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深读司法一体化的长三角加速度澎

<

12月14日,浙江日报专版刊发《同案同判、联合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治理“一盘棋”——司法一体化的长三角加速度》一文,深入报道嘉兴法院跨域一体化司法工作,全文如下:

位于长三角中心腹地的嘉兴,一场改革正在不断推进。

遇到复杂矛盾纠纷和疑难案件,集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司法资源共同化解;老百姓有诉求难解决,一网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企业商业侵权、“老赖”欠债失信,联合惩戒让其寸步难行……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更深层次,司法保障同样需要一体化新模式。

在四地相亲相近的交往中,长三角各地积极探索信息时代的司法一体化,不改变行政隶属,打破工作边界,为处理各类民商事问题提供法治解决方案,有力推动长三角营商环境竞争力提升。

这一创新做法日前被最高人民法院肯定推广。积极信号里蕴藏哪些发展先机?局部区域的有益尝试,能否带来一些启发?随着记者实地探访的深入,一条以司法一体化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大交融、打造长三角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发展道路,逐渐清晰地呈现。

打破壁垒

长三角法官共审疑难案

长三角地区人口和企业众多,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交织着各种利益与矛盾。

因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发生在沪苏浙皖的民商事案件往往有一定相似度。但长期以来,各地审判资源不均衡、裁判尺度不统一,处理同一类问题,有时会产生不同结果。

嘉兴一家基层法院几年前受理了一起花露水商标侵权案,判赔几千元。原告不服提起上诉,原因是类似案件在浙南地区的法院可以判赔上万元。

形成较大差距的背后,是每名法官对裁判尺度的把握不一。“不出省界尚且如此,跨省审理的差异度可想而知。”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姚海涛说。自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四地类型相同的案件越来越多,这引起了姚海涛的重视。他认为,要尽快通过司法一体化,推进司法供给侧改革,助力优化长三角营商环境。

▲姚海涛先后带队前往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法院,共推一体化司法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x/16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