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库当地时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手中的木槌重重落下,标志着中国申报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今《浙江日报》推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特别报道,讲述申遗路上,那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故事。7月6日,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的木槌重重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吴煌倪雁强摄前人开创,今人续章。83年前,田间一片黑陶,拉开良渚考古的序幕;83年后,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之名亮相世界级舞台。详情请看:良渚古城先民生活想象图。宫殿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让我们走近良渚古城,一探年前的历史密码。详情请看:文化如水。坚定文化自信,需认清水之源、流之势、去之向。“良渚古城遗址”为何能入选?其入选又意味着什么?详情请看:如今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绿树葱茏,河道纵横,生机勃勃。在熹微的晨光中,良渚先民似乎迎来了重生,正在讲述一个古老王国的辉煌。详情请看: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在大运河拱宸桥畔,众多市民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董旭明张迪拍友杨瑾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nr/1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