.39.net/pf/a_4632166.html

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预计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出现大幅下滑的背景下,

中国吸收外资取得这样的成绩,

说明外商对华投资仍充满信心,

依然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继年外贸成绩单公布后,我国年全年吸收外资成绩单也于近日亮相。

商务部

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同比增长4.1%。

如果以美元计价,该数据的增速也远高于全球投资平均增速,再次证明了所谓的“外资逃离”论属无稽之谈。

受访专家表示

得益于中国仍保持的吸收外资的传统优势,

以及不断释放的改革开放红利,

年全年中国吸收外资总体平稳,

表现好于全球。

年,我国吸收外资应更加注重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招商引资,着力提升吸引外资的水平。

击败“外资逃离”论

“年,全国吸收外资规模总体保持稳定。”日前,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在谈及去年我国吸收外资情况时如是说。

数据显示

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家,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受访专家认为,如果以美元计价,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同比降幅不超1%。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数据:

年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将下降10%~15%。

中国吸收外资增速远高于全球投资平均增速。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郝红梅

从数据看,

年我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稳定,

主要得益于产业链完善、劳动力充足、基础设施健全等传统招商引资优势,

加之自贸试验区等不断加大的改革力度,

以及进一步提高的对外开放度水平,

外资供给侧改革已开始谋篇布局。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年中国吸收外资呈现

六大特点

一是全国吸收外资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二是外商投资延续向高端产业聚集的态势;

三是改革制度红利持续显现;

四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吸收外资结构更趋合理;

五是主要投资来源地分布多元化;

六是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

对华投资信心足

对于年中国吸收外资情况,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

年全球FDI出现大幅下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其可能较年下滑10%至15%,出现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仍增长了4.1%,增速虽小幅放缓,但总体规模仍在稳定增加,这非常难能可贵。

稳定之中,中国引资也有不少“抢眼”表现。

就主要投资来源地来看

美国、欧盟28国、澳门特区、韩国均保持较高增速,日本对华投资逆转了连续两年大幅下跌态势。

商务部数据显示,年,美国、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6%和41.3%。亚洲投资来源地中,澳门特区、韩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和23.8%;日本全年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7%。

  

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面

年,新设立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家,增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家。所投资行业覆盖众多新兴产业、高科技行业及高端服务业,表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仍充满信心。

从改善生活环境开始

“中国吸收外资的最大威胁不是‘逃离论’,也不是营商环境,而是雾霾。”郝红梅直言,企业投资兴业需考虑综合因素,生活环境则是基本因素之一。

在记者近期对跨国公司开展的一项调查中,75%的受访跨国公司代表在对国内基础设施等评价较高的同时,认为国内生活环境相对恶劣,需进一步改善。“在招商引资方面,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

对于年的招商引资工作

郝红梅建议:

一是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运动式招商,要着眼优化外资结构,提高使用外资的水平;

二是在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之时,要早日达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等,推动投资便利化;

三是推动形成差异化、更有效的招商引资政策,做到“一省一策,一产一策”,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招商引资;

四是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年中国服务业使用外资金额占外资总量的70.3%,此时更要重视制造业领域的吸收外资;

五是要通过改革和扩大开放打造“制度高地”,采取进一步减税减费等措施,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改革制度红利持续显现

吸收外资的增长点正在增多

比如已挂牌的四大自贸试验区以国土面积的十万分之五,占据了全国实际使用外资10.8%的比重,年同比增幅达81.3%;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改为备案制后,95.3%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与变更事项通过备案完成;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后,其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比重达13%。

中国市场值得外资深耕未来机会将更多

应该看到,未来,外商在中国投资的机遇依旧非常多、非常大。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指出

未来五年,中国的国内市场需求将达到10万亿美元,这会给外国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机会。

而且中国现在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提出了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20条措施,进一步把以前限制的领域放开、放宽或者有序开放。以前外资没有机会进入的领域,未来有机会进入,这也给外资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此外,当前‘一带一路’正在加快发展,外资进入中国也将有更多机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一举两得。”张建平说,总体来看,考虑到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市场依旧值得外资“深耕”,也有理由继续看好外商在华投资前景。

以上内容来源:国际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片来源:新华社

→更多新闻

服贸试点在杭州成功开展!

-年浙江商务最全梳理!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媒体吹风会亮点回顾整合版

浙江:年预计实际引进外资亿美元

把美欧告上WTO这场“官司”中国怎么打?

美欧日在落实世贸议定书上到底耍了什么花招?坚决抗议!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将出,未来方向可能是什么?地方商务又要做什么?

年12月15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年12月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2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