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策丨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

浙江新闻客户端于英涛

编者按: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过程中,新型智慧城市无疑是一个重要载体。如今,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纷纷掀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热潮,部分城市则陷入“建”得轰轰烈烈,但“开花不结果”的怪圈。说白了,就是老百姓获得感不强甚至没有。通过深度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于英涛先生的想法——

新冠肺炎疫情这面镜子,让我们在健康码等各类智慧应用中,看到了新型智慧城市系统的独有优势,同时也照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或者说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更大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挥和挖掘。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新型智慧城市呈现出“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图景。面对新型智慧城市美好的发展愿景,城市规划者们蜂拥而至,“建”得轰轰烈烈,但始终走不出“开花不结果”的怪圈。

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家仍停留于“以工业时代的见识谋划数字时代的发展”,没有真正意识到新型智慧城市是“长”出来的,不是“建”出来的。

新型智慧城市不是“建”出来的、“买”出来的、“包”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长”出来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定不是无组织的外壳,它应该是不同部分、不同模块、不同应用、不同技术,相互支撑、相互协作、数据共享、网络互联的一个可自我调节,可持续生长的有机生命体。

这其中有三个要点需要首先厘清——“人”是出发点,是这个生命体的主体;切入点是“城”,是这个生命体的载体;突破点是“智”,是这个生命体智力的体现。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赋能,最终带给每座城市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无限逼近未来。

新型智慧城市

不应是“花架子”“小盆景”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基于技术的进步和敏锐深刻的洞察,能够带来多少方便、快捷、高效、自动化的应用,将决定一座城市未来是否可以让人拥有更自由的选择空间、更便捷的发展路径,以及更舒适的生活体验。

德勤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报告显示,中国超过89%的地级以上城市都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在建总数接近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数量的一半。

然而在“建”这一工业认知的引导下,我们看到的新型智慧城市,不少还是浮于表面的“花架子”、个别领域的“试验田”、部分地区的“小盆景”,在城市治理和服务中往往“治标不治本”。

大多数城市都配置了不少“软硬件”,却忽略了“用”,本地业务响应能力差,应用生态少,或者动辄投资上亿元做的APP,无人问津;

大多数城市都意识到了“数据”的关键性,但建设的各种“库”却沦为摆设,没有激发数据活力、没有激活数据要素,最终无法有效转化为数据资产,释放数据的价值;

大多数城市都在专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看到比技术更难、比光鲜的城市表面更重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忽视了将“人”的发展和“城”的建设相统一……特别是“重建设轻运营”所导致的业务应用匮乏、简陋,甚至不可用;

我们看到大量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心沦为装点的门面,在片面追求大而全中,忽略了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根本诉求,造成资源闲置,形成智慧“烂尾”。

想要实现新型智慧城市由“做了”到“做到”,乃至“做好”的跃迁,必须从“建”的错误认知与路径走出来,并着重思考如何“长”出智慧城市。

“长”成参天大树

五个生长元素缺一不可

新型智慧城市的生长轨迹是一个永无止尽向前、向上的动态过程。

笔者认为,新型智慧城市“长”好至少要具备五个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养分、合适的土壤、优质的种子,以及园丁等所有人的陪伴与呵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统”

基础环境决定成长空间,同时也影响整个未来发展态势。

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每个城市基本上都在建设属于自己的“城市数字大脑”。

为避免城市“脑梗”问题的出现,要搭建城市统一的新型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在技术层面,采取“模块式开发、积木式搭建”的方式,梳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需求和要素,开发类似于“七通一平”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通用件。

同时,还需花大力气做好顶层设计、成长机制、标准接口、安全管控、基础模块、数据服务、交互界面等各项基础规划,全面承载市、县(区)、镇(街办)等各级政府的需求,做到统一项目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数据开放、统一资源共享、统一业务协同,彻底打通城市中所有被看见、被发现、被记录的数据,用流动的数据让城市“活起来”,为其后续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态基础与环境。

充足的养分——“融”

一棵树的成长快慢,很大程度依赖于阳光雨露等养分充足与否。

“融”的机制就是供应新型智慧城市这棵大树流动的养分。为让有限投资的“养分”得到最大化吸收,需着力做好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三个融合”,充分考虑“新项目与老系统、甲部门与乙单位、上级要求与服务对象、今天开发与未来发展”四个方面的有机融合、统筹布局,确保养分科学合理分配、充分利用。

今天的开发可能受技术水平、投入不足等问题限制,建设不一定很到位,但是一定要考虑为未来发展留下升级的接口,防止形成新的孤岛,这就需要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中,先建立融合机制,为促进新型智慧城市长成参天大树提供有效保证。

合适的土壤——“数”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

只有扎根于广袤而坚实的“数据”土壤,新型智慧城市这棵大树才能向阳而生、无限向上。数据能力的强弱,将决定这棵树根系发达的程度。

铺设再宽的网络不过是给数据修了一条路,修建再大的机房不过是给数据装了一套房,开发再好的软件不过是给数据买了一辆车,炒作再大的概念不过是给数据化了个妆,没有数据,一切都将归零。

我们要让数据走出部门自己的服务器,让数据流动起来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

尤其要注意的是,新型智慧城市要有温度要向善,数据的土壤一定不能被“污染”,这也需要我们特别注重数据在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中的安全问题,不能搞数据绑架,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挖掘日益增长的信息数据并不断增值。

优质的种子——“用”

一棵树的茁壮成长,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棵树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成为有用之“材”。

“用”也是评判新型智慧城市战略目标“优政、惠民、兴业、智治”是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准。

因此,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驱动”的原则,紧紧围绕深化改革的难点、百姓民生的痛点、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nr/15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