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内家拳源出于“四明”
-11-27蔡俊四明内家拳
正宗内家拳源出于“四明”
一种拳术,曾用于抗倭抗清,并在寺院中操练,在家族内承传,深悉民族大义,一度又竟然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如今,被列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保护,中国地理杂志称其为当代中华武术十大门派之一。这就是源于宁波的四明内家拳,一个武林的传奇故事。
自古以来,在武术界,门派、门户之争并不罕见,这一点,内家拳并不例外。大家辩得面红耳赤,就是为了一个“正宗”。然而,世间万物,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谓“正宗”,必须有翔实的史料,经得起大家的推敲,更要有深厚的实力为之证言,这些特质,“四明内家拳”全部囊括。
(小标题)内家拳是一门独立的拳种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和套路﹑单势的练习。中华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优秀文化文化遗产。
所谓内家拳,原本只是一种具体的拳术,昔日也称剑术、俗名鹅头颈拳。内家拳这一名称最早出自清初浙东学派创始人黄宗羲,他在康熙八年(年)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中,对中华武术分为内外两家作了阐述:“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黄氏不但将内家拳与少林拳并称,而且言辞之中还褒扬了内家拳“以静制动,犯者即扑”“得其一二者,足以胜少林”“世以拳以先生为最”的特点和优势。
黄宗羲早年参加抗清运动,曾有一段“游侠生涯”。他与反清复明的志士、内家拳传人王征南交情颇深,可谓英雄相惜。反清复明失败后,黄宗羲返回家乡,开始在宁波白云庄等地讲学,开创浙东学派。可能在那段抗清时间,他结识了侠肝义胆的王征南,后还让其儿子黄百家拜其为师,学习武术。而据考证,当年学武地点就选择在不易被人察觉的鄞县铁佛寺。
铁佛寺,是一代大儒,《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的家庙,座落在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山谷。原有一座3米多高的铁制坐佛像,寺院也因此名为铁佛寺。王征南奉化人,后来定居宁波车桥街。他跟随内家拳从征关白的老乡单思南学艺,并且得单师绝传。而单思南是四明内家拳宗师张松溪的再传弟子。
王征南死后7年,黄百家根据师傅所授,著有《内家拳法》一书,该书也是有关内家拳公开的最早史书。据资料记载,王征南一生收徒甚严,内家拳只授给了黄百家,遗憾的是到黄百家手上没能传播下去。黄百家在他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沉痛地说:“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曲矣,余宁忍哉!”按此说法,单思南系的王征南内家拳从此失传了。
另一方面,历史上内家拳在武术界声威远播,但由于在反清复明的宁波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内家拳的高手,所以清王朝下令禁止练习内家拳。
这样一来,武术界和学术界都曾以为内家拳已经失传。后人又将近似于内家拳风格的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归为“内家拳”。尤其是当太极、形意、八卦等被统称为内家拳后,导致了人们对浙东地区正宗内家拳的错位,就其社会影响力就更鱼目混珠了。
按黄宗羲的说法,内家拳起源于宋代的张三峰,嘉靖年间再传至宁波的张松溪,“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而四明,正是宁波的古称,因此,四明内家拳奉明代宁波人张松溪为祖师爷,在内家拳的流传过程中,浙东四明涌现了众多内家拳师的代表人物,如张松溪、叶继美、王征南、夏枝溪等人,都是宁波人。“松溪之徒三四人,而四明叶继美近泉为之魁。由是流传于四明。四明得近泉之传者,为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其后,陈贞石传至夏枝溪,单思南传之王征南等。今传至宁波则有夏枝溪一脉。奉化溪口,有一条水质清冽的溪水,名叫剡溪。沿剡溪溯流而上,有一个叫剡源的地方,古朴苍郁,仿佛“世外桃源”。近代以降,内家拳就其社会影响力而言,已十分有限,但此拳种并没成为往事云烟,而主要以家传的方式绵延民间。宁波奉化市溪口镇的剡源村(今合指水碓头、万香岭、前岙。前岙又名剡岙。)位于奉化、新昌、嵊州三县交界,是四明山、天台山的交会处,奉化江的源头,也是人们出入浙东、辗转浙西南的交通要道。在人们的印象中,地处江南的剡源似乎总是温柔婉约的,被认为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聚集之地。事实上,剡源地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加之此地山高林密,地形险要,往往为末路英雄安生立命提供了便利条件。内家拳的一代宗师张松溪就多次到过剡源诸地,传说自号丹崖子,潜心悟道,结合剡源地势,“剡木为剑”汇集天下拳技阴阳十八法,归约成内家拳绝技十二成一和五字秘诀。当年与张松溪在宁波月湖迎风桥酒楼比武失利的抗倭少林寺僧兵,也驻足剡源水碓头寺岙一带,建成十庵十庙,在此地教习武艺,参悟拳理。明末清初,奉化剡源村至下跸驻一带古称云南里,成了明朝遗臣与反清复明志士谋避起事之地。剡源夏氏始祖前清畸山人,修文习武的同时以民族大义为己任,与众兄弟往来江南诸地参与宁波的反清活动,后因事避居在与内家拳颇有渊缘的剡源村,因能排危难于地方,深为乡民所敬重,后子孙人丁繁衍,家盛业茂,流传至今。家族中有人深得内家拳传承,从夏枝溪到夏鼎贵到夏龙本夏升千,再到夏必贤,一直传至夏高云之子民国时期浙东内家拳的代表人物夏明土先生,都名闻浙东。过去村中及剡溪两岸学此拳者甚多,又有专业教此技艺的宗祠绳武堂、夏教房等传世。内家拳传至民国时期经过剡源夏明土去表存真保留了内家拳的最核心的:七十二加一的变法、三十九打法、二十四加一的正侧,以及最精华的小九天(阴阳十八法)和十二成一(即十三丹功);其中又有贯气诀、文十段、武十段、十二段锦、以及强硬拳术的四明长剑技和伤科易算等。为合时代需求,夏明土先生还自行创编撰写了十余种拳法和武学理论著作拳谱名目有;落路架、顺风锤、推扳手、南兵拳、内家醉八仙拳势、七十二行拳、雷公飞心腿、三十六计拳、小九天(阴阳十八法)、玄功绝技(分贯气诀、文十段、武十段、十二段锦等)十二成一、龙形圣手(分靠打、缠打、脱打)、四明兵谱(分短棍、盘龙刀、四明剑谱、暗器类)等,民国后因未公开行教,古外人知之甚少。20世纪末内家拳传至夏明土先生之孙夏宝峰后,才使得隐匿百年,外人均以为早趋湮没的宝贵拳种得以公之于世。
这个观点,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多次论证内家拳会上,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专家们注意到,黃宗羲父子是宁波余姚人。黄百家从王征南学拳的鉄佛寺在宁波市五乡镇。黄氏父子文中提到的内家拳传人张松溪、王征南等,都是宁波人。在近期发现王征南墓后,内家拳第十三代传人夏宝峰还在家传的拳谱里以及宁波天一阁的各类地方志书等中发现了群多的内家拳资料,这更是从史料和实物证明了内家拳初名于宁波、发祥于宁波。内家拳虽然一度在宁波衰落直至隐踪,但是它的流传和影响十分广大而深远,影响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梅花拳、咏春拳等拳种,内家拳成为与外家拳相对的武学范畴,其内涵如同海洋一样深广。内家拳成为浙江宁波历史中价值非凡而又带有许多神秘色彩的文化。
因此,有上乘大乘之说的四明内家拳,成了当今各派内家拳的公认始源。内家拳是一门内涵丰富、风格独特,训练方法自成体系的独立拳种。四明内家拳之所以能和其他拳术相区别开来,自成一体,不光是因其传承的脉络十分清晰,更重要的是,四明内家拳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基础,以拳道为介质,实精神,修身心提升自我,洞明世事为一体。夏明土先生的《行字拳术》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四明内家拳的拳理:“其会聚了法(阴阳)、理、医、易、兵、五事为一体,知之修炼,天地生杀之机,阴阳造化之理,妙用真功,包涵总括,尽收其中,实为天地所珍秘,进则可为治国平天下之用,退则当作修身齐家之策。”而在练习方法上,它又极讲究修道养生,用活动筋骨、锻炼形气最简易的法式,从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用肢体的屈伸扭转配合气血运行的轨道,调节人体血液循环,达到“补先天之不足,补后天之亏损”的目的。
(小标题)四明内家拳获专家广泛肯定和赞誉
从年开始把挖掘推广四明内家拳当作自己事业的夏宝峰,至今已经历了6次打假,中间过程不再一一赘述,每一次,“李鬼”都是落荒而逃。
打假,自然是为了正本清源。另一方面,打假打得多了,也把四明内家拳的名字给“打”了出来,吸引了武术界名宿的注目。年6月3日,四明内家拳首届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白云庄黄过草堂举行。会上被尊为武林泰斗的北京武术队的创始人、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席、亚洲武术联合会委员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学部主任、北京武术院院长、全国十大武术教练之一、北京市政协委员,李连杰的授业恩师吴彬说:“四明内家拳是中华武学的精粹,是一点就通的东西。内家拳不光是宁波的武术遗产、浙江的武术遗产,它更是中国的武术遗产,应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发扬光大”。此后更是多次来到宁波实地考察,他发现,目前在宁波习练四明内家拳的大有人在,而且还发现了铁佛寺与内家拳的种种实物证据。在铁佛寺,吴彬觉得这里是一个值得研究考证的地方。不光是他本人认为应该重视这件事,特别是对以前提到过的一些内家拳种的渊源以及这些拳种的起源都能起到一定的考证作用,除了研究这个内家拳的历史渊源以外,也准备研究一下它传留下来的理论和技术内容。
同在会上的国际文化交流教授乔然先生则认为:“除了四明内家拳没有任何一种拳术有那么多的哲学道理,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的最好,它更能代表中国的武学文化”。与会专家和前辈们对四明内家拳给予高度肯定。
年6月27日,夏宝峰与弟子刘其海专程到上海拜访蔡云龙老前辈,蔡老看过夏氏家藏的内家拳谱资料,又来看过夏宝峰对内家拳的眼帘和解说后,喜颜于表,不禁感叹道:“真正的内家拳原来有专门的拳术,原来总以为失传了,只能在黄百家的内家拳谱中少有记载,今生总算有幸见到了,我早期的内外家之说的确是陷入资料的缺陷…….我也在想内家拳的这个东西,武术到了一定的境界都是相通的”、“内家是行家之意,上乘之作,故谓内家”,从而解开了令中国武术界长期困惑的内外家关系之疑团。
年1月27号,四明内家拳迎春团拜会召开的前一天,在当天要召开中国武术协会和北京市武术协会联办的年会的情况下,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最正宗的内家拳,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先生和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陈顺安提前一天到达,当天中午就在下榻的凯迪商务酒店听取了四明内家拳掌门人夏宝峰的报告,同时邀请夏掌门做了功夫展示。当看到夏宝峰所展示的绝传内家拳功夫几乎可以和正本的《黄百家内家拳谱》所吻合,康戈武高兴得连说“太好了,太实在了!我们找到了在明代以后失传的内家拳在宁波再现”。他认为:“从史学方面看,内家拳的影响很大,它与少林和张三峰的关系值得研究。整理保护内家拳既有健身方面的价值,又有文化方面的内涵,通过它可以起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浙江省武术协会副主席陈顺安在04年8月开始就多次专门来宁波考察论证内家拳,平且常期 更为令人欣喜的是,从年9月起夏宝峰就受邀宁波大学的学生会里不停期的为大学学生义务教拳。
年起,鄞州五乡中心小学将四明内家拳正式引入校园,同时向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心申报成立了“中国内家拳教学传承基地”;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特点,编写了《我爱内家拳》校本教学教材;专门开辟了内家拳馆,营造了浓厚的内家拳传承教学氛围;学校还有专门的经费预算,用于设备增添、指导教师津贴、活动比赛、活动展览、各种比赛奖励等开支;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定做了一套内家拳表演服;为鼓励和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方便通过考级,学校设立了四明内家拳考级办公室,目前正在申请段位制办公室。
现在,每天上午9点,该校操场上,名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穿着练功服打内家拳,一招一式,呼呼生风,场景壮观。据介绍,在四明内家拳中,有一套能使人强身健体的24式落路架拳式。接到五乡镇中心小学的邀请后,夏宝峰把这套24式拳架进行了更加细化,根椐未成年人的特点,编成一套有30多个动作的内家拳行拳操。学校体育组在拿到这套内家拳行拳操后,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先组织三至六年级不同班级的50多位小学员开展内家拳操的教学,从年5月开始在全校推广。同年10月,五乡镇中心小学还被授牌成立“四明内家拳教学传承基地”。
该校校长李凌辉说,学生打内家拳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强身健体,内家拳要用气,练的是内功,这个过程是慢慢来的;二是,精神层面上的,内家拳的“五字决”里有“敬、勤、紧、径、切”等,这些可与学生的为人处事相结合,上升到文化、道德层次。
五乡镇中心小学四明内家拳进校园的做法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
年,以夏宝峰家传的内家拳技艺申报的原始内家拳,在09年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原申报时的“四明内家拳”,正名为“内家拳”,这标志着以夏宝峰为掌门的内家拳,完全可以与其他拳种各树一帜。
年,《国家地理》杂志以《神秘中国武林十大门派》为主题,将内家拳列入其中,并称之为:秘传内家拳,刚柔兼济,一发制人隐遁尘世,拳起布衣五路拳法,一战成名点穴秘技,再现人间拳中“广陵”。其他门派有护国少林、谜拳武当、深藏咏春、鹤影禅宗、太祖长拳等。此外,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曾为内家拳拍摄了30分钟的专题片。除此之外,央视《体育人间》栏目、海峡卫视《极智玩家》栏目、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旅游报等等都对内家拳有过专题的报道。
内家拳从年重现重振武林后,十年的摸索、十年的磨砺、十年的成长。一方面在不断发展和发扬武技、武德,另外一方面积极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积极成立社区巡逻队,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推进武术“六进”的号召,并已陆续完成“六进”的目标,从“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到最近作为“非遗课堂”的第一课走进军营,还创新性地“进寺庙”、“进海外(洋人)”,发展到“八进”,让武术健身成为更多人健康生活的选择,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武术。
内家拳的宗师在很早就提出:“克绳祖武,行健自强。行健之法古有二。一曰读书。一曰习拳。吾道以武贯之一。万法皆谓道。道皆可使人自强。读书习拳皆自强之法。自强之力在克敌制胜。在曲人之兵。故吾道即武。武即书。书即拳。拳既道。以武入道可以为天下先。。。。。。然非精细纠勇者不能达!”除了积极推动武术的实操发展,内家拳也是推崇学习,善用智慧。不仅内部已经出了三本小册子,夏宝峰更是在2007年出版了《内家拳学》。宁波市文史学者张如安在该书的序言中称,《内家拳学》一书的整理、出版,是夏师傅深入挖掘武学遗产、重振四明武学的又一重要努力。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都是首次公开面世。现身说法的“身证”与挖掘整理的“史证”相结合,传奇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构成了《内家拳学》一书的重要特色。最近在编辑当中的书籍有内家拳教材,内家拳之路、浙东内家拳文化史等。在不断挖掘内家拳武术技艺的同时,将内家拳的文化思想更完整和清晰的呈现给世人。
未来,掌门夏宝峰及其四明内家拳总部将继续整合资源,组织力量,鼓励发展和逐步规范民间培训教学点,积极培训扩大教练员队伍,编纂内家拳武术文化读物,出台内家拳学习、传播先进表彰办法,踏踏实实将“港通天下、书藏古今、拳名武林”的思想传播至世界各地。同时武术研究人士建议,宁波完全可以建造一个内家拳博物馆,打造一个中外内家拳爱好者朝圣的祖庭,也可举办国际内家拳武术文化节,以此传播浙江宁波的武术文化,将内家拳打造成为浙江宁波武术文化的又一张名片。另外,内家拳的传奇故事,也是文学创作、影视制作的重要题材。内家拳,期待更辉煌的明天。(四明内家拳学员蔡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