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槐书话叛逆时代,谁为民国女子的爱情买单

叛逆时代,谁为民国女子的爱情买单?

——读伊北的《华丽苍凉,逆流而上: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作者:丁桂兴

我曾经写过一篇民国情书的文章,文中引用过宗白华先生说过的话:“启蒙与过渡阶段的民国,有着最大的丰富性。”民国时期是与清朝决裂的叛逆时代,那时候,许多传统陋习都被改变了,许多人冲破包办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恋爱。再次捧读伊北的《华丽苍凉,叛逆而上:私房阅读民国女子》(以下简称《华丽苍凉》)一书,让我感受到民国女子的爱恨情仇是那样的脆弱,又是那样的刚强。她们被旧礼教和新思想所包围,面对苍凉岁月,只有逆流而歌。

《华丽苍凉》这本书还是在年的年底,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寄给我的,她看到我时常写书评,于是来约稿,我当时是满口答应,谁知因时间关系,一拖再拖,终究没有写成,我感到很愧疚,对不起那位女编辑所期待的厚望。

本书是年1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子善先生作序,有后记,目录上分为自守、不留、深埋、破茧、涅盤、摇晃、洗心、隐情共8辑,撰写了30多位民国女子的爱情婚姻、事业成长。还是陈子善先生在序中进行的分类较好,庐隐、石评梅、凌叔华、萧红、吕碧城、林徽因、张爱玲、白薇、谢冰莹、关露、陈学昭、丁玲等13位已在文学的圣殿里登堂入室,而许广平、张兆和、陆小曼3人也是不俗的才女,但是她们被鲁迅、沈从文、徐志摩的文学光环所掩盖。其他人有飘洋求学、有参加革命、有跻身商界,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新思潮的冲击,其经历都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伊北选取民国女子中典型人物来书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些女性都是经历民国思潮受过磨难的较有影响的代表者,不少知识女性冲破当时的桎梏,沧桑的爱情、曲折的事业、奋斗的人生,无一不充满了迷茫、痛苦和悲伤,她们成功的背后彰显的是满腹的无奈和落泪的辛酸。

独身自守是孤寂的苍凉。张茂渊是张爱玲的姑姑兼密友,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但她一个人坚守爱情78年,永远不会忘却“今生等不到你,我等来生的”海誓山盟,最终还是步入婚姻的殿堂;石评梅的生命短暂,直到痴心爱人埋入青山孤冢方知真爱已逝,爱之绝唱让她竟魂归天国,让人唏嘘不止;吕碧城的遗憾、凌叔华的述恋,表现了民国女子的情感纠葛,读后感慨万端。

作者伊北同情民国女子的姿态:华丽苍凉、逆流而上。被蚕丝裹久了,想要获得新生,必须破茧而出,出走便是一曲铿锵悲怆的泪歌。作者说,鲁迅是萧红生命中温暖的岛。如果没有鲁迅的扶持和关爱,萧红或许是另外的一种命运。阮玲玉尽管上演新女性的角色,婚姻的不幸,还是让她走向了人生的悲剧。林徽因的流亡岁月,让人肃然起敬,她的颠沛流离,她的坚忍乐观,始终不离不弃是自己的理想与事业。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在广大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胡兰成的才子之举俘获了才女张爱玲的心,尽管两人执手相牵,赢得众人羡慕的眼光,可到头来还是以悲剧来收场。可以这样说,民国乱纷的时代,何来“现世安稳”?何来“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恋人间理想中的一厢情愿罢了。

对于《华丽苍凉》的私人阅读,让我窥见了民国女子的爱情隐私,这样的“阅读”是感性的,如何产生理性的思考?民国的女性让人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我相信读者是有眼光来自我评判的。

-----------------------------------------

投稿絮语(第6期)

年12月18日《河北日报》周五上的副刊有“读书”版面,“作者在线”重点介绍出书作者的写作感受,“新书过眼”是书讯,其余两篇是书评,编辑张晓华,投稿邮箱:hbrbd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guajidi.com/zjrbys/14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