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丝
栏目|大学特色
软科每一年对全国各大高校的生源质量数据进行排名,所谓生源质量,其数据主要由高考录取分数组成。
我国大部分高校,尤其是高校,它们均面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生,不同地方尽管分数线不一样,但对于高校来说,被录取的考生分数排名靠前。综合这一类数据,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校的生源质量。
软科统计并发布的最新一份有关35所高校生源质量排名,具体情况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排名秩序,也就是“清北复交”的排名顺序没有被打破。但是,这么几所高校似乎被低估了,比如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它们分别排名为第8、第9和第10,算是勉强进入了前10榜单。
如果按照国内外其他高校榜单,这3所高校不仅能够进入前10,而且排名比较靠前,尤其是浙江大学,综合实力丝毫不输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要高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浙江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成绩之所以显得有些落后,主要原因是对浙江考生有很多优惠政策,招生人数多。
浙江大学有目前这样的办学实力,这与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大力支持紧密相关。也是出于对当地的回报,浙江大学在浙江全省的招生人数较多,大大拉低了浙大录取分数线的平均值,也导致生源质量排名下降。
因此,由生源质量排名很难看出一所高校的真实办学实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第5,这个排名顺序应该是较为准确的。中科大每一年招收的本科生数量并不是特别多,有“精英教育”的发展趋势,招生人数偏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录取分数线自然就要高出很多,生源质量排名成绩就会上升。
与中科大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人民大学办学规模也不是很大,本科生招生数量有限,且该校以人文学科见长,所以文科类招生的分数线偏高,这也就导致生源质量排名成绩大幅上升。
排名在10名之外的名校有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这一类高校办学规模较大,招生人数数量大,录取分数线自然就会下降。
比如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办学规模都很大,这两所高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还合并过很多高校,不同二级学院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录取线差异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质量。
还有一些高校,其生源质量排名成绩就显得更低了,比如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这些高校不仅招生人数较多,因为地理位置关系等等众多因素,高考的录取分数线也不是特别高,难以与“清北复交”这样的高校相提并论。
因此,可以这么说吧,软科的这份名单有一定的道理,虽然不能全信,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