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肥鹅肝的妙处在于“化”──入口即化。一个吃货的“化”感是这样的:“好的鹅肝就像清晨时分一个来自爱人的吻,细腻柔和……完全无需动用牙齿,只要舌尖一舔,它就在你的体温里化开来,洋溢而出的鲜美只能用大胆浪漫的法国方式来表达了。”
知道鹅肝味美的人不少,胆敢大快朵颐者寥寥。特别是天生一张馋嘴的美女们,面对美味诱惑,往往会有哈姆雷特式的追问:吃还是不吃?这事的确很纠结。
因为动物内脏胆固醇高,健康专家早已把肝脏之类的“下水”划入禁食或少食行列。健康之虑与口福之惠,虽说无须斟酌比较,但面对美食的诱惑,心头难免涌起一种慢性自杀的暗示,是很对不住自己的。
把鹅肝从禁食行列救赎出来的,是法国人。但最早吃鹅肝的,据说是埃及人──大约公元前25世纪,埃及人发现野鹅在迁徙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把长途飞行所需的能量储存在肝脏里,而此时捕获的野鹅味道也最为鲜美。很自然,人们马上想到家鹅也可以被过分喂饲,从而得到肥大的肝脏。
随后,鹅肝的吃法在欧洲各国辗转、融合,直至16世纪,法国人才把它推上了食坛的顶峰,成为“法菜皇后”,并和鱼子酱、黑松露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顶尖美食。目前,法国的鹅肝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如此说来,摆上金华餐桌的鹅肝是否来自法国?非也。永康人对金华美食的贡献,不仅有质朴内敛的麦饼、爽脆香鲜的知了,还有一只肥硕鲜嫩的鹅肝。
鹅,是将大雁家禽化的鸟类。生物学家狄拉卡认为,家鹅起源于两种不同的野生雁种,大部分欧洲鹅种起源于灰雁;而以中国家鹅为代表的亚洲鹅种起源于鸿雁。如今,狄拉卡的观点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只是,家鹅多为白色,而永康鹅却是灰色的。永康“灰鹅”与欧洲“灰雁”仅一字之差,是否同一品种?抑或是同宗兄弟?我是外行,留待方家考证。
永康灰鹅养殖始于何时?在嘉庆年间出版的县志上尚能查到“本地有苍鹅”的文字记载,家养历史似乎并不太长。不过,永康与义乌接壤,倘若从乡贤骆宾王(约~)的《咏鹅》来推断,永康民间养鹅至少在年以上。否则,便难以解释农耕文化是延拓性。
鹅不在六畜之列,但地位并不亚于其它家禽。特别是越地山乡,吃鹅、送鹅蛮有讲究。永康是“百工之乡”,长年外出谋生的匠人因为饲不起年猪,仓促间回乡过年,往往无以祭祖,只能卖只灰鹅替代,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凡喜庆及酬神扫墓悉用之”。
灰鹅高大,生性凶猛,看到陌生人还会勇敢地追喙,有的人用它看家护院。一年之中,鹅肉只在清明、重阳前后的那段时间最为肥美。春种秋收时节,女人们宰鹅烹食,好让出力流汗的男人“补虚益气”。鹅又是食草动物,有爱清洁、不杀生的灵性,象征着忠厚,毛脚女婿给丈母娘送鹅,则寓意忠厚、孝顺。
永康“走地鹅”自产自销,虽能讨得丈母娘的欢心,“效益”并不见得太好。真正让灰鹅声名鹊起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科术部把法国鹅肝生产项目落户永康之后。
肥硕的鹅肝,是由虐食而成的。通常,幼鹅喂养3个半月后,就会被关进笼子,饲养者把一根二三十厘米长的管子插到鹅的食道里,拿漏斗往里灌食,包括麦子、玉米、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等,并用围栏圈定灰鹅的活动范围,让身体所吸收的热能全部转化为脂肪。经过20天的暴饮暴食,鹅重聚增——一只5公斤重的灰鹅,鹅肝就有1公斤。
永康人原本擅于仿制,如今有法国生产技术的支撑,不仅把舌尖上的异域美食做成产业,饱享了口福,而且赚得钵满盆满。因为一只“走地鹅”,简单的烹法也就白切、红烧,赚不了几个钱。肥鹅肝不仅味美,而且让人明了:一只鹅要想卖出好价钱,必须细分:鹅头、鹅掌、鹅亦、鹅肠、鹅肉……
鹅肝至尊,脂肪含量虽然高达60%,但大部分是优良的不饱和脂肪,易为人体吸收利用,并且不会发胖。
吃肥鹅肝,吃的是口感。有人说,“滋味”里的“味”是味道,“滋”是口感。追求美食一半是为了“味”,一半是为了“滋”。好的“滋”,有爽、脆、滑、润、软、嫩、酥、烂、黏、糯、筋道、瘦而不柴……肥鹅肝的妙处在于“化”──入口即化。
因了个体的差异,“化”感各有不同。一个吃货的“化”感是这样的:“好的鹅肝就像清晨时分一个来自爱人的吻,细腻柔和……完全无需动用牙齿,只要舌尖一舔,它就在你的体温里化开来,洋溢而出的鲜美只能用大胆浪漫的法国方式来表达了。”
金华各地的高档宴席,大多少不了永康鹅肝的支撑。但就其吃法而言,义乌、东阳、武义等地均不如永康地道──既有食材的便利,也有烹技的娴熟。
不过,我更倾向于国内著名美食专栏作家殳俏的看法:真心热爱鹅肝的人,都会找到自己最挚爱的一款,而不一定要听信一家之言……鹅肝是最能反映私人爱好的食物,它测量的是你个人和天堂的距离。
老家,等你回来
奔走在城市,牵挂着乡村
订阅:儿童白癜风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fz/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