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东阳这位科学家 让“墨子 核心提示
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
这一刻,全球科学界的目光都落在46岁的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身上。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潘建伟在内,其团队多位科学家均来自浙江东阳。
先来了解一下这位牛人年出生的潘建伟也是目前金华最年轻的一位两院院士,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时才41岁。
潘建伟可以说是中国科学家典型的成功样本:41岁当选“最年轻院士”,42岁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45岁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
他所带领的团队,成果9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3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3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终极安全的量子密钥潘建伟介绍,“墨子”号发射成功后,不仅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卫星与地面的远距离量子通信,进而演示广域的量子通信网络,还将通过超远距离的量子纠缠实验,来解答和验证“量子非定域性”等量子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从提出量子卫星的设想到“墨子”号升空,潘建伟已准备了十多年。年,在大多数同行仍在致力于在实验室里实现量子通信时,潘建伟就想到为了真正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可能需要卫星。
这是由于,光量子在光纤中损耗太大,而天空中80%的光能到达地面,将光子发送到外太空再借助卫星的中转,就可以有效实现相距数千公里的量子通信。
年底,潘建伟团队在地面实验中验证,量子状态在穿越整个竖直大气层后还能够很好存活,证实了星地量子通信的可能性。
年开始,潘建伟与中科院其他一些力量合作,做更多的地面验证;年,他们论证了发射卫星的可行性;年中科院正式立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专项。5年后,卫星研制完成。
据介绍,“墨子”号的发射,之所以引起了全世界的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fz/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