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做个会讲故事的好爸爸

“每一个孩子都是卓越的种子,在家长的精心浇灌下,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然而,每棵幼苗所需阳光雨露的多少,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棵树。”

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都希望成为好家长。怎么才算是好家长呢?这不仅需要自我评价,更要看孩子是如何评价的。在大部分孩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里,有一项可能是:会讲故事。

会讲故事的爸爸人数不多,一来因为爸爸忙,二来是爸爸们不太知道怎样成为故事爸爸。我相信看了这本书,就会有更多的爸爸成为“故事机”,成为好爸爸。

然而,《好爸爸就是“故事机”》(朝华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侯泰而就是一个标准的好爸爸。侯泰而是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曾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多年,以善讲故事受到学生欢迎,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意林》《百家讲坛》等报纸杂志发表历史故事、散文等约百万字,曾为《优秀童话世界》等少儿刊物撰稿。

侯泰而的女儿凌凌对他的要求是:“老爸,你要努力成为我的‘故事机’!”

侯泰而觉得:孩子有要求,而且不过分,为什么不满足她?幸运的是,侯泰而受过师范教育,从事过多年基础教育工作,略懂一点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和讲故事的技巧,给孩子编、讲故事不算太难,于是,侯泰而“演播”的故事,一直伴随女儿的成长,从学前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小学,从未间断过。涓滴的汇集、日常的积累,慢慢地,他想到了写一本书。

书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家长们明白故事的种种妙用和魔力,如何讲温馨、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如何让孩子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如何用故事传递给孩子正能量,如何讲科普和魔幻故事,如何用故事告诉孩子不能做的事,以及如何陪孩子阅读故事等。

通过给孩子讲故事,侯泰而感到:每个家长都应该做一个“讲故事的人”,不断地满足孩子听故事的要求。当你忙碌之时,别忘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别忘了用故事来润泽孩子的心灵。不要在意自己的故事讲得好不好,不要在乎自己的文化水平高不高,只要您耐心地去对待孩子讲故事的要求,您就一定会成为孩子欢迎的“故事机”。

讲故事这件事,对家长的耐心是一种考验。当家长的人,对孩子讲故事的要求要不退不避、不厌其烦。有时候,孩子会让您重复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疲倦的您可能昏昏欲睡,您是否会坚持下去?

侯泰而说:“讲故事这件事,重复多遍以后,您将会找到其中的乐趣。而且,您会发现,时日一长,自己越来越会讲故事了,孩子越来越喜欢听您讲故事了。这难道不值得欣喜吗?

好故事是编出来的。这个“编”,是一种脑力劳动,需要不断地训练、不停地阅读。练得多了,熟能生巧,简单的童话故事就能信口编来;读得多了,就会知道许多不同的童话模式,学到一些编童话故事的技巧,编起故事来得心应手 

虽然给孩子编故事看上去比较复杂,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侯泰而认为,讲给孩子听的故事,必须吸引人。怎么才能吸引人?第一重要的是,情节要带有曲折性,或者动人,或者奇妙,把孩子的心思和注意力吸引到故事中来。相声中有一种方法叫“抖包袱”,就是先设置一些悬念或笑料,到关键时揭出来,就像把一包笑料抖开了。   

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中的丑小鸭经历重重困难,变成了白天鹅。这种种艰辛的经历,实际上是一种铺垫,最后成为白天鹅的结局,则是一个美好的抖开了的包袱。

此外,还可以采取套用的方法。   

要自己独立地创作一篇童话当然不容易,因为我们大多数当家长不是职业作家,我们有自己的工作,得为了生活奔忙,即使有创作童话的才能,也不一定有充裕的时间。而且,我们不可能天天、时时有灵感啊。孩子要我们编童话故事,能说编就编吗? 

怎么办呢?在实践中,“套用”的办法是经常能够救急的。想一想,国内外的童话故事浩如烟海,里面有不少经典。有些直接拿过来,换个角色套上去,孩子通常也比较喜欢。

再有,一个故事讲完后,孩子通常会问:“后来呢?”许多家长都被这样追问过。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基本上是简单的一句:“就这样结束了,没有后来。”有时被追问急了,语气可能还会有一点儿“粗暴”,把孩子的好奇心“堵”回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两条途径:一是耐心地解释,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情节没有再往后面发展;二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续把故事编下去,让孩子知道后面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事情,满足他的好奇心。 

当然,经典的故事依然是经典的故事,编的故事只是编的故事。为了不误导孩子,在讲完续编故事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书上写的这个故事,本来已经结束了,可是你想知道后面(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就继续讲下去。不过,你要记住,这个不是作者版的,而是爸爸(妈妈)版的哦!”

知名出版人李鲆称赞本书为:“这是一本既有理论、又有实例的讲故事的教科书,里面包含了很多生动的“实战”经验,读了很受启发,有许多做法看了以后,直接可以运用到自己给孩子讲故事的实践中去。” 

正如侯泰而本人所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卓越的种子,在家长的精心浇灌下,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然而,每棵幼苗所需阳光雨露的多少,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棵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3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