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它“门槛”很高,只有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才能参加;它请的授课老师“腕”很大,不是专家型学者,就是副部级以上官员;它持续时间很长,过去的16年里,已累计开讲近次。这个课堂,名为“浙江论坛”,它是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一个重要的学习形式。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3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而“浙江论坛”,是这句话最生动的浙江实践。讲些什么?因时制宜紧贴实际0年,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意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始举办名为“浙江论坛”的高层次系列报告会,参加对象为全省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此后,“浙江论坛”不定期举行,时至今日,16年来未曾中断。“对于一个省来说,厅级干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和执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促进这些领导干部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提高领导工作水平和驾驭全局能力,增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告诉记者,论坛启动之初,省委就定下了这样的基调,并对论坛的主题作出明确规定:“浙江论坛”将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出发,紧紧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围绕浙江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运行态势;结合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新知识。那么,给厅长们上什么课呢?记者查阅公开报道的76次“浙江论坛”新闻发现,政治理论学习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研判与分析,是“浙江论坛”的重要内容,共38次。这其中,政治理论类论坛21次,经济类论坛17次,社会类论坛10次,其余则涉及科技、文化、社会安全、网络等内容。论坛大都理论联系实际,既紧贴当下时事热点,又联系浙江工作实际。“浙江论坛”举办之初的0年,中国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年,论坛先后聚焦“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经济全球化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等主题。而在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1年,“入世与政府规制”等一系列主题报告为厅长们答疑解惑。年,新世纪迎来又一个十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这一年“浙江论坛”的“课表”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等,为厅长们及时补上一课。党的十八大以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专题报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一批与时俱进的新课程,备受欢迎,效果显著。谁来上课?有教授也有学者型官员领导干部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见多识广,要在一堂讲座的时间里吸引他们的兴趣,并真正让大家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师资力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省委宣传部理论处都会在年底排出下一年的课表并大致确定讲课老师,具体时间则需要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确定,一般会提前一周左右。在“浙江论坛”创办之初,来授课的老师以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教授为主,之后,学者型官员慢慢占了多数。“这样的师资配备,决定了他们的讲座内容对实际工作更具指导意义。”组织者说。翻看历次“浙江论坛”报告会的主讲人名单,说“大腕云集”一点都不为过: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时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时任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科技部部长万钢等,都曾是“浙江论坛”老师。值得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哪个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