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三秋桂子的清香,由稽山书院主办,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市柯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北京横山书院共同支持协办的第二届会稽山论坛,于9月23日-25日在绍兴会稽山隆重举办,山水之间自有诗意栖居,师者听众共襄文化盛事。
23日,论坛大幕初启,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省咨询委副主任王国平先生,绍兴市委副书记、绍兴市长俞志宏先生,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加顺先生,绍兴市柯桥区区长阮建尧先生,绍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黄文刚先生,绍兴市柯桥区副区长祝静芝女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先生,杭州美术协会副主席陆秀兢先生,绍兴日报社社长杨志强先生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开幕式由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先生主持,湛如教授致欢迎词,表达了对大家的感谢,并寄论坛融传统与当代、扬绍兴山水与人文之厚望。蒋坚永副局长与何加顺部长讲话,其后稽山书院山长范曾先生热情发言。
范曾先生
蒋坚永副局长
何加顺部长
湛如教授
郎永淳先生
本届论坛名师大家汇聚,中央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古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稽山书院山长范曾先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教授,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引驰教授,香港慈氏学会导师王联章先生,以及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湛如教授在本次论坛上以会稽山人文为核,从不同学术角度做了精彩讲座或对话。
会稽山山川灵秀,滋养着渊源流长的古典文化。这在叶嘉莹先生《从敦煌曲到花间集——谈中国词体的特美》主题讲座中有生动呈现,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先生以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为例,细腻阐释中国词体意境之美。九十三岁高龄,两个多小时站立授课,令在座者动容。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先生主持了该讲座,妙语连珠,正如他所赞赏,叶先生左手诗人之志,右手词人之雅,以婉约的生活状态成就了豪放的生命历程,在诗词的陪伴下,惠泽者众。
叶嘉莹先生
白岩松先生
范曾先生向听众们讲解了《中国语言文字骈俪之美》。中西文化,古今学说,皆是旁征博引,让听者受益匪浅。骈俪,是我们的先民从语言肇始便逐步形成的审美标准,而骈俪意识的觉醒,则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如“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再至六朝为骈文之源,唐王勃《滕王阁序》则称骈文之冠,及至其后,骈俪之美,无不时隐时现……这场洋洋洒洒的讲座,让大家了解了骈俪,也为中国文字语言的这一优秀遗产而自豪。
范曾先生
会稽山是唐诗之源,在此写诗读诗品诗都似乎是自发自然之举,论坛之中,我们与唐诗遥相呼应:陈引驰教授《唐代诗人与禅》讲座由禅僧交往、治心以禅,到诗中之禅、悟道自然,将诗与禅娓娓道来;程郁缀教授《唐代送别诗赏析》则是秉一脉诗心,撷唐诗精华,杨柳渡头抑或阳关西出,与听众共同感喟了一场场跨越千载的离情与别绪。
陈引驰教授
程郁缀教授
在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冀欣女士的对话中,莫言先生漫谈文学与人生。从写作方式方法上的切身感受到现实生活对写作灵感的触动,从《红高粱》的张扬叛逆到《生死疲劳》的宗教意味,从对阅读视野、文学语言的阐述到对生命、生活的深刻感悟……正如他所持信念:向伟大的人看齐,培养艺术的美感和创作的自信心,在时间的长河中,真正好的作品不会湮没。
莫言先生
作为东晋高僧支道林创建的第一个汉地弥勒信仰道场,会稽山也是中国佛教文化重镇。25日,王联章导师与湛如教授分别以《中印弥勒信仰与当代慈氏学研究》和《大慈广被——弥勒信仰的起源及其流变》为主题做佛学专题讲座。王联章导师在讲座中条分缕析了二十余条弥勒信仰相关研究课题和成果,对学习者而言帮助深远。湛如教授则以图像与写本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阐释弥勒信仰的诸多研究要点,并将弥勒信仰的精神核心概括为八个字“慈悲、包容、欢喜、自在”,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对弥勒信仰进行深入挖掘,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联章导师
湛如教授
本届论坛还举行了“稽山之光”雅集,雅集由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著名导演陈蔚女士协调,白岩松先生深情朗诵叶嘉莹先生诗作;诗词朗诵《入若耶溪》《采莲曲》《题翠峰院》等显会稽诗缘;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先生演唱由稽山书院山长范曾先生作词的《稽山书院之歌》;歌唱家吕薇女士、旅日歌唱家程波先生以及青年歌唱演员王珂迩、张月良、曾勇等献唱了与会稽山相关的原创歌曲;知名笛子演奏家杜如松先生、越剧表演艺术家陈芝美女士等多位艺术家共同演绎中华山水之美、人文之重,与主题讲座相映生辉。
廖昌永先生、吕薇女士倾情合唱
灵秀山水与厚重人文益彰,稽山书院墨香雅韵与龙华寺晨钟暮鼓共美。会稽山论坛立足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旨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并光大越地文化风尚,弘扬会稽山山水人文,至今已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并愿意继续为此共勉而精进。
敬奉香茗
文心漫谈
漫步大香林
墨挥香林
潘建国居士致敬论坛
学子赤心恭送先生
白岩松先生、冀欣女士嘉言慧语、妙解雅集
廖昌永先生慷慨高歌、余音不绝
吕薇女士清音雅唱、声声入心
杜如松先生渔笛清幽、意境渺远
郑红女士与宋卫国先生深情朗诵、诗心烂漫
程波先生抒情感怀、雄浑大气
道悟法师琴音袅袅、思至阳关
陈芝美女士缠绵越剧、韵味悠长
张月良先生过会稽山、以歌传情
王珂迩女士空灵妙音、世事悠悠
曾勇先生稽山梵音、涤荡尘心
果明法师平和轻吟、龙华晚钟
江南丝竹、悠扬清远
云来海汇、聆听师音
稽山之光朗照远方
秉承传统契合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