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故事 |华策“出海记”
↑↑↑
点击蓝色字体可与我们在一起
文|董小易
夏日的热浪还未退潮,树影婆娑的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内却多一丝凉爽。穿过众多名人工作室,精致的小楼让人眼前一亮——这里就是华策影视集团的办公楼,我们熟悉的影视作品《刺客聂隐娘》《解密》《重返20岁》《何以笙箫默》《亲爱的翻译官》等作品,都是在此诞生。每年,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国内、海外输出近千集影视剧,数量居全国第一。
十余年的打拼,华策这家草根民营企业,为“华流出海”打开了一条独特的国际通道。从去年到今年,华策有许多“超级IP”走出国门,在海外获得美誉:谍战剧《解密》的西班牙粉丝自发为它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开设了主页;《我的奇妙男友》在国外知名网站获得9.6(满分10分)的高评分;《传奇大亨》作为国产电视剧首次进入戛纳电视节展映单元;《亲爱的翻译官》在乐视平台北美地区的用户点击量达到了44万。
《我的奇妙男友》剧照
这些点滴的成绩,是华策人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厚积薄发的结果。在集团古色古香的办公室里,一手打造起“华策”影视帝国、将国内诸多精品影视剧推向海外的创始人、总裁赵依芳,忙得脚不沾地。最近,她仍在落实新一轮的影视国际化合作战略,探索更多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
但她还是抽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访问,谈起华策“出海”的初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因素,及未来任重道远却光明的期许。
一顶尖技术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民营影视行业中唯一三年蝉联中宣布“文化企业30强”的企业,华策的初心,是要让“全世界都能看到华人电视剧”。
而“内容”,是这一切的核心。赵依芳反复强调要打造“超级IP”,做精品内容,因为:“没有好的内容,怎么做全球化呢?只有内容强了,走出去才有说法。”
抱着这种对“内容”的执着,华策愿意为“内容”尝试、妥协甚至冒险。不管是斥资储备优质IP,或是与国际一流机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的IP,华策都在尝试。因此,我们看到未来有一大波影视IP在路上:
《绣春刀·修罗战场》活动现场
在今年6月底的北京发布会上,华策影业一口气公布了-年30部新电影片单。众多重量级作品首度曝光,有作家张嘉佳的《末等生》、《很多年前我是拳王》、《地球最后十分钟》三部影片;还有导演路阳的《绣春刀·修罗战场》;南派泛娱也将共同与华策一起打造《怒江之战》电影版。
《怒江之战》海报
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等待“上马”。最近,华策与英国ITV共同研发制作体育综艺节目《冰雪奇迹》(原名《冰上星舞》)正在火热筹备中,这个节目依托中国元素助力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未来,华策还将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索尼、极光影业开展更多基于系列项目的战略合作。同时,华策继续加码布局虚拟现实领域,在投资了兰亭数字、热波科技等VR公司之后,又成立了VR产业基金,投资了著名AR公司MagicLeap。
在赵依芳看来,积极地进行国际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中国影视产业在内容竞赛中弯道超车。“我们希望用国际最顶尖的技术、制作水准、市场、资源来和我们嫁接,讲好中国故事。”
二扬帆出海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而海外发行渠道的拓展及平台的建设,是让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重要依托。商场如战场,要改变外邦人对中国文化产品相对低俗的刻板印象,克服文化壁垒,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需求,让中国文化产品走入海外主流电视台、网站,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一桩事。为此,华策人付出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努力。
国际事业部副总经理朱靓捷从事海外发行多年,在华策不断壮大海外发行的规划背景下,她将海外发行部发展为拥有杭州、北京、香港三地直属分部的国际事业部。她笑中带着自信,谈起看似光鲜亮丽的海外发行背后的苦辣酸甜。
“出海”第一道难关,是当地恶劣的环境。“有一次我们在法国戛纳的时候遇到大暴雨,机场淹没在倒灌的海水里。为了保护行李箱中的宣传资料、碟片,我们一群女孩子把箱子扛上肩头,运回酒店。那次水灾导致银行断电,取款机全都关闭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运行。”这些还都是小事,华策的海外发行团队还曾遭遇过因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灰……一次次的亲身历险,争取来的是海外观众对华语剧越来越多的支持。
海外发行更是门沟通的学问,需要不断地了解客户需求,适应不同的文化。朱靓捷举了一个很小的例子:“不同地区对明星的认知度都不一样,比如某个国家的人可能并不认识一部影视剧的主角,却熟悉里面的某一位小配角,我们就要重新制作海报,把小配角放在最前面。”
如今,华策影视剧已经在多个不同国家地区的电视台播放,时长超过小时。这意味着,有多个地区需要进行“售后服务”。大多数时候,紧急的事都发生在休息时间:一次,某个国家的电视台录像带坏了,海外发行团队连夜补录像带并在大清早寄出,终于赶上了对方的播出时间。这样的事,并不鲜见。
即使千方百计在海外进行了发行,但这依然是门投入产出“性价比”很低的生意。和国内电视剧发行一集动辄几千万相比,海外发行一部剧的价格,甚至比不上在国内发行上一集。更多的环节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比如在美国、韩国、香港等多地建设译制中心,保证作品尽量“本土化”。
虽然困难重重,但赵依芳认为,这些事是一定要去做的。“做国际市场这一块,回报肯定不是正向的,目前我们还是投入阶段。难还是要做,因为这是一个让海外人认识中国的绝佳机会。如今,中国的国家实力、国际形象都在提升,外国人开始对我们国家的文化感兴趣,我们文化产品的质量也在提升。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比较好的窗口期。”
在华策人的不断努力下,这些年“华流”逐渐打入了海外主流话语圈。“根据后台数据显示,去年时装剧的出口比例超过了40%,今年我们半年出口的剧目数量已经达到去年一年的数量。不少地区观看国产剧的人群,不再像过去一样都是华人,而是非华人的年轻主流群体。” 朱靓捷说。
《卫子夫》海报
发行量最大的《卫子夫》,登陆了4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诸多国际新媒体平台与华策达成战略合作,比如小米全球平台上的“华剧场”,香港Now TV、美国YouTube等多个新媒体平台也有华策入驻的身影。
三人才培养 联合世界顶级的力量在地球的另一端,全球顶级艺术高校——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简称ACCD)于今年7月正式成为了华策培养人才的基地。
华策集团还设立了万元奖学金,支持中国新生代电影人才到ACCD的编导、特效等各专业学习深造。未来还将选择本土原创、适合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小说、剧本,在开发端和ACCD的学生一起创作。ACCD这所世界一流学府,曾培养出《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超人·钢铁之躯》导演扎克·施耐德等等一流影人。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布局,是因为华策意识到,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要走好,最重要的核心还是“人”。
《传奇大亨》剧照
在此之前,华策已经参与建立了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影视创新实验室”;另外还出资万元设立教育公司,涉足影视教育培训领域。
“我们想在世界顶级的机构、院校,建立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人都很传统、很老套的话,产业发展肯定会比较慢。”赵依芳说,“我们希望,这个行业有更多来自于年轻人的智慧与创意、奋斗,这样中国的影视产业才能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传奇大亨》剧照
华策想为这个行业再多做一些事,用赵依芳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是一家只想着自己挣钱的企业”。因此,在每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都有“香港华策论坛”的落地,邀请数十位业内大咖,聚焦每一年的热点问题,共话发展。
令赵依芳很高兴的是,一直以来华策的人才培训、各项论坛的落地,都能够得到浙江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华策电影学院落地时,我们坐下来一起开会,没有一个部门不说好、不大力支持的。许多内地省份都很羡慕我们这样开放。”
未来,华策希望能继续为中国电影人才的培育略尽绵力,在内容上实现自我超越,在海外成功打造出更多“中国爆款”。得益于文化的“一带一路”,华策的下一个十年将更加精彩。
本期制作
鱼丝想自由
有风来
云世界再美,也要有风。
_zjrb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