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8890894.html12月19日,《浙江日报》刊文《仙乡当谋百岁梦——缙云县健康浙江建设纪实》点赞缙云。
全文如下
缙云很高调,两个月前在缙云召开的浙江省绿道建设现场会,将“浙江绿肺”中缙云的优美环境名声,传遍浙江;缙云很低调,面对记者的采访,健康缙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一再强调:我们做得很不够,与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
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缙云是年代表丽水市唯一接受年度健康浙江建设实地考核的县(市、区),也是健康浙江建设优秀县(市、区),居丽水市第三;全新医院,在医疗设备、技术等方面,医院第一或居前列,医院医院……
作为健康浙江建设牵头单位,缙云县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健康缙云建设办公室主任沈坚说,取得这些成绩,既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决策部署,构建“大健康、大卫生”发展格局;也有卫健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把“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更有缙云近5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奋力书写健康缙云、圆梦百岁新篇章。
印刻在全民动员中的百岁梦
这是一个发生在去年、至今仍为缙云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某一天,丽水市政府有位领导路过缙云,临时起意暗访。结果,对着闻讯而来、一脸紧张的县委负责人,说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缙云烧饼这么好吃,想不到缙云公厕这么干净,想不到缙云的小区这么整洁……他口中的“干净”“整洁”,就得益于缙云全民投入的健康浙江建设。
作为传说中黄帝升天之地和中国“长寿之乡”,缙云在丽水市中最早实施健康浙江(健康缙云)建设。早在去年4月,以县卫生与健康大会为起始点,以下发《健康缙云行动纲要》为发令枪,缙云全面部署发动健康建设,相继成立健康缙云建设领导小组、健康缙云建设“7+X”专项组,将健康融入本县所有政策,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夯实健康缙云建设体系,将健康建设内容纳入综合考评……重大举措一个接着一个。
从细处看,实施专项组(联络员)会议、月会商通报、季考核评估等制度;顺利医院2家、健康促进金牌学校3家;打造“健康细胞”,全县组织评选、申报健康家庭,组织最美绿道毅行;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深化健康缙云讲师团工作模式,达成每千人拥有1名健康生活指导师的目标;成立健康生活指导团队,到全县18个乡镇(街道)进行巡回授课……
-缙云绿道-
“我们的健康浙江建设,有两个重要节点:国家卫生县城的复评和医共体建设。”缙云县健康办副主任张祝华认为,这两件事也可以看出,缙云全社会是如何投入健康建设的。
早在年,缙云就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今年,是第一次复评。缙云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复评和健康浙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互作项目,互为内容,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在组织领导上,给予了健康浙江建设一样的“待遇”,制定了各级各部门责任清单和36项专项整治行动清单,并列入县委、县政府年终考核;制作了复评工作作战图,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城市绿道等市政设施建设和亮化、绿化全面铺开。正是那个时候开始的绿道建设,让经济实力并不厚实的缙云,成了全省的黑马;
包括对56座公厕进行全面提升改造的环卫保洁常态化,获得了“没想到公厕这么干净”的赞誉;
包括生猪屠宰场建设在内的各类市场建设,让城市面貌有机更新,满眼整洁;
五水共治让缙云再现山清水秀,老百姓的生态环境卫生再上台阶;
卫生监督专项整治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则让居民的衣食住行健康安全度大大提升……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游客们走在缙云的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那种全民动员、热火朝天的迎接国卫复评和建设健康缙云相结合的壮观场面。
相比之下,医共体建设,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硬仗。
与我省很多县(市、区)相比,已进行了两年的缙云医共体建设,启动早,力度大,进展快,收效明显——缙云是我省的医共体建设试点单位。
“去年,我们是初显成效;今年,是全力推进。”据张祝华介绍,去年,该县以大决心、大力度实施医共体改革,成医院、医院、医院为龙头的3家医共体。今年年初,缙云拉出了年55条任务清单,促融合、抓完善、凸亮点、抓成效,取得了更多更大的突破。
-健康缙云行动启动仪式-
几个值得一书的亮点是:
为了破解原有政策与现行机制不相符,特别是“人、财、物”管理使用问题,医共体管委会新增了9个配套政策,形成了“1+35”政策体系,保障了医共体科学运行,形成了医共体建设的“缙云经验”;
医共体的一医院带动下属分院提升医疗水平。按要求,医院对分院进行质量控制评价与指导工作,促进分院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一组数据说,医院与分院一起开设了8家中医、慢病和呼吸等全(专)科联合门诊;今年前10个月,基层就诊率达到了空前的65.8%,同比增长13.4%,基层分院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6%;
双向转诊工作小组的成立,基医院“不轻易转诊疾病目录”的出台,建立和畅通了信息化双向转诊新通道。截至目前,累计转诊人数增长28%,证明了基层患者转诊的更加方便。
在医共体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缙云相关部门又把目光转向了涉及到医共体改革的其他医改上,比如所有人关心的医药费。
缙云将医疗总费用、药占比、百元消耗、门诊住院均次费用等医改重点指标,列入了对各医疗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医院综合改革目标考核;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仅中药价格、部分化验项目收费,就下调了.16万元,赢得了一片叫好声。
印刻在小区乡村中的百岁梦
在健康浙江建设中,让沈坚和缙云卫健系统的其他决策者们最为牵挂的,是分布在平方公里大地上数十万基层百姓的健康。也正是因为这份牵挂,造就了缙云的健康浙江建设最大的亮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
沈坚对记者说,多年来,由于缙云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底子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欠账多,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计。“健康浙江建设的到来,给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大改善大提升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省持续多年的“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在缙云得到深化,医院—医院的下沉模式,被创新成了医院—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
-白云山健康步道-
县层面
医院与浙大一院紧密合作不断深化,管理技术带动,学科建设发展,医疗技术帮扶,名医工作室纷纷成立,名医纷纷到来。在全省47家省级托管单位中第四名的好成绩,证明了缙云“双下沉、两提升”的成功;
乡镇层面
医院强科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大幅度下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优势科室的协作机制,打通了乡村居民“看名医专家难”的“最后一公里”;医院专科医师+基层责任医师+协助团队的“1+1+1”签约服务模式,使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了签约服务,已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79个;全县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能提供规定病种慢性病长处方;
监管层面
强有力的监管,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医疗质量。依托县医疗质控中心和医共体管理中心,在全县开展2医院感染、医疗质量控制专项督导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家,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个,当地居民的就医安全保障有了大幅度提升。
养老层面
全县18个乡镇(街道)27个医养结合服务点均按要求每月开展服务,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设置达到%,新建镇韩畈村成为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层面
今年,缙云被列入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省级现场评价。缙云立即抓住了这个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和均等化的机会,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完善母婴、“三优”示范点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新生儿访视率99.32%,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7.65%,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比例达到%,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4.83%……一个个指标,都走在了全省各县的前列。
-医院新医院-
让人动容的“医院”,是缙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又一创新亮点。
缙云县东部的大源镇,18个自然村没有卫生室,最远的村,离镇卫生院20多公里,很多村民买药或者看个普通小病,都很不方便。怎么办?
该县将大源镇作为首个试点,于去年正式启动大源镇“医院”,通过流动服务车方式,把诊室搬到患者家门口,有效破解了大源镇偏远地区的“两难”。
“医院”成功,让缙云信心大增。“医院”在全县推行,而作为完善“医院”的举措之一,建立健康档案、孕产妇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随访、服务联系卡等多项服务内容,都先后跟上。
有主流媒体这样评论:“‘医院’将国家提倡与村民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结合,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减轻了农民群众的人力、物力、财力负担,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就医新格局,做好事做到了百姓的心里!”
与“医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该县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建设。
缙云县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按照“便民、安全、长效”的原则,结合实际,缙云县以“偏远山区、浙西南红色革命老区”为定位,以“卫生室+药品配送企业”的模式,开展送药上山便民服务点建设,已完成建设6家,完成率达%。
“送药行动”起始于今年6月5日,《缙云县送药上山便民服务点建设工作实施细则》出台:以用药安全为底线,对标规范药房建设标准,做到点位建设标准、点位服务标识、点位工作制度、药品配送流程、药品发放登记的“五统一”。同时,将点位服务电话与投诉举报电话在显眼位置标示。
各送药上山服务点与药品配送企业统一签订《药品配送协议》与《药品质量保证协议》,要求:群众购买药品超出卫生室诊疗使用范围的,服务点以委托代购的方式配送;代购药品为处方药的,必须凭处方代购药品,代购药品数量仅限患者处方数量;配送药品时还需对药品使用合理性进行审核,保障用药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走在丽水全市前列的缙云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造福了缙云城乡绝大多数居民。
印刻在现代化医疗中的百岁梦
在缙云采访,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是高大上的医院医院里的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了。
医院院长李潘良介绍,这座占地亩的新院,是缙云有史以来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医院,“无论是基础设施、规模空间、硬件配套还是就医环境,均居全省医院前列”。站在略呈圆弧形的两栋大楼前,记者感受到的,是扑面而来的现代化视觉,还有,健康浙江建设带来的丰收气息。
在大楼内,数百平方米的检验室,曲曲折折长达百米的全自动血液检测流水线在转动着!当医务人员把从患者身上采来的血液样本放入机器后,设备即自动推入检验样本、自动分类到相关仪器分析、自动推出样本、自动扫描校验条码……一个最能让人明白它优越性的细节是,以往一些项目检验需要抽三四管血,现在大多数减少到只需要抽一支,而且,很快可以出结果。
-医院新医院-
正如李潘良所言,医院的横空出世,是缙云县健康浙江建设核心——医疗卫生基础设施2.0版的一个重要象征。为了这个象征,财力单薄的缙云县,拿出了7.5亿元。新院的正式启用,也给了浙大一院更大的合作信心。在启用仪式上,浙大一院一位负责人就表示,要把缙云分院(医院)打医院水平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切实提升缙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几年,为了有力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集聚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改善缙云和周边区域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缙云县制定了眼光超前、全面提升的“路线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面发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沈坚认为,这事寄托着老百姓的期望,也是老百姓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工程”。
除了医院,该县的眼光更多地投向乡镇医疗机构。大洋是缙云最偏远的乡镇,大洋卫生院,也是最陈旧的卫生院之一。最新的消息是,县里投入0万元迁建的大洋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结顶并验收,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部分已可启用,近日正在部分搬迁中。而整体的迁入,将在春节前。县卫健局告诉这个卫生院: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尽早搬迁尽早启用,给人大代表一个交待!给当地的老百姓一个交待——在缙云,一个乡卫生院的搬迁,竟引来如此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bbzz/1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