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温岭以改革之招,打开转型之门,看

点赞温岭

  8月18日,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温岭破难攻坚工作,要求全省推广“温岭经验”。这是省委对温岭工作的充分肯定。在中国更快地融入全球化竞争,国内各城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温岭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一年来,我们是怎么破题的?温岭发生了哪些变化?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下一步该朝哪些方向继续破冰前行?

  温岭市市委书记徐淼在8月24日《浙江日报》的署名文章《勇做改革“探路石”争当转型排头兵》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紧抓“窗口期”,加快改革试点落地。习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当前,温岭正处在经济发展提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重要关口,传统产业的“低、散、乱”格局尚未彻底改变。当务之急是从供给侧发力,以改革之招化解“结构之痛”、打开转型之门。我们必须瞄准“去产能、去杠杆,调结构、促转型”这个突破口,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在着力加强组织保障的同时,要健全改革推进机制,抓紧构建改革政策体系,将改革重点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强化考评督察,开展“砍慢牛”行动和“即办制”,推动改革措施的落实。

——8月24日《浙江日报》市委书记徐淼署名文章

《勇做改革“探路石”争当转型排头兵》

东部新区小微企业园。

  “改革”一词,对于温岭而言并不陌生。作为全国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民主恳谈发祥地、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起源地,同时也是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等先发之地,温岭因改革而兴,也因改革而强,一度在全省17强、全国百强县中排名前列。

  时过境迁,如今,“温岭正处在经济发展提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重要关口,传统产业的‘低、散、乱’格局尚未彻底改变”。在发表于8月24日的《浙江日报》署名文章中,温岭市市委书记徐淼一语道破了新时期下,温岭经济体制的“沉疴”所在。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温岭市如何紧抓“窗口期”,加快改革试点落地,又如何找准改革重点,已成为关乎去除发展掣肘,关乎未来走向,更关乎多万温岭人民福祉的大事。

攻坚深水区温岭待蝶变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之地,温岭市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更处于改革的“窗口期”。

  从国家层面来说,目前温岭正处在宏观政策红利期,国家以推动改革为导向,出台各项配套措施,如推出改革容错免责机制等,改革的社会氛围非常浓厚。温岭置身其中,要谋大局,必须找到与国家宏观政策的结合点,系统思考温岭的改革走向。

  从温岭自身来讲,自改革开放后,一路高歌,但时至今日,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梗阻,已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由此,温岭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通过改革,解决历史问题,补齐发展短板。温岭市的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迅猛,一直是温岭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温岭市的经济总量中一直维持着较高比重。然而,温岭市的民营经济以小微企业为主,普遍存在“低、散、乱”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入园区,通过抓大扶中育小,形成良好的企业生态格局,改变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安全、环境乱象。

东部新区小微企业园。

  改革,温岭优势明显。

温岭产业优势明显,如制造业、建筑业等,都有很好的基础。当前形势下,要以工匠精神,实现新生,使其成为实业领域里非常重要的支撑。

温岭城市优势明显,温岭独具“山水海城”诸多自然地貌并存的特征,城市更新工作、空间布局工作有很多回旋、提升的余地,因城市发展、人口集聚所形成的消费需求能力,是发展的内在动力。

温岭机制优势明显,应理直气壮支持民营经济,包括民间投资。

温岭有数十万在外打拼并取得成就的温岭人,这些温岭人,是建设温岭的一支重要力量。

温岭人文优势明显,有信心、能吃苦、善思考,是温岭人的禀赋和素质。

  改革,温岭“对症下药”。

经济转型上,“去产能、去杠杆,调结构、促转型”;

基础设施方面,历史欠账特别是交通能力的短板亟待补齐;

民生事业上,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和环境保障至关重要。

根据温岭市的“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温岭市将总体解决五大问题,打造城市新区、东部新区、铁路新区三大主攻平台,实现“四个翻一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供给侧改革争创新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务之急是从供给侧发力,以改革之招化解‘结构之痛’、打开‘转型之门’。我们必须瞄准‘去产能、去杠杆,调结构、促转型’这个突破口,加快建立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在《浙江日报》的署名文章中,徐淼这样作答。

今年3月,浙江省印发了《关于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温岭市和其他四个县级市(区)将先行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

这是一次契机,更是一次挑战,作为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地区,温岭市必须牢牢抓住机遇,紧抓“窗口期”,加快改革试点落地;做好“加减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下好“先手棋”,创新金融要素供给,打好“组合拳”,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全力“补短板”,增强区域发展后劲,争取率先走出一条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为全省创造好经验。

  今年以来,温岭市通过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加快市场出清,制定了《温岭市“十三五”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建立完善了工业企业大数据平台,完善了工业企业绩效评价分类管理体系,建立了热处理企业分级扶持制度,打好低效资产分类处置“组合拳”;

  通过建立低小散整治长效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了“三改一拆”、无证照整治、安全整治改造、小微企业园建设、品质提升、童鞋发展等专项行动;

  通过建立智造强市建设长效机制,培育经济新增长极,争创中国制造行动纲要试点县市,拓展产业发展平台,培育泵与电机产业优势,强化创新驱动;   通过建立金融要素供给长效机制,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完善金融发展平台,如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将原万元小额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扩大到万元,建立金融风险化解机构,建设直接融资体系;   通过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实现房地产供需平衡,提高房地产供给效率,积极推进征迁安置市场化,积极探索“地票”政策;   通过建立企业减负长效机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降低企业税费,建立健全企业直通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补短板长效机制,促进全面均衡发展,全力补好生态、用地、交通、城镇化、民生短板。

按照《温岭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方案》,经过3年努力,温岭市“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将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旧动能有效改造,新动能持续壮大,金融活力显著增强,要素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

重点项目化项目责任化

前景美好,方向明确,如何细化落实?

年,温市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吹响了改革号角。

以问题为导向,温岭市将各领域具有关联性、全局性、迫切性的问题梳理出来,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计划,明确全年改革工作主线,确立改革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如通过清单制度,推进改革工作,年,明确了市镇(街道)人大综合试点等28个重点改革项目,年,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级试点等12个重点改革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整体提升。

为了进一步推动改革,温岭市还成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全市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设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性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设立7个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明确了各专项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联络员单位和具体成员单位,具体负责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制定出台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专项小组工作规则、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温岭市各镇(街道)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实施办法》和《温岭市各市级单位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实施办法》。

同时,温岭市将改革计划分解成经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纪检、党建等七大领域,数十个具体改革举措,以项目化形式推进改革,确保每个领域改革都有明确的工作载体和工作方向。加强考核督察,市委改革办牵头对各专项小组、市级各部门、各镇(街道)的督察每年不少于2次。

今年2月23日,由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即办制的实施意见》称,所有公务事项都将实现“即办制”,根据公务事项办理难易程度,实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其中程序简单的事项当场或当天办结;程序复杂、需要集体研究、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办理或需上级审核批准的事项限时办结;属于上级部门和领导有特殊要求或情况紧急的事项,要确定专人,迅速办理,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简而言之,即是“简单事立即办,复杂事限时办,特殊事紧急办”。

  今年以来,温岭市还对照中央、省委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有关意见,加大对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对连续两年考核居后的领导干部,启动免职程序。截至7月,今年温岭市共调整工作不得力、工作精力不到位等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8名,对2名连续两年考核居后的领导干部启动考察核实程序。同时,温岭市还对干部队伍和机关办事中存在的突出作风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提出在推进“即办制”过程中,强化对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对那些乱办事、慢办事、不办事的干部,通过“末位淘汰”“刀砍慢牛”促效能。

温岭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日前,成功搭建包含家规上企业数据的工业企业大数据平台,加快实施温岭市“地方版”金融改革体系,全力打好去库存组合拳,投资项目中介审批服务提速70%以上,服务收费总体下降30%。

温岭总部经济基地高楼林立。记者朱海伟摄

改革初见效实现“半年红”

  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温岭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7强县市实现了争先进位。今年上半年,温岭市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9项指标增速在全省17强实现向前进位。工业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8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17强前4位,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项指标增速居全省17强第一位。浙江省对台州市考核的5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温岭市均高于台州市平均水平。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超过标杆城市余姚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超过标杆城市富阳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超过标杆城市富阳4.7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半年红”。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对温岭市市镇人大工作综合试点、基层农村巡查等改革工作作出批示肯定,省领导孙景淼、熊建平、郑继伟、黄旭明、朱从玖等分别对温岭城乡治堵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提升、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浙江制造”培育试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等改革工作批示肯定;台州市领导尹学群、李跃程等分别对温岭改革工作作了批示肯定。

  “现在,温岭的‘颜值’正越来越高,‘朋友圈’也越来越大,温岭正迎着太阳快步跑起来。”在温岭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表彰大会上,徐淼指出,全市上下要以“翻篇归零”的状态,趁热打铁,连续作战,保持“破难攻坚”的气势和劲头,进一步咬定目标,勇往直前,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惟其如此,温岭的明天,将愈发灿烂。

猜你喜欢

◆温岭人注意,近期有三个好消息!和你的出行息息相关

◆丢失的钱包第二天竟然回来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杨正方,城南的山水记住了你

-End-

作者丨记者潘国志

编辑丨盛琪

校对

季虹希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x/8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