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学了假中文纽约高中中文试卷我居然

最近,纽约一所高中的中文期末考试卷,让中国网友开始怀疑人生。

你没有看错,是外国人的、高中、中文、试卷。

不信?你自己试试...

卧草,前面的英文看不懂也就算了,后面的中文我居然也看不懂!

这题目,你说说,怎么答?我都看不懂啊!微博上的网友们也疯了...

有人答出了第一题:僦(jiù)居,即“租屋而居”。

乍一看还以为是“蹴鞠”,这近义词不就是国足嘛~

僦居?有人就居住?嗯,近义词是同居?

第一题的第八小题一定在逗我,“僦”我能猜猜读音,“龁”是什么鬼?

下面这是百度百科,不谢~

第二道大题更神奇了呢,看完试题我才知道,原来这些词是有反义词的……

“羁绊”这种词,竟然有反义词?

难道是绝交?

又是“甚蕃”又是“出淤泥而不染”,这位出卷老师肯定很喜欢《爱莲说》……

虽然我今天才知道这些词可能有反义词,但是以我多年深厚的中文功底,弄出个反义词还不简单!

在词语前面加上“不”这种,太low了。教你们个高端点儿的:换位置!一暴十寒?换个位置不就好了:十暴一寒!

鹤立鸡群?鸡立鹤群!

昙花一现?额……虽然没办法换位置,但是可以意会啊!

窒息的反义词?胀气啊!有错吗?

至于第三大题的造句,就要考验大家的基本功底了:拆词!见方?soeasy!

作文我已经懒得做了,再写下去,我就暴露自己是假中国人的事实了……

讲道理,这张卷子其实是想培养状元的吧?

这是纽约布鲁克林区FDR高中(FranklinDelanoRooseveltHighSchool)的中文期末试卷。

好了,现在我们终于能体会到了外国人做中国英语试卷的感觉了……

然后,开始怀疑人生:我可能有个假国籍吧……

且不说老外的中文试卷难,你去看看现在我们国内的小学生作业,看完你一定会哭着来找我的。

/小学语文/

请看他们的一道作业题: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李姐姐瘫痪了;

(2)李姐姐顽强地学习;

(3)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答案应该是:李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这真的太难了!要我答,我只能答成这样:李姐姐顽强地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学瘫痪了!

/小学数学/

简单粗暴的一题:

智商占线中......

(答案87,提示:把手机倒过来)

还有一道寒假作业数学题:

“一个人去钓鱼,钓了6条没有头的,9条没有尾巴的,8条只有一半的,请问这个人一共钓了几条鱼?”

别问我答案,因为我也不会...

哎...当我还以为小学生寒假作业还是作文、练字、《寒假生活》老三篇,没想到早已改头换面了。

/小学科学/

请听题:

收集各种不同的布(纺织品),将它们截成同一大小,粘贴在下方的方框中,并且标注上名称,做成纺织材料标本。

我同你讲,这寒假作业都能把家长逼疯...

言归正传,先做题

有认真的学霸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同义词:

僦(jiù)居:指租屋而居。宋代诗人王禹偁《赁宅》诗:“左官只抛红药案,僦居犹住玉泉坊。”同义词:租屋。

隐逸:隐居。

爱戴:拥戴。敬仰。

憬悟:醒悟。觉悟。

不啻:不止。

啖:吃。

掬:指两手捧水,语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比如我们常说的“笑容可掬”,指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同义词:捧。

龁:读作hé。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牙齿咬东西。《聊斋志异·促织》:直龁敌领。唐·李朝威《柳毅传》:饮龁其异。同义词:咬。

逡:一般逡(qūn)巡连用,指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汉·贾谊《过秦论》:逡巡而不敢进。同义词:退。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亦逡巡畏义。

彼:那。

二、反义词:

羁绊——自由。

窒息——通畅。

甚蕃——稀少。(“甚蕃”出自《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者黑。

刨根问底——不求甚解。

墨守成规——推陈出新。

生意盎然——死气沉沉。

一曝十寒——锲(qiè)而不舍。

鹤立鸡群——泯然众矣。

昙花一现——旷日持久、天长日久、天荒地老、万古长青、海枯石烂、千秋万代、不可磨灭。

对这份卷子

教老外学汉语的人怎么说?

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赖丹琪,本科读的是对外汉语专业,还教过韩国人、美国人、越南人学汉语,也在培训机构教过托福。

看到这份试卷,她的第一反应是“已经超过高考语文的难度了”。“我不太清楚这份试卷的对象是谁。我猜测可能是美国中学的中文选修课程之类的试卷。其实我们针对外国人也有‘托福’‘雅思’,就是HSK考试。它也是规范化的、注重考察考生汉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而这份试卷里却包含了一些古汉语词汇。而且,即便是出自特定的古文(老师限定考试范围),就算第一、二题有几题能勉强应付过去,第三题造句考生必须对词意有准确的理解,必须有实际的成语运用能力才能答题。不知道这些考生考得如何,但我想,如果把一份比SAT试卷还难的试卷放在一个(英语)四级都没通过的中国考生面前,肯定是令人抓狂的。”

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因此被国人称为“美国高考”。

HSK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水平测试,分为一到六级,最高是六级。

彩沙是华东师大的对外汉语硕士生,现在在上海给外企高管做对外汉语培训。“据我的经验,这是HSK6级以上水平了,汉语高级水平。”她感觉这张试卷,是中国语文高中水平。

我问她,但很多大学以上学历的中国人都做不出,你怎么看?你自己做,觉得难度如何?

她回答:“我觉得挺难的,我是华东师大的,我们的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教的最高水平的外国人,也不能做出来。这些题基本是要读中文专业,或者语言学的中国人,才可能做下来。但是,据我对美国教育的了解,很多美国学生是应试的,如果汉语老师提前给出范围,让他们背诵,这些题也是能做出来的,所以单凭一份试卷,很难判断。”

在美国明尼苏达一所私立大学教中文的张婷婷说,她看试卷的第一反应是像给华裔学生出的,其他学生不太可能会有这样的基础,“这也不是我们这边主流教学的方法,我以前也没看过这样的试卷。这边的中文教学更注重实用性,语法倒在其次。”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私立大学三年级的中文期末考试卷

这才是考外国人的中文试卷

正规的HSK会考哪些题目呢?赖丹琪发来一份年的新HSK6级考试真题。都是类似这样的题目:

第51-60题:请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51.A秦始皇兵马俑是在年发现了。B正方形是四条边等长、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C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是温带气候的显著特点。D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

52.A未来一周我国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B生姜具有暖胃驱寒的功效,是很好的保健食材。C已经10点了,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D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成人在小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另一份网上流传号称外国人学中文的“十级试题”,要求写出两句话的区别在哪里,则是网友编的段子,号称让老外泪流满面,都是这种句子: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打“我已经到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4.单身的原因: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总之,如果是外国人考中文,绝不会像美国高中那份考卷那么难。“保佑那些考生都是些对中文真正感兴趣的选修课学生吧,不然他们肯定会再次觉得‘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赖丹琪说。

这份卷子还是给中国人考的

熟读这两篇初中古文就不难

据港媒报道,富兰克林·罗斯福高中这门编号为FMS63的课程并非网民想象中那样为外国人开设,其针对的学生是母语为中文的留学生或华人二代。而对母语非中文的学生,学校设有“中文(非母语)”及“中文与中国文化”课程供选修。

有网友评论,这张卷子其实是想培养状元士大夫。确实,试卷古色古香,我是中文系毕业的,也算在从事文字工作,但这份试卷还是很有难度。原因是生僻字太多,用典也多。

第一题中的僦居,其实就是“租屋而居”,但这种说辞,今天已经没人用了。

“一曝十寒”,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这是孟子在给齐王讲大道理,原意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鹤立鸡群”,字面意思很好懂,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出典就未必人人知晓了。这个词在戴逵的《竹林七贤论》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都有用到,并且是形容同一个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这个嵇绍就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的儿子。

把考题捋了一遍,倒推过去,也不难看出出题人的思路。“隐逸”“出淤泥而不染”“甚蕃”等词语均出自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而“啖”“逡”“不啻”“彼”等词语则出自蒲松龄的《大鼠》。

换言之,如熟读这两篇古文,做题自然不难。但《爱莲说》和《大鼠》都出自初中语文教材,学过是学过,只是已不记得了。《爱莲说》现在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鼠》则出现在多种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中。

另一个感慨是,纵然是美国老师出题的方式比较隐蔽,但局外人觉得难,自我检讨起来,还是因为基础不扎实,人文修养不够。在我们发明“蓝瘦香菇”,各种方式玩汉语的时候,外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是在认认真真学中文。当我们把汉语的继承和出新的权力,完全交给了段子手和营销号时,我们可能在创新,但继承呢?恐怕就已经输了。

嗯,回家多背几篇古文。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综合:深夜读书馆、京华时报、人民日报、观察者网、新华网

编辑:曲陌

猜你想看

宁波某公司年会喝酒,出事了!老板竟还这么说…

最宁波最生活:nbcnool

广告、合作请联系↓↓↓

:[小东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2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