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53196.html
千条万条,对党忠诚第一条
——一论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什么样的年轻干部,体现鲜明的用人导向,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重大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把对党绝对忠诚、有足够本领、干干净净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出来的具体部署。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最根本的政治品格。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
对党忠诚,要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当前,尤其要把忠诚于党的领袖和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年轻干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忠诚核心、紧跟领袖作为思想上的信仰、情感上的信赖、灵魂上的信念,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最基本的政治责任,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关”是第一关,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硬约束、硬要求、硬杠杠。当前,年轻干部队伍中对党不忠诚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见风使舵;有的不担当不作为,奉行“既不落后头,也不出风头”;有的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这些人归根到底是政治不过硬。对党忠诚是灵魂深处的品格,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首先是要历史、全面、辩证地评价识别干部,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关,切实把年轻干部的“政治画像”画准画实。年轻干部只有具备对党忠诚的品格,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成为让党放心、组织信赖、群众满意的人。
对党忠诚,要贯穿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成长全过程。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各级党校、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等主阵地作用,加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性锻炼,结合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主题教育活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定期开展政治体检和党性分析,进一步增强年轻干部的政治定力,帮助他们把准思想“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确保选出来的“苗子”“胚子”是政治上的明白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
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忠诚绝不是“喊喊口号”“动动笔头”,而是要“真刀真枪”体现在行动上。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待,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抓手,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上,不断铸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强化对党忠诚的政治担当,以忠诚为基石、以实干为标杆,拿出新担当,创造新业绩,为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眼观六路选贤能
——二论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进入组织视野、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必须不拘一格选人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在年轻干部发现选拔上,一些地方和党委视野不宽、渠道偏窄,在少数人和少数群体中选人,导致年轻干部来源和结构不尽合理,甚至出现急用急找、突击提拔等现象。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是选个别人、少数人,而是一批人、一代人。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主动到各个“赛场”里寻找“千里马”,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既要从党政机关中,又要从国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中发现培养选拔;既要从浙江干部资源中,也要注意从中央驻浙单位干部资源中发现培养选拔;最大限度把年轻干部基本盘做大、质量做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要注意发现培养选拔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年轻干部。从实际情况看,我省经济比较发达,但干部学历层次却相对偏低,干部队伍中既有领导才干又有专业本领的干部还不够多,掌握新发展理念、熟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干部还不够多。针对这些问题,要认真抓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录用工作,科学设置资格条件,从严把好入口关,有效提升各级各类单位新进人员质量;完善省市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遴选常态机制,择优选拔经过基层一线实践锻炼、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要进一步加大选调生工作力度,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选调优秀毕业生,补充更多新鲜血液,为干部队伍带来更多的蓬勃朝气和有生力量。
当然,数量必须服从于质量,在选干部、配班子时不能只看年轻干部“有没有”“有多少”,更要看“好不好”“优不优”。不能习惯于给年轻干部贴标签、铺“台阶”,为年轻而年轻,片面追求年轻化。要加强长远规划、跳出一时评价,以长效机制鉴别识别干部,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年轻干部,引导年轻干部群体沉下心来踏实工作。要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人,处事圆滑、不敢担当、爱惜羽毛、精致利己主义的人,拈轻怕重、患得患失的人,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人,作风浮夸、热衷于自我设计、投机钻营的人,自律意识不强、不廉洁的人进入队伍。
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各级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着眼长远需要,健全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要注意在改革攻坚和基层一线激发年轻干部活力和发展潜力,看本质、看能力、看主流、看长远、看担当,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选拔经过一线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为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培养可靠接班人。
不拘一格,用当其时
——三论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造就着眼长远、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必须科学把握和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既要加强精耕细作,又要不拘一格把好苗子用起来。
鲜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大力选拔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经过基层扎实历练、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坚决不用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凡事都为自己打算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热衷于搞自我设计,为升迁走门子、拉关系、找靠山,总是琢磨人不琢磨事,对工作挑三拣四,叫苦叫累,自我感觉良好、坐等接班,不干正事、把精力花在“扮靓”履历表上,廉洁自律方面“不拘小节”的干部。
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必要台阶的扎实历练和培养。当然,讲台阶不是抠台阶,论资历不是唯资历。要加强对领导班子进退情况、配备需求和优秀年轻干部储备情况的分析研判,对有发展潜力、需要递进培养的抓紧放到关键岗位上历练,确保在副职等岗位上切实打破隐性台阶,在同一正职、吃劲岗位上有足够时间磨炼。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对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及时提拔使用,确保用当其时。同时,要辩证把握好快与慢的关系,提高干部成长质量,切实防止唯年龄倾向,提防“装门面”思想,警惕“火箭提拔”年轻干部,不要搞“拔苗助长”、做欲速则不达的事情,不能为了补“履历”而频繁调整其工作岗位,必须坚持一层一层考验、递进式培养,让年轻干部墩得更实、成长成才更有底气。
一支科学合理的干部队伍,一定是老中青结合的,一定是各年龄段干部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要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注重在干部工作全局中推进年轻干部工作,不能只盯着少数年轻干部使用,把他们搞成“一步快、步步快”的特殊群体,一提拔他们永远都赶上点,别人永远都赶不上点。要发挥好各个年龄段干部积极性,让整个干部队伍都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要进一步加大统筹交流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以更大力度推动干部交流。有序推进市县与省直单位、高校企业与党政机关之间干部交流任职,积极推进专业相近的单位之间领导干部交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党政机关内设机构年轻干部常态化交流机制,努力打破干部部门化、使用内循环,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四论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机遇是成事的东风,时代是育人的沃土。我们党提出要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决不是选拔使用那些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自我包装、花拳绣腿的人。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既要抓住机遇、干事创业,也要提升修养、正心明道,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政绩观,决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新一代的年轻干部,多数学历高、思维活、创新多。现实中,许多优秀年轻干部珍惜机遇、为民干事,兢兢业业、奉献才华,书写了精彩青春。但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热衷于自我设计,醉心于“晋升路线图”。特别是少数年轻干部,智商超群却世俗功利,少年老成却处世圆滑,善于表演又故作忠诚,钻营体制又善于用体制的力量达到自身目的。聪明才智成了利己主义的帮手,表面忠诚成了一心上位的伪装。这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象值得深思、催人警醒。
是发自内心忠诚于党和人民,还是故意作出忠诚姿态伪装自己?衡量的关键在于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政绩观。说到底,这是个“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了人民,才能踏实苦干;为了自己,则容易自我包装。同时,这也是个如何正确看待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的问题。自以为表面功夫、投机取巧能够骗过组织,必然沉迷于精心设计;反之,相信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决不会亏待老实人,才会踏实干事。“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年轻干部一定要牢牢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加强政治历练、实践磨练,炼就足够本领,才能有所担当,成长为忠诚于党、对国家有用的人。
防止年轻干部滑入“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泥淖,需要各级组织部门把好选拔培养关。一方面,不把优秀年轻干部搞成坐等提拔的特殊群体,而是要从严加强监督管理,注意动态更新,坚决把那些露出“马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挡在门外,始终保持一池活水;另一方面,对年轻干部要由偏重“选”向统筹“选育管用”转变,建立上下联动、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bbzz/1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