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日报龙珠阁副刊样文及投稿邮箱

念旧的广东兵



文/刘洪静

公公去世后的第一年春节,电话“嘟嘟”地响着,婆婆接起来,“过年好!请问指导员在吗?”公公当年接的广东兵又如约打来了电话。得知公公的噩耗,广东兵哽咽地说“指导员是一个真正的兵,他走的太早了……”

十年前的一天,退休的公公接到李平顺打来的电话,“报告指导员,我是广东兵李平顺,您还记得我吗?”李平顺寻找公公颇费了一番周折,动用了所有战友关系,找到省、市,最后找到单位,才联系上。之后,他又托战友的朋友捎来两条高档香烟、两盒名茶和一封长信。公公戴上老花镜,读了三遍来信,嘴里才喃喃地说:“这个兵真念旧!”此后,每年春节李平顺总是打来拜年电话,还说等退休后来看望公公。

李平顺是公公从广东佛山征来的兵,个子不高,身体瘦削,领导一问话,他一板一眼地回答,认真得很。公公打趣说:“李平顺,这名字好,平平顺顺,小伙子好好干,前途无量!”李平顺笑了,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李平顺父母多病,弟妹还小,家里经常入不敷出。入伍后,李平顺特别勤奋,虚心学习驾驶技术,加之头脑反应快,每次业务考核都是第一。公公很喜欢他,时常鼓励他。那次出任务回来,李平顺读完家书后,便默默走出宿舍,躲在角落里发呆。恰巧这一幕被当指导员的公公看到,他决定找李平顺谈谈。终于弄清了原委。原来,李平顺父亲生病住院了,急需用钱,家里又没人照顾,他得知后心急如焚,恨不能插翅飞回家去。公公请示了上级领导,当晚开车带李平顺回家去探父。一路奔波,医院,公公帮着交了住院费,又安排李平顺照顾父亲。随后,公公去了李平顺家,把剩余的津贴费全部给了他母亲和弟妹,又找到当地民政部门请求帮助,李平顺一家终于得到了妥善安置。公公这才开车带回了李平顺。

归队后,李平顺心里满是感激,经常帮助战友,抢着出车,由于业务熟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得到表扬嘉奖。公公转业那年,他已经当了班长。

李平顺说,他始终忘不了公公的教导“开车要细心,不受负面情绪影响,安全时刻记心间,生命是无价之宝!”不管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李平顺一直记得,开车与家事,两者必须撇得清,当兵的人,服从命令是天职,指导员的话一定要记牢。

公公在世时,常在人前骄傲地说“李平顺,我带过的广东兵,驾驶技术熟练,没出一次事故,转业前当了指导员,转业后又做办公室主任,勤奋敬业,严于律己,是一名合格的兵。”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这是公公和李平顺都想说的话。

作者简介刘洪静沈阳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协会会员。文字散见于《羊城晚报》《扬子晚报》《银川晚报》等多家报刊,作品曾入选《作家领读系列之年少情怀总如诗》《蹲下身子看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等书籍。

《景德镇日报》龙珠阁副刊

责任编辑:杜苏英

邮箱:dushuying

sin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4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