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农村传统的手工年糕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寒冷的冬天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口感,更带来了年少的记忆。虽然现在年糕在超市饭店随处可见,但城市里吃到的都是水磨年糕,如果你有机会吃到农村手工制作的年糕,会发现那种嚼劲和Q感令你上瘾,这才是正宗的年糕。
日前,记者前往绍兴市灵芝镇前王村的传统水磨年糕作坊实地探访。据悉,前王村的水磨年糕在绍兴远近闻名,有30多年历史啦。
每年冬至前后,绍兴人家家户户开始做年糕。
据水磨年糕作坊的师傅介绍,以前做年糕一般有9道工序:浸米、磨粉、压榨、沥水、搓粉、上蒸、蹭捣、做糕、晾干。首先米要浸到火候,所以,冬天浸米一般要浸足15天左右。
随后,将浸透的米淘清爽,磨成米粉;将米粉蒸熟成了热米团之后,就是最关键的舂年糕了,舂年糕必须有两个人,一人舂,一人手浸冷水,快速地翻炒热米团,然后分成一颗颗粉团,用印糕板印制成一块块年糕。
手工年糕,又糯又香,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作坊有一样“舂年糕”的工艺环节,基本上被机器操作替代,让糕团能够充分挤压,如此制作的年糕才能像当年手工年糕那样又糯又香。
点赞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浙江日报记者郑培庚通讯员高洁王刚孙剑虹
编辑:泊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